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712915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资料(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等部分构成。答:劳动技术教育7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答:道德教育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习惯上称为目的的具体化。答:培养目标5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05| 教育目的01| 填空题1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答: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要认识和考虑社会依据和 。答:人的依据3教育目的包含四个层次:最高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答:课程目标、教学目标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是教育。9既是学校最重

2、要最基本的活动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的工作是。答:教学工作10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品质教育和。答:生理素质教育、文化素养教育11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答:社会本位12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指的是。答:体育02| 名词解释题1教育目的;.答: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体现了国家或社会教育的价值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2培养目标答:培养目标是学校根据国家人才规格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对国家

3、人才规格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3课程目标答: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属微观层次目标,是课程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课程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4教学目标答: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属于微观层次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标准。5个人本位论答:“个人本位论”从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出发,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使人性得以发展,使人性得以完善化,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6德育答: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是教育者按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7智

4、育答: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教育。8体育答: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人身心发展,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9美育答: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10劳动技术教育答: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11素质教育答: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

5、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12人的全面发展答: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03| 简答题1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答: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 社会依据: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 人的依据: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程度 ( 可接受性 ) ;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变化 ( 可变性 ) ;符合不同类别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 ( 差异性 ) 。2简述教育目的必须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具体表现。答:教育目的必须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具体表现(1

6、) 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教育目的作为一种发展指向,必须考虑教育对象能够实现的可能性。(2) 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代给予了学生以不同的信息量和发展程度,今天的学生与 25 年前的学生相比其发展潜能就有着很大的区别。(3) 要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等的需要不同,教育目的便应有所区别。总之,教育目的的确立,既要把握时代,把握社会,还要与教育对象的需要相吻合。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1)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智力和

7、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统一的发展。(2)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不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而且还包括精神、道德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3) 人全面发展既指能力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又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4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答: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社会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其坚实的理论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体现着共同的精神实质。(1)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明确培养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2) 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8、3) 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5简述素质教育的特性。答:素质教育的特性是(1) 基础性和基本性;(2) 全体性和全面性;(3) 本体性和主体性;(4) 持续性和终身性。要点简述。04| 论述题1分析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答: (1) 联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确立即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有时候,教育方针既是方针又是目的,它们在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包含“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2) 区别:教育方针是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

9、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作出规定,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方针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内容。在对人的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比较明确。2试分析“五育”的关系。答: (1)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整体,从各个方面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能相互代替又不能分割。(2) “五育”不能相互代替:五育存在区别,每一育都有特定的内涵、任务,其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3) “五育”不能

10、分割:一是五育相互渗透,每一育都包含了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二是各育相互促进,存在着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三是教育活动的综合性决定了五育的任务不是完全由不同种类的活动承担,而是在每一类的活动中都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实现各育的任务。在某一类活动中,往往一部分处于显性状态,一部分则处于隐性、渗透状态。教育学上划分五育仅仅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实践中不能截然划分。(4)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方向保证和动力保持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知识和智力基础,是实施其他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其他各育提供健康基础,是其他各育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正确的审

11、美观点既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又体现一个人的思想素质状况;劳动技术教育更离不开必要的知识基础,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他们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统一整体,从而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根据上述关系,在教育实践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单独强调某一育而忽视其他的错误做法,坚持五育并举。但应该注意:五育并举并非均衡发展。3论述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答: (1) 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从根本上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更加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中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短视教育,长期以来,给我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大危害。其主要弊端如下:偏重智育,忽视其他各育,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

12、面提高;偏重智育中知识的灌输,忽视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偏重应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非应试科目的教学。 ( 结合应试教育的弊端论述 )(2)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因素。(3) 实施素质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当今世界技术更新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谁拥有了 2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发展中处于主动地位。05| 案例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某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举行办学体系体例鼎新的小学、初级中学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拨

13、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 ( 如小学数学奥赛等 ) 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你对该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评价奥赛举行。答: (1) 赞同教育局规定。此规定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制止教育偏离其轨道。;.(2) 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义务性等,此规定有利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3) 此规定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平公正原则的实现,使每位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4) 奥赛为一些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发挥特长的平台,对早出人才、出好人才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若作为录

14、取新生的依据,势必导致学校过于重视奥赛,投入过多资源,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许多负面效应,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和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当代有位教育专业人士兼作家如此叹息神州的教育:“要想使神州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神州怙恃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请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反思神州时下的教育。答:这段话指出了神州教育趋向于分数教育 ( 即应试教育 ) ,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好坏,学生已变成读书机器,而落空了本身拥有的天赋,没有自我了。(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组成部分。(2) 学校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并非所有情况下的学校教育都能发挥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