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11616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市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建设指引第一章 前言1 1序论1.道路绿化的内涵:城市道路是城市的主脉,是城市景观和形象的中枢,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长廊。因此,道路绿化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城市景观的评价。道路绿化代表城市的主要公共绿化空间形象和文化形象,以创造城市完整的、连续的绿化空间为目的;交通组织、环境保护、实用功能、装饰美化为主要功能;以简洁实用、体现城市特点为主要原则。同时道路绿化也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城市绿地系统是以道路绿化(绿网)为框架,通过绿网把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各类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生态网络

2、体系。2.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 功能类别具体功能交通组织1 道路绿化组织交通、引导司机视线以预测路线的趋向2 道路绿化降低眩光环境保护1 道路绿化可以滞留抑制灰尘2 道路绿化可以减少噪音3 道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实用功能1 道路绿化可以庇荫2 道路绿化可以供氧3 道路绿化可以提供室外生活场所4 道路绿化可以保护边坡、保持水土、固土固沙、防风等装饰美化1 景观组织2 装饰美化, 统一街道立面3 创 造特色的城市景观1 2规划指引背景2005年海南省政府、三亚市政府提出开发海棠湾旅游度假区设想,最终就该区域的城市规划达成4个共识:1、总体定位:“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2、国际品牌:世

3、界级品牌的引入3、开发理念: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双赢4、划定三区:划定北、中、南三区规划成果对场地各种要素作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守则。对旅游产品开发提出初步的意向。对结构和开发模式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建立了一个可供讨论和深化的平台。为了加快推进海棠湾区域规划建设进程,三亚市政府决定编制海棠湾三纵九横道路绿化系统指引规划。促进城市总体目标实现,提高公共设施和交通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1 3海棠湾进行道路绿化规划指引的意义1、 在海棠湾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的指导下,从宏观上对区内主要道路的景观进行总体规划指引,指导新建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塑造区内道路景观形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化

4、。2、 提升城市总体环境质量,为海棠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3、 通过本指引的编制和实施,将带动全市道路绿化建设力度。1 4规划指引思路1 5项目定位地域特色发挥海棠湾的资源优势,挖掘当地文化特色,营造出展现本土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生态优先把减量、再用、再生等生态理念融入到道路绿化建设中,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推动城市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模式转变自然和谐利用植物的生态特征,模拟自然群落的搭配手法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同时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人为本大道路绿化与城市功能、城市特征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使用需求。现代科学运用科学的指引模式,形成高效、有力、操作性强的规划指引,为道路绿

5、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1 6 规划指引内容本道路绿化系统规划指引以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市政设计、景观设计、植物学、生态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以及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海棠湾的道路绿化进行研究。1、 分析与本规划相关的海棠湾的现状概况与规划概况。2、 分析规划指引范围内道路与周边环境的情况并给予专业评价。3、 根据道路的交通等级,对规划指引范围内道路进行分类规划,并对应不同类型、不同景观特点和功能要求的道路采用有针对性的规划指引。第二章 概况与现状21概况211自然条件1.区位海棠湾位于我国海南省三亚市东北部滨海地带,行政区划由三亚市海棠湾镇的海棠湾和陵水县英洲镇的土

6、福湾组合而成,距市区28km。海棠湾地区的西北多为丘陵山地,东南为较宽平坦的河流冲积地和滨海平原。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98.7km2,总人口约3.8万人,海岸线总长21.8km。2.气象特征本区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30年平均气温25.8 (1971-2000年)。全年日照时间达到2563个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79mm。5-10月半年雨量占全年雨量的90%,为雨季;1-4月降水量仅为全年的10%,为干季。6-11月受热带气旋影响较多。气候特征可以总结为:长夏无冬,秋春紧接,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干湿各半,雨骤旱酷,台风较多,雨急风大。3.地貌海棠湾为一开口东南的耳形海湾,属海蚀

7、海积型港湾,海岸地貌类型为沙坝泻湖海岸和沙质海岸构成。沙滩分布沿岸呈L型,朝向东南,沙滩连绵长达约二十公里,沙滩洁白,沙滩后缘为高大沙坝,海岸地形平坦。海棠湾至蜈支洲岛海区水深最大为18m,为浅海区,地形较平缓。海棠湾主体为沙质海岸,岸线较平直,潮间带为沙滩,由中砂、细砂构成;后海山、铁炉礁和蜈支洲岛东南部海岸为岩岸,海岸在海浪的冲蚀作用下略有后退,海蚀槽沟发育。海棠湾的海岸带上著名的泻湖有藤桥河河口泻湖和铁炉港河口泻湖,平行于海岸的内河为龙江河,藤桥河位于规划区的北部,南部有铁炉港河。海棠湾的陆域地势总体上由西向东倾斜,西部多为丘陵山地,东部主要为宽阔平坦的河流冲积和滨海平原。4.海拔坡度整

8、个海棠湾规划区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伏,大部分地区海拔在l00m以下,东部沿海地区多在10-30m。区域内地形较为平缓,大部分地区坡度在15度以下,仅在东南部山区边缘地区达到25度左右。5.植被海棠湾区域的地带性植被为热带雨林,以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树种为优势的混合青皮林。经人类长期的经济活动,原生植被已遭破坏,恢复起来的次生群落是一中生性的演替系列。现阶段,规划区周边的丘陵上分布的针叶林有海南松林Pinus ikedai,阔叶林有 青皮+ 柄果木林Vatica hainanensis + Mischocarpus sundaicusi;榕树+ 沙糖椰子林Ficus mi

