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试卷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7106489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试卷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五单元作业设计基础知识:一、看拼音写词语。qun su bo yun do mi( ) ( ) ( )hu yn jun yng gu f( ) ( ) ( )二、选词填空。改善 改正 改变1、新学期以来,他的学习态度( )了很多。2、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就要及时( )。3、这几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的( )。刚强 顽强 勉强1、经过( )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胜利。2、他是个性格( )的孩子。3、她( )答应了我的请求。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例:黑暗对夜晚正如光明对(白天)。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 )流泪对悲伤正如微笑对( )先进对富裕正如( )对贫穷仰视对天空正如(

2、)对大地四、缩句。1、鲁滨孙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2、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3、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五、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开始,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 )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射出万道金光。(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滩上守候日出。( )接着东方越来越亮。(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 )天边的云慢慢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六、填空。1、 问渠哪得 ,为有2、 皆学问, 即文章3、 千淘万漉虽辛苦,4、 落红不是 , 更护花5、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的作家 。此文主要讲了 的故事,反映了 。 阅读部分渔夫的妻子桑娜

3、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1、 写出反义词。寒冷( ) 喧闹( )2、这个片断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3、用“”划出描写小屋“温暖而舒适”的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的什么品质?习作部分续编穷人。提示:渔夫看见两个孤儿已经抱过来了,他会怎么说?怎么做?从此以后,渔夫和桑娜怎样奔忙操劳?孩子们生活得怎样?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下去。拓展题:写至少五首李

4、白的诗。写出至少三句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警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4分)xin n xi fn 头( ) ( )时针 机( ) ( )土 mi jun sh y ( )瑰 ( )赠 侵( ) 领( ) 二、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触类旁通 无独有偶 饶有趣味 炎黄子孙 B群策群力 出人意料 标新立异 发奋图强 C举一返三 各抒己见 古为今用 迎难而上 D集思广益 目瞪口呆 独出心栽 实事求是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3分)背:A、脊背 B、后面 C、离开 D、背诵 E、违反,违背 F、背向着或靠着

5、背信弃义( ) 虎背熊腰( ) 背诵( )背井离乡( ) 背山面水( ) 背后( )四、和其他两个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和这样的事情相仿佛的故事,世上难道出现得少吗?B、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来摇摆舞来。C、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鼓励 鼓舞 1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 )。 2老师经常( )我们,遇到了困难,要勇于克服。 结果 结论 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 验,( )证明谢皮罗的( )完全正确。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把正确选项填在句子后。

6、(3分)( ) 虚心承认错误, 决心改正这些错误,从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 使认识不断地深化, 掌握规律,取得胜利。A、只有 并且 才能 从而 B、只要 那么 不但 而且C、因为 并且 就 所以七、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1、“跨越百年的美丽”,“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句中的“?”是发现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解决问题后人们的赞叹。( )3、“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1、小红怎么能这样说话不算数呢?(改为陈述句

7、)2、小刚对妈妈说:“我还要等我的同学呢。”(改为转述句)3、我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改为反问句)八、口语交际。(3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你认为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请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充足的理由。 九、读课文,按要求答题。(12)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吉尼亚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

8、得像一尊塑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是否让一个老人和您骑一匹马共行?你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骑者勒住了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当他们走进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进 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使你却留住了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了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这儿,结果会

9、是什么?”老人慢慢的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有更好的美德。”老人继续说道“我仔细观察几位骑手,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的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是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得到帮助。”那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 匆忙),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说完这些,那名骑手 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1

10、“僵”用音序查字法应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2、请把文中不合适的词划去。(2分)3、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4、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1分)5、面对这位被冻的老人,骑手是怎样做的?请用波浪线划出(1分)6、老人是怎样分析骑手的眼神的?他为什么等到最后一个骑手才寻求帮助?(3分) 7、你喜欢文中的骑手吗?他具有怎样的品格?(2分)8、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1分)十一、作文(40分)题目:好书如提示: 1、补充完整题目。2、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部分一定要写具体;3、语句通顺,书写整洁,500字以上。

11、 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试卷分析一、学生分析:六年级下册的内容相对简单,没有识字任务,每个单元需要掌握的生字也不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简单。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是学生的浮躁,本次考试明确要有卷面分,学生的书写开始变得整洁起来。二、卷面分析及补救措施本张试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的是基础知识,主要从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区分、补充成语形近词选词填空、连词成句和对课文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品质概括。出错点是缩句、连词成句和修改病句,与平时练习少有很大关系。从其他题的出错情况来看,只有2名同学的基础知识是掌握有点困难,需要加强个别的训练和指导。第二部分是阅读积累与运用。课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回答比较简单,不能准确

12、地把握问题的重点,给文章取名字出错也不少。还需要加强读书指导,阅读分析指导。有效利用每周的三节连读,我将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并进行交流指导,使学生学会有效读书。学会分析理解,总结反思。第三部分是习作,书如,学生出现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不能通过具体事例还说明书的重要性或书给我们的好处,说的太肤浅。比较优秀的作文是:周颖、王乐、王玉、叶小龙这四名同学的。原因是他们平时就爱读书,尤其是周颖和王乐视视书如宝,一有空就拿起书来读,如痴如醉,而且会读书。需要组织一次有质量的读书交流会,让他们详细说说如何读书,让同学们像他们学习。激发读书兴趣很重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读书交流会,我喜欢的课外书介绍,看谁知识丰富小擂台三、今后教学中的几点措施:1、加强各种句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比如修改病句、缩句、关联词语联句等。2、基础知识的掌握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进行检查评估,带动全班学生的进步。3、激发读书兴趣,知道读书方法。利用好三节连读。4、作文的指导侧重于如何审题、如何选材。注重面批作文和互批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