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14299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提高认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司其职 .XX 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为进一步搞好我乡艾滋病防控工作,确保我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我乡 20XX 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20XX 年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预防、 控制和治疗措施, 推进“四免一关怀”为主的艾滋病综合关怀工作,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努力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

2、人的危害。二、工作目标( 一) 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艾滋病防治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充分认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正常工作日程,加强领导,落实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把这一关系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 宣传培训1、医务人员培训卫生院要组织乡防保组成员、个体诊所及各村村医进行一次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培训,真正加强医务人员对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2、大众宣传教育利用“结核病宣传日” 、“国际禁毒日”和“世界艾滋病日”的有利机会,利用

3、设立的艾滋病防治主题宣传栏以及其它形式进行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同时,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及诊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就诊者的艾滋病防治专题讲座; 组织学校、民政等部门开展好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工作,要在农民工外出务工返乡过节期间,加强归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中学要将预防控制性病、艾滋病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保证开课率100%。三、工作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与协调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各单位必须提高认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切实把我乡预防控制艾滋病这项工作落到实处。2、加强对学生,

4、尤其是中学以上学生的健康教育对中学以上的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预防控制艾滋病,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向家庭成员对如何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加大归社会宣传力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必须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开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课程。3、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要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政府不但要加强领导,按照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协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好感染者及病人生活、医疗、子女入学困难,还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顺利开展。4、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要控制艾滋病的发展和蔓延,到目前为止,最关键的措施

5、还在于“预防” ,怎样去“预防” 。要搞好预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让群众掌握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知识。让群众了解“预防”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所为我们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农村,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以流动人口、农村人群、青少年和高危人群等为重点宣传对象,开展以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安全套使用、毒品危害、清洁针具使用等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 进行健康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及性道德、性健康的教育,使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知识和办法,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洁身自好,并消除对艾

6、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XX 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我社区为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社区流行和蔓延,深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社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现将一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计划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治艾滋病工作机构防治艾滋病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 成立了由社区书记担任组长, 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狠抓落实, 做到领导到位、 投入到位

7、、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二、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1、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认识,我社区对所有楼栋长、群众代表、党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培训,通过他们再对辖区居民进行宣传。2、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一是印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各种生殖健康、艾滋病预防小册子一万余份,送到宾馆、洗浴中心,使群众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献血日、献血法纪念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悬挂布标、 发放宣传资料、 提供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艾

8、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社区活动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为突出宣传主题,我社区对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有效地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 在活动中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折页、艾滋病知识礼品扑克。现场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识问答等形式向人们宣传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防治艾滋病的政策。今后的任务还是艰巨的,我们要抓好这项工作,并要扩大宣传对象,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XX年艾滋病防控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自 20XX 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报告以来,全球已有6000余万人死于艾滋病,占全球死因的

9、第四位。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儿童和青年占60%。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已从传入期、扩散期进入快速增长期,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 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 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 ;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学生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抓好学校的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措施。通过学校系统卫生、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健康观念,培养健康习惯和建立健康行为的最有效手段。一、工作目标根据上级要求我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1、在学生中普及有关艾滋病预防的基

10、本知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明确认识到人类通过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能够避免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增强预防艾滋病、性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没有国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以制止艾滋病的蔓延。4、倡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的关爱,反对歧视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救助。三、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学校对防艾工作的领导,确保妨艾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成立了防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 : 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成员 : 各班主任( 主要分工 : 教职

11、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由组长负责,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及班主任共同负责。 )四、任务及措施1、学校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艾滋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2、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组织网络。以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班卫生委员等为主干组成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组织学习教育部、 市教育局、 市卫生局下达的有关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文件,进行广泛动员宣传教育。3、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防控艾滋病政策、制度及计划,使防控工作有序进行。4、运用多形式、多

12、渠道开展防控艾滋病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多媒体教学片; 通过课堂教育如在政治、生物、体育与保健等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相关知识,使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多样化,并始终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复强化,深入人心,确保遏止与防治艾滋病五年计划贯彻、落实,并得到有效防控。5、利用年内各个世界卫生日、卫生宣传日等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板块展览、知识竞赛、班团课、社区服务等活动,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有益健康教育活动,寓教于乐。6、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健康知识教育丛书,供学生阅读。7、要充分发挥学校少队会,学生会的协同作用,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参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从而带动社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