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7143002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概论 曲向荣 环境工程概论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第1章1. 对由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含义应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2. 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把环境分为特定空间环境、车间环境、生活区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星际环境等。3. 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环境组成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 环境、地质环境等。4. 社会环境常依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或环境的功能进行下一级分类,分为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等。5. 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6. 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五层组成。7. 在大气圈的五个层次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其

2、次是平流层。&大气按其数量和变化规律可分为三类:恒定的主要气体组分、可变的少量气体组分、易一 变的痕量气体组分。9. 地球环境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壤)圈、生物圈等四大圈构成。10. 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11. 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是斯德哥尔摩会议。12. 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是里约热内卢会议。13. 为了纪年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 境日”14.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15. 全球

3、性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16. 环境污染作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广泛的大气污染和酸沉降、有毒有害化 学物质的污染危害及越境迁移、海洋污染等。17. 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烷烃化合物、溴氟烷烃化合物、氧化亚氮、四氯化碳、甲烷等能与臭氧其化学反应, 以致消耗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18. 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19. 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限制阶段、“三废”治理阶段、综合防治阶段、规划管理阶段等四个发展阶段。20. 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多,

4、但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食物污 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淡水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矿产资源的保护。21. 通常情况下一个水体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其中的水、悬浮物、溶解物、底质、.水生生物等。22. 在生物圈里有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生物等各种基本的环境要素,为人类提供. 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3. 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无污染的土壤和食物是人类健康和时代繁衍的基本环境要素。24. 环境自净能力与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25. 环境科学中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有环境地学、环境

5、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26. 环境科学中属于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27. 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的两个文件是只有一个地球和人类环境宣言。28. 在里约热内卢会议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 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29. 要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水域污染防治的重点是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和三河淮河、海_河、辽河。30. 重点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控制二氧化硫和酸雨加剧的趋势。31人口控制工程主要包括人口总量控制、人口密度控制、人口质量控制。32.人口素质指人口所具有

6、的不同方面的性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素质、二是社会人口素质。33环境污染引起的致病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因素三种。3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35远期危害引起的“三致”问题指致癌、致突变、致畸。 第2章1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世界上出现的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 一 退化、生态失衡等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有 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2. 目前,最为全面和大多数学者们所采用的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3. 根据研究独享的组织水平,生态学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

7、生态学。4根据研究对象的类群,生态学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地衣生态学以及各个主要物种 的生态学。5.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生态学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岛屿生态学、沙漠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6.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四个基本成分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着。7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8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指生物成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与变化,即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9.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一种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和非生物紧密结合起来,构成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着为中心的三大功能浪费群

8、。10食物链通常有三种类型:捕食性食物链、腐蚀性食物链、寄生性食物链。11. 按着生态系统得生物成分,可分为:植物生态系统、动物生态系统、微生物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12. 按着环境中的水体状况,可把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划分为: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13. 陆生生态系统可划分为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稀树干草原、森林生态系统。14. 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15按照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可把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16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功能。17.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类型有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

9、型循环。18. 生态系统中包括根中各样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 信息。19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主要有两个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0 .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21生物监测和生物评价具有的优点是:综合性和真实性、长期性、灵敏性、简单易行。 第3章1.自然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如土壤、水、森林、草原、 矿物、海洋、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 2按着自然资源的来源和有限性,将自然资源分为有限自然资源和无限自然资源。3有限自然资源按其能否更新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两大类。4. 无限自然资源又成为恒定

10、的自然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5. 自然资源的属性有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性。6能源是指可谓人类利用以获得能量的各种来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化石燃料及核_能、潮汐能等。7按能源的产生和再生能力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8.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9不可再生能源包括一切化石燃料和核裂变燃料等。10按能源使用历史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11.常规能源是指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12新能源是指正处于在开发利用中的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等。13按能源转换形态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4.

11、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如原油、原煤、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核燃料以及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15. 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道的能源,如煤气、焦炭、汽油、煤油、电力 16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可概括为六句话、三十六个字,即: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扩大开放、加快西部开发。17中国土地资源状况的特点是: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类型多样。18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有总量不甚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年际分配不平衡,水能资源丰富。19生物资源是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更新资源,包括植物

12、、动物、微生物三大类资源,其中主要有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20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得主体和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21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2海洋资源是指来源、形式和存在均直接与海水或海洋有关的资源,包括海水资源、海洋 生物资源、海底矿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空间资源、海运资源、海洋自净能力、 海洋旅游 资源等。23我国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几项:海洋空间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资源。 第4章1.清洁生产主要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等三方面内容。2环境经济实现依赖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内容的

13、行为原则。3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预防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 动的总称。章5第 1按污染物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种: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污染、广域性污染、 全球性大气污染。 2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大气污染物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3依照与污染物的关系,可将大气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4颗粒污染物可分为粉尘、烟、飞灰、黑烟、雾等五类。5气态污染物主要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五 种。6二次污染物中危害最大,也最受人们普遍重视的是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 7根

14、据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8大气污染源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9大气污染源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分为点源、线源、面源。10大气污染源按污染物排放空间分为高架源、地面源。11大气污染源按污染物的排放时间分为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12大气污染源按污染物发生类型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13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物,从生产源来看,主要来自于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过 程、交通运输等。14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与源参数、气象因素、下垫面状况等因素有关。1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因素有风与湍流、大气的温度层结和逆温、大气稳

15、定度与污染物 的扩散。16在不同温度层结情况下烟流的典型形状有:波浪型、锥型、扇型、屋脊型、漫烟型。 17城市下垫面以两种基本方式改变着局地的气象特征:一是城市的热力效应,即城市热岛效应; 一个是城市粗糙地面的动力效应。18依照除尘器的主要机制可将其分为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 等四类。19根据在除尘过程中是否用水或其他液体可分为湿式除尘器和干式除尘器。 20按除尘效率的高低可将除尘器分为高效除尘器、中效除尘器、低效除尘器。 21机械式除尘器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22静电除尘器通过粒子荷电、粒子沉降、粒子清除三个阶段实现尘气分离。23有害气体净化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等治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