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提纲范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7147629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访谈提纲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访谈提纲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访谈提纲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访谈提纲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访谈提纲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访谈提纲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访谈提纲范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访谈提纲范文篇一:访谈大纲范例薰衣草纸巾座谈会大纲(厦门地区)? 热身 (5 分钟)? 消费者生活形态( 25 分钟)? 结束语( 5 分钟)最后我想将一个我与纸巾之间的故事。 。谢谢大家,你们的意见对我们的研究非常有意义!篇二: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新闻采访提纲1、采访主题:维护公民的隐私权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 ,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 ,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让大家树立隐私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3、 事件相关背景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基本上属于一种 “间接保护 ”。由于缺乏法律保护, 我国公民

2、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程度。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由于苦于凭个人力量难以抓住证据等原因,很多隐私遭到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讨说法。很多公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 ”。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唐突闯入,他们对自己个人资料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了解自己,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钢里的金鱼,一举一动都被人窥视着,丝毫没有隐私可言,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立法,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体系已经迫在眉睫。4 、采访对象(1 )(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2)参与者(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4)私人信

3、息来源的单位和个人(5)相关法律专家5 、采访形式:个别访问(五个以上采访对象,一对一采访)6、问题设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a、您是如何了解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呢,当您知道后,反应是什么呢?b、您认为是什么人泄露了您的隐私呢,又是出于何种目的?c、隐私泄露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哪些困扰和伤害呢?(2)参与者a、 你是如何看待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呢?b、如果你的隐私被泄露了,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选择沉默,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c、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呢?(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a、你的这些个人信息资料的来源是哪里?b、这些信息对购买者有什么用途,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

4、你能从中获得多大利润?c、有没有人购买这些资料,买得人多吗?d、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买卖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困扰和伤害呢?e、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4)把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的单位和个人a、您为什么要把那些个人信息当商品出售呢?这对您有什么好处?b、您个人认为隐私和权益哪个更重要呢?c、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里有没有允许私人信息买卖这种行为的存在呢?(5)相关法律专家a、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隐私泄露行为呢?导致的后果是什么?b、隐私泄露和公民的知情权有什么界限和标准呢?c、目前法律条文是如何规范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d、遇到隐私侵权事件,公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e、如

5、何尊重和保护隐私,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新闻采访人物提纲范美忠,一个中学教师,却因为在博客中批露自己地震时最先跑出教室,而成为网上的焦点人物,人称 “范跑跑 ”,199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奇怪的教学疯子,特别想突出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眼中,他比其他老师看的远,在校长眼里他工作努力勤奋,从不迟到早退,正是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弃学生而不顾?而他博客中的言谈引众人纷纷议论。陈浩,成都市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学生, 5 月 12 日下午地震来临他本可以达到安全地带,却发现一名同班女生还在旗台的高墙前。他想也没多想,转身向回跑,一把将女孩向外推去。就在这一瞬

6、间,砖墙倒了下来,陈浩被埋在瓦砾中。他的事迹让所有人感动!中国有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在千钧一发的生死线上,两个面对地震有各自不同的反应的人,我们拷问生命的本能,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在哪里? 采访大纲:范跑跑:1、第一次见到你,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怎么称呼你,非常直接的问题会对采访不利,让被采访者抵触,寻找采访的突破口,循序渐进的让被采访者说出对职业道德的看法,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2、当现在有人问你的话你要怎么回答?还称自己是老师吗?在这会舆论的压力下,他是否改变自己的观点,再次确认。3、教师这个职业在你看来你觉得是什么工作?你对教师的称谓怎么认识?4、你觉得你是个称职的老师吗?5、在地震发生到

7、现在,其实你还有另外一个角色,你也是个灾区的民众对吗,如果当初因为你没有喊学生一起跑,而有学生在地震中死了,你还会像现在这样坦然地讲这些吗?找一些关于网上范跑跑的经典语录的文章,拿出来看6、你说你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救女儿而不救自己的母亲跟你前面说你是自由公正的人相悖啊?7、介意谈一下你的家人吗?8、如果在来一次灾难,所有的人都象你一样抛家弃子,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你想过吗?9、你爱你的女儿,但其他人也是别人的宝贝,你这做你认为是自私吗?10、你的女儿知道你这样的做法,她会怎么

