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11101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新版苏科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期末复习检测(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4分)1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 2.5mB. 2.5dmC. 2.5cmD. 2.5mm2若要用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的直径,则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3.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若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 5.37cm、5.36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D. 5.36333cmA. 5.36cmB. 5.363cmC. 5.3633cm4.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9.6nm= 9.6 x 103 mB. 9.6cm = 9.6cm x 10mm= 96mm

2、C. 9.6cm = 9.6cm x 10 = 96mm5.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它在第 均速度是4m/s,则它在第3min内A.通过的路程- -定是 360mC.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 120mD. 9.6cm = 9.6 十 100dm= 0.096m1min内的平均速度是 2m/s,在第2min内的平()B. 平均速度一定大于 4m/sD.通过的路程和平均速度都无法确定6.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A.刻度尺B.刻度尺和三角板C. 细线和刻度尺D.量角器和刻度尺 7 .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不受影

3、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 10km的两地出发,相向匀速直线运动,甲速为54km/h,乙速 为10m/ s,则它们相遇时()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B.甲车比乙车多走 2kmC.甲车比乙车少走 1kmD.甲车走7km乙车走3km9. 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最明确的是()A.离弦之箭B. 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10.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若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至U终点时的速度为 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18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 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某同学家A. 6m/sB. 6.25m/sC

4、. 6.75m/sD. 7.5m/s11.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 s -1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由图像可知(fr-ILlrl. i-lrqxHT -di-!-甲车第题图亠+1亠1X亠4+ LLLiiu Ldlu. J, 二:二二一十壬土亠,二 In J-11 JI 1L-lr-Ldr卜匚s.o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2m/s,乙车的速度为10m/s C.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0mD.经过5s,甲、乙两车可能相遇12. 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

5、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 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13.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选用的参照物是( )A.船B.山C.河岸D.树木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17分)14.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一个甲型HI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X 10 8 m15 .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示方法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cm.16. 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 8.0s,他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17.

6、 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 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在做 运动,乙车的速度为 m/s ;甲车上的人看乙车在向后运动,因为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书包为参照物,他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19 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 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 80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第19題團橡皮擦的长度为cm 20 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此进行了如下探究.(1) 若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

7、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的步行速度为m/s.若小华步行上学需 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 不变.三、实验题(第21题6分,第22题4分,第23题821. 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2) ;(3) 一22. 观察图甲可知汽车做 还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2 s . 25 s2.25 s频闪照片图乙,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第盟题图23. 某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水平抛出的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 :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猜

8、想2 :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关,猜想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下落的高度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精心设计了实验,找来精密计时器和一个可将小球以 任 意所需速度射出的弹射器, 并将弹射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 验, 得到下表中的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为了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2) 实验结论: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与 有关.宴验序号小球质屋水平射出連度u/(.m $7)小球下落高度 h/ra从射出到落抱的时间/s110

9、0.51.50.55210T. 01.00.453101.51.50.55410to1,5Q* 55520L. 0L06 456301.01.00.45710L.Oao0*6424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00: 05: 04(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路程S1 = 26cms2=64cms3=90cm时间t1=2st2= 4st3=6s(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v3=;

10、t3方法2 : V3=( + ) - 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1 (选填“方法1 ”或“方法2”).甲1 1 3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0.15 m/s .(3) 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 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斜面角度(写出一种即可).四、计算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共33分)25. 在火车站,通常可以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下图为南京至上海的 T733次列车运行时刻 表:.到姑、发车时间南京常州苏州上海到站时间18卫19:04发车时间14:4015 JS18:25里程曲138219303根据列车运

11、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 火车从南京至苏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 哪一段的平均速度最大?26. 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甲乙丙(1) 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rn/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 0. 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 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图像如图乙 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 (s)时间 图像。27. 在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

12、处,有一辆长 10m、宽2.2m的客车,以10m/s的速度正常匀 速 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的中点 B相距60m时,马路边上的小王同学正好在斑 马 线中间A点出发沿AB穿过马路,A B间的距离为8m问:小王同学运动的速度为多 少 才能安全过马路?(提示:人刚穿过时汽车再过线车刚穿过时人再穿过)Ji rKiAirM OUlTlNmI I参考答案1.C2.B 3.A4.A5.D 6.C 7.B 8.B9.B10.B11.D12.A13.A14.刻度尺 9015.1 1.1016.6.25 相对静止17.匀速直线1甲车18.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2m500 静止19.cm 3.1020.(1)

13、1.25(2)1500速度21 .(1)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2)刻度没有紧靠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与刻度不垂直22. 匀速直线变速23. (1)2、5、6 1、3、4 2、4、7小球下落高度24. (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路程s1= 26cms2=64cms3=90cm时间t1=2st2= 4st3=6s(2) 方法 1;0.15 m/s.(3) 不是(4) 增大斜面角度25. (1)61.69km/h(2)68.86km/h(3)南京到常州26. (1) 68m(2)如图所示:27.解:(1若车冈1穿过时人再穿过,客车穿过B点所用时间为t=6Qy1Q7n=7sV_ lUW/5车人运动的速度为v,=F=等F. 14m/s;(2)若人剛穿过时车再过统S,官车到达B点所用时间为=4-=6s.v车 IQmfs人运动的速度为j 至加;2.2刃s.7m/s;八f05当人的谀度大于17 m/s或小于114 n/s时,小王同字能安全过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