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707809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教材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习亿以内数的写

2、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教学教法: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教学学法: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

3、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复习旧知,先立后破。在这一环节中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二、设置问题,巧妙导入。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课前调查20xx年和20xx年山西省、兴县人口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出课题(人口普查万以上数的读写)。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通过独立解决给定数的读法,由一般数到特殊数(中间有“0”)的读法探究读数的方法。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先小组解决,然后组内汇报,最后集体找出错误并改正!通过发现错误,找出错误,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读数的方法。(读数时,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亿、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

4、读,再在后面加“亿”或“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2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算式,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一、说教材。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率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5、,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3、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教学难点定

6、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1、 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2、 观察分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3、 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4、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

7、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三、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挖掘宝藏。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通过四次闯关,在每一关中经历“计算、观察、思考、交流、归纳”这一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探索规律。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8、。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交流、老师板书等启发引导。第二关:奇怪的。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进行讨论总结出规律。第三关:神奇的9。通过设置“99999999999999=?”的难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寻找新办法的探索欲望。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通过“卖关子计算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的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

9、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解决222222225555555=?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3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27页的内容,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教学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计算器上各种功能键,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具准备:实物计算器、课件。学具准备:实物计算器、网上“在线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今天老师

10、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小小工具手掌大,不动笔来,不要纸,点点数字和符号,得数它都全知道。它是什么工具呀?你想认识他吗?(课件出示)2,教师展台展示:实物计算器。板书课题:神奇的计算工具二、认识与体验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键1,请问哪个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请上台来展示一下。2,学生尝试性实践活动(展台展示使用过程)。生:( )+( )=( )生:( )( )=( )生:( )( )=( )生:( )( )=( )?3、学生在尝试与评价活动中、发现与认识计算器上的各种的功能键,感受到各种功能键的魅力。开关、清除键。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三、网上“在线计算器”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性计算。(

11、1)请同学们在计算器上、输入任意一个自然数(7)8787652+20xx4701756( )结果会怎样呢?(课件出示)(2)请同学们计算第一组同学早餐的价钱。(课件出示)生:3.00元生:2.00元生:1.50元生2.00元生:2.50元生:2.00元生:2.50元操作过程:输入3.00+2.00+1.50+2.00+2.50+2.002.00=( )屏幕上呈现的15就是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中感受一些数学规律。(课件出示)(1)1+2+3+4+?+98+99+100=( )(2)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

12、54321 ?学生在尝试计算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课件出示)第(1)题:就是50个101是多少。10150=( )。第(2)题:积的中间位就是1的个数,如:1111111111中间位就是5,中间位前面是1234,中间位后面就是4321。以此类推,不需要计算,就知道得数。3、巩固练习:教材第27页第3、4题。四、本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使用计算器了吗?它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快乐。同时,我们尝试了网上研究数学问题,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数学起源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原本就是趣味无穷。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直

13、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他是曲线图形的开始,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园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二、说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享受思维的乐趣。教学重点:圆的特征。教学难点:学会画圆。三、说教学设计1、情景中创造圆课的开始,创设情景:“正确答案离小胖右脚3米处”以右脚为点,3米长的范围上去寻找,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并在不完整的交流中,引出各个点,逐步形成圆。2、比较中初步圆出示已认识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平面直线图形,让学生去比较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慢慢地引出圆是由一

14、条围成的平面图形。3、紧紧扣住圆的特征通过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的中心点到各个顶点之间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去寻找相等距离的条数,慢慢演变成,圆的中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处处相等,并且有无数条这一圆的本质特征,引用墨子的一中同长,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一中同长是圆的本质特征,这一教学重点。4、画圆中感受圆让学生尝试画圆,处处感受画圆的困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感受到画圆的步骤,定点,定长,绕一圈,正确掌握圆的画法。5、解释生活中的圆汽车轮胎为什么设计成圆的?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圆的一中同长本质特征6、回归情景问题,延伸突破圆回归情景问题,并出示篮球与圆,让学生比较认识到圆是平面图形,而篮球是立体图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中同长,从而完整正确答案在以右脚为圆心,3米长为半径的球体上,圆的认识又有以重大突破。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5教案设计流程:A。知识流程 B。思维编程。 C。学生可接受性D。与时俱进的课堂课堂知识点:(一)线段(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是这两点间的距离。距离是指的长度,而不是线段。线段的起点或终点称为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