9、crocarpa + Arenga pinnata;蝴蝶树+ 青皮林Vatica hainanensis + Heritiera parvifolia;黄杞+ 中平树林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 Macaranga denticulata;海南锥+ 锥栗林Cactanopsis hainanensis + C. chinensis海南蕈树+ 尾叶柯+ 海南锥A ltingia obavata + L ithocarpus caudatilimbus + Cactanopsis hainanensis。滨海的人工林主要是木麻黄林Casuarina equisetifo

10、lia;冲积和海积平原上的人工林主要是橡胶林、桉树林和椰子林Cocos nucifera。感潮河段和泻湖分布有红树林。滨海沙滩上广布砂生草丛和刺灌丛,主要有露兜簕+ 酒饼簕群落Pandanus tectorius + Atalalantia buxifolia;厚藤群落Ipomoea pes-caprae;桃金娘+ 银叶巴豆+ 银柴群;刺篱木+ 牛筋果+ 坡柳群落。6.土壤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有滨海沙土,海拔0-10m,为滨海沉积物所形成,土壤剖面不明显,质地偏沙,有机质含量低,土质较瘦;砖红壤:海拔50-100m,土壤母质为花岗岩石、砂页岩石、安山岩石等风化物,土层较厚,自然肥力较高。此外,还有

11、非地带性土壤如水稻土、潮沙泥土。7.水文海棠湾年降雨总量为25.39亿m3,降雨量多在1200mm-1500mm之间,形成地表径流量为11.5亿m3,地下水径流量4.26亿m3。海棠湾镇内共有水库9个,其中镇管水库8宗,市管赤田水库是三亚市最主要饮用水源,水域面积为3.8km2。212人文及社会条件海棠湾现状总人口38365人,其中城镇人口9074人,农业人口29291人,包括汉、黎、回、苗等多个民族,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多姿的民族风情和多彩的民族艺术。海棠湾原有藤桥镇、林旺镇两座小城镇。藤桥镇建设用地主要在环岛东线高速公路以西的海榆东线公路两旁,建成区土地面积98公顷,是地区性农副产品批发和

12、加工的商贸小城镇,现状人口6300人,镇区范围包括龙楼、东溪、藤桥村委会所在地居民点及其辖管的一些村庄,现有人口1774人。藤桥镇、林旺镇两镇合并成海棠湾镇后,政府的大多数办事部门设在藤桥镇区,只有镇教育委员会、工商所的市场管理部门、中心医院、税务部门等等设在林旺。由于林旺地处海棠湾镇域南部中心地区,以及当地的习惯,林旺的集贸、商饮、服务业等仍保持以往的兴旺。海棠湾用地范围内分布着多处文物遗迹和人文景观:包括藤桥河东侧土福湾区域内两处伊斯兰古墓群、藤桥镇内百年老街、用地中部高速公路西侧烈士纪念碑,以及蜈支洲岛上妈祖庙。此外,场地内现存有大量渡槽,架空与地面之上,少则1米,多则45米,这些渡槽既

13、是当地居民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设施,也是进行农业观光旅游的重要资源。213环境状况海棠湾场地内现状绿地生态不容乐观。山地、海岛、河口三角洲的绿化较好,椰子洲及藤桥河两岸的自然绿化也保持的较好;但海滨沙坝上已经几乎没有原生的乔木,海滨防护林也因为水产养殖和西瓜种植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区内自然湿地因为农业开发逐渐丧失,红树林面积萎缩到只有45亩,铁炉港南部山地有大面积的开山采石,铁炉港水面有大量水产养殖。22道路现状与绿化分析221现状道路交通条件 1、对外交通:海棠湾的航空交通依赖于三亚凤凰航空港(距离海棠湾30公里)和海口美兰航空港(距离海棠湾200公里)。规划区内现有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国道

14、两条主要对外交通干道,高速公路现有一个出入口在藤桥镇南部;规划将在在海棠湾沿线增设两个出入口。一个在林旺,服务海棠湾南部和中部。一个在北部陵水县境内,服务海棠湾北部。国道穿过藤桥镇和林旺镇;海榆东线高铁在规划中。另外藤桥镇有至西部保亭县的低等级公路。2、区内交通:主要是乡村道路和机耕道,乡村道路大多铺有混凝土路面;道路大多垂直国道、通向海滨布置。南田农场建有一条通向南田温泉的旅游景观道路。高速公路两侧道路有桥涵相连。现状道路系统仍不完善,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有地域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222发展优势 1、地形地貌优势:海棠湾地貌类型丰富,具有良好的山水城市骨架,大小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为众多的植物创

15、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2、植物资源优势:利用气候资源,发展乡土植物,如南国植物景观具有代表性的棕榈科树种等,园林观赏植物种类繁多,有观花、芳香、庭荫、观果、观叶、绿篱、花篱和攀缘植物等等第三章 规划总则3 1规划指引依据三亚市城市规划条例三亚市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2004 年6 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国家海岸海棠湾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专家会审会会议纪要(2009年6月12日)3 2上位规划分析海棠湾分区城市规划结构图1、海棠湾的用地布局结构为:“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一点:蜈支洲岛;一带:沙坝酒店带; 三区:分为南,北,中三个区;六片:是指从南到北结合场地特征划定的各个功能片区; 五楔:指的是顺应山势、通向海滨的五条主要绿化通廊,或结合高尔夫、或结合道路隔离绿化、或结合公园绿地,成为保障区内公共开敞空间有效落实、组团之间有效隔离的重要生态绿楔空间。2、总体景观框架为“三轴、三带、六区”的结构: 三轴:贯穿场地南北的重要景观轴,分别是滨海大道景观轴、海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