初中化学说课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716814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化学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说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局部。这三局部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理解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

2、理解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 ,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表达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水平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水平、语言表达水平 和综合分析水平。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

3、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绘。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实验2-2 至 实验2-5 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 二、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测、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实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

4、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实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三、说学法: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和综合分析水平。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

5、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首先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开场。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人需要呼吸,假如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相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能激活学生思维,使

6、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二)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因为氧气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我调整了课本顺序,由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积累说说氧气有那些用途?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一、氧气的用途 假如学生说不全我将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式: 1、阅读课文,及18页图示。 2、课后在网上、课外书籍上查资料或与父母交谈 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仅仅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观点。让学生多注重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

7、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实行观察,提出问题:(点击鼠标)(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假如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实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点击鼠标),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点击鼠标) 物理性质 1、 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

8、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183c 液态氧 -218c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空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但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理解和理解,能够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实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水平培养来说:从看图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

9、片理解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能够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理解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能够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分析水平,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水平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理解

10、作为依托,能够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以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注重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实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空气的组成、

11、各成分的用途,并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1、收集相关材料,对相关知识有初步理解。 2、引导学生实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绘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实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局部,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局部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

12、体的用途) 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总的来说,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能够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并以仿照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让学生事先收集资料和图片,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让学生收集相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相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

13、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2、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以下问题: (1)、相关仪器的(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水

14、平。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绘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讨论与思考以下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中,假如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假如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不会,

15、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有。 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红磷缺乏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5、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实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水平。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6、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7、作业:完成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5的地方。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3)小结: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2 O2 CO2 体积分数 78%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