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01414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xx中心学校2016.1xx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总结安全工作一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教师队伍安定团结的重要工作。因此,我学区各学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以落实“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和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有关要求为中心,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校园师生安全及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保障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安全工作是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安心学习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社会稳定、教师团结的重要工作。以此,中心校成立了以陈铁良校长为组长,刘大伟主任为副

2、组长的中心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中小学也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同时,中心校校长与各校签定2015年xx中心校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各学校校长与每位班主任都签定了安全责任承诺书,5月份,中心校又与各中小学签定了XX中心校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书,12月26日,中心校又与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xx中心校冬季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班主任为本班安全工作具体责任人,提高了教师、学生对安全工作的认二、完善制度,重在落实。为有利于安全卫生工作

3、的正常有序开展,各单位制定学年安全工作工作预案,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实行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各单位均建立安全工作隐患排查排除档案资料。如xx中心校中小学安全制度、XX中心校2015年春季安全工作计划、XX中心校安全工作专项排查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对本年度的各学校安全工作作了比较全面的部署,使我中心校的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狠抓了各项制度的落实。每月各学校都要对本校安全情况进行自查,汇总上报教育局。中层干部每周对师生言行举止进行监督登记,每天有教师值班,负责当天的学生安全,少先队对安全情况每日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从日常工作中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开展了“安全

4、伴我行”、“文明监督岗”、“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不同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及防范措施,树立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中心校实行安全工作周报制度和月调度制度。三、加强宣传,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了让每位学生和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学校利用多种方式对安全工作进行了宣传,开学以来全学区共计制作宣传板三次,主办以安全卫生知识教育为中心的黑板报30多次,各校每周升国旗时都要对安全问题进行强调。通过采取这些方式,让每位学生都对安全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每位师生中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四、加强管理,增强安全工作的效果。1、认真开齐开好健康、劳动、法制教育课,让安全卫生教育进入课堂

5、。我中心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安排,认真开齐开好了健康课和劳动课。同时,在校本课中适当地加入了法制教育课,让法制教育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法制及反邪教意识。2 、部分学校校园里开辟宣传栏,图画展,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法制、交通法规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宣传,坚持每月更换一次板报内容。与此同时我中心校各校每年对学生进行多次的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常见病的防止知识的图片展。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课间操、班队会、手抄报等各种形式,向师生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进行法纪教育,从而增强了师生的法纪观念。3 、组织师生开展了法制、安全讲座。年初各学校已聘请派出所辅导员到

6、校做了一次讲座,同时各校还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型的安全讲座,使全体师生对法制、安全卫生在脑海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大减少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4 、对学生上下楼梯进行严格的管理,楼梯画出黄线,规定上下楼梯靠右行,避免了学生上下楼拥挤。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放学后的安全工作,小学实行了路队制,对各校学生放学后按路线对学生进行编组,打乱学生的年级界限,每一路线年龄较大的学生为该小组组长,负责学生安全到家。与此同时,学校还在一些不安全的地方(如深沟、深井)设置了警示牌或警示语,提醒学生注意,各学校门前都增加了道路减速带。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5 、坚持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学校针对各种重大

7、事项及可能的突发事项制订了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应急处理预案,明确了上报责任人和上报时间。突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安全工作的排查。6 、寒暑假,各中小学发放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明确安全责任:1、注意交通安全。2、注意饮食卫生:3、防溺水教育。4、防火教育。5、防洪、防汛、防雷等教育。希望家长在学生放假期间要自觉履行监护人的监护、教育职责,并严格要求孩子,切实做到: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加强对孩子的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用电安全等的教育和督促,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四、扎实做好冬季学校各项安全工作1、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巡查值守。各单位认真完善煤气中毒、火灾

8、、交通安全事故、拥挤踩踏、大风降温等各类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应急救援的预演。坚持领导带班校园巡查制度,严把门岗进出关;做到了24小时校园值守,并将值班人员、门岗等人员的姓名、电话在学校门口显眼位置公布,严防无关人员进入校园。2、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学校对冬季取暖、教育安全、食品卫生、校园建筑等方面的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排查和督导。有在建工程的学校,在建工程与教育教学区域隔离的规定;对于简易棚舍、存在隐患的围墙、厕所、房舍等要立即采取了防护措施,设立了警示标志,及时进行了整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清晰建台账、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定投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3、有效进行了冬季专项安全教育

9、。对师生就防煤气中毒、应对恶劣天气(如雨雪、冰冻、雾霾等)、预防滑冰溺水、交通、消防、食品安全等进行了安全教育。上好一节专门的冬季安全教育课,有安排、有教案;教育师生对教室、住室勤通风常换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避免冻伤、滑倒摔伤等;在上下学途中或节假日不要擅自到冰面上行走或滑冰;不要乘坐“黑校车”、农用拖拉机、三轮车、低速货车、拼装车和报废车;教育学生科学用电用火、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竹等。4、有效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和严管校车。学校(含幼儿园)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接送学生车辆(包括社会接送学生车辆、电动车、三轮车、私家车等)管理,切实做好统计备案工作和安全告知书工作。有校车的学校要对跟车教

10、师和乘车学生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校车应急机制,遇到道路大面积结冰、大雪、大雾等极端天气,学校以适当形式及时与校车司机和家长取得联系,立即停止接送学生,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黑校车”要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整治工作。5、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冬季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季节,各校加强对用电线路、电器设备、消防设施设备的全面检查,人员集中场所(室)疏散通道要畅通(教室后门不能锁闭);检查了应急疏散标志安装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损坏;应急出口是否堵塞、封闭等问题;及时检修或更换了老化电线、破损电器、不合格消防器材等。加强了对容易引起火灾部位的监管,切实做好了实验室、储物

11、室等场所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和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6、加强取暖安全及校舍安全管理。各校对校内所有取暖设施设备进行详细排查,看是否能安全、正常使用;采用空调及电暖器取暖的学校要查看电源线是否和最大功率相匹配、是否专线等。有住宿生的学校,实行了教师(或生活教师)住寝、查铺制度,确保了住宿学生能取暖、有热水;严防学生私自在宿舍为手机、暖手宝充电和使用电器等;有校外住宿生的学校,加强对校外租用民房学生进行统一登记管理,特别要做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严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对校舍的墙体、门窗、屋顶、车棚等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检查记录进行了存档,发现裂缝、倾斜、损坏、脱离等现象的要及时上报和维修

12、,防止了发生危险。7、做好食品安全和传染病的防控。各校对师生饮用水、食堂用水、食品货源、食品加工、门口摊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治,对存在的问题,果断采取措施。该完善的及时进行了完善,该关停的立即关停,进一步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完善乐应急预案,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做好冬季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五、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校的电路出现电线老化现象。2、个别学校虽然设置了警示牌,但是不够醒目。针对学区内检查发现的问题,中心校已下发通知,责令进行整改。总之,我中心校各校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卫生事故,无一例火灾、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等致人伤亡事故的发生,无集体上访、罢课、罢教、出走等重大安责任事故的发生。有效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定团结和稳定,真正成为了“平安学校”和“和谐校园”。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