8、想?11、你觉得会对她的成长有影响吗?12、我们在面对每一个灾区人民的时候都是带有人文关怀的,但你那你发表的那篇文章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写那篇文章?13、过去这么多天了,有时候你会反思你在地震中的表现和这段时间的言行吗?14、你说你在表达你最真实的想法,但事实上换来的是大家对你的质疑,你有没有觉得如果不发表这篇文章对你来说是不是好一点?15、在那种举国悲痛的时刻,你当时发表那篇有点偏激的文章,你没想过后果吗?16、反响之大是不是超乎你的意料?17、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18、也许有很多跟你一样行为的老师,只不过你诚实了一点,坦白了自己,而他们没有说话没被指责,而你说真话的人却被人指责了,你后悔吗

9、?19、你为什么要选择用这种极端的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20、那你作为北大历史系的毕业生,你在学校中学到的的道德准则是什么?21、那你怎么理解职业道德?22、有网友说你没有职业道德,你是怎么看待的?23、你的道德底线是什么?24、你说跑是你的本能反应,你现在能回忆一下当时地震的场景吗?25、当是在上什么课?有几个学生在上课?26、你当时没有回头喊一下你的学生,你不担心他们吗?27、你平日里对学生怎么样?28、我们都上过学,从小上课如果老师不说下课我们是不会动的,你当时没有考虑学生吗。29、不喊的原因是什么?是怕挡到你自己的路吗?30、你不感到愧疚?31、那这次事件对你刺激大吗

10、?32、你现在的很多说法做法,是因为面对众多指责,你只能如此为自己辩护,还是这些年来你一直如此?33、你经常换工作,有没有想过原因是什么吗?是自身原因还是其他原因34、你怎么评价你自己?35、听说你被取消了教师资格,第一时间听到被取消教师资格,你是什么反应?36、听说你以前经常被辞退?37、你被辞退的原因是什么?38、接下来那你准备怎么办?39、学校方面有没有向你解释过你为什么被取消教师资格吗?40、你认为你被取消教师资格的原因是什么?41、但作为一名教师,你的做法造成了很大的反面影响。42、你是在中国做教师,所谓教书育人,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你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你的学生,这次地震你对他们的德

11、育教育达标吗?43、你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是什么?44、我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一种真实,你认为你说的这种真实残酷吗?45、假如你以后不能做教师了,你后不后悔?46、你认为你是人类的灵魂师吗?47、在孩子和社会的眼里,你的职业是是教师,无论你认可还是不认可,中国已经把教师定型为这样的,你觉得你的力量能改变的了传统观念吗?48、你认为你的言行改变了什么?49、你给大家带来的影响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50、你认为现在改变了吗?51、很多人认为你在出风头,在抄作,你认为呢?52、引起争论等同与吵做吗?53、没想过和大家活得一样?做一个平凡的人?54、你对大家送给你的绰号“范跑跑 ”怎么看?陈浩1、第一次见

12、你还是忍不住叫你小英雄,2、惯别人这样称呼你吗?3、你今年多大了?4、你被评选为抗震救灾少年,你怎么看待这个称号?5、去北京参加抗震救灾的节目录制,是第一次去北京吗?喜欢北京吗?6、平时上网吗?知道网上很多人都在称赞你,称你是英雄?7、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子的?8、你所认识的英雄中你认为谁最勇敢?为什么?9、受到过这么多人的关注意外吗?有没有想过自己也能成为英雄?10、你适应这个状态吗?习惯吗?11、觉得对你以后的生活有没有影响?12、听别人说你是个特别有责任心的大男孩,在班级里担任班长是吗?13、班长要有责任心,你是怎么理解责任心?14、在学校里你是个热心的男孩吗?15、在学校有几个好朋友?在地震后有联系到吗?16、自己学习成绩怎么样?哪几课最好?17、最近说你被温江中学破例录取了,这是你一直想去的学校,开心吗?18、喜欢学校的生活吗?以后想考大学吗?19、你将来的理想是什么?想干什么?20、对自己未来有什么计划?你觉得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21、在学校里有什么业余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