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700491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龚志琴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就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2、而言,在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中,仍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知识”轻“情感、能力”;重“结论”轻“体验过程”;重“书本”轻“实践活动”;重“技能”轻“综合应用”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因此,教师在课改实验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

3、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二)数学教学现状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实际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存在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1)目标上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达成,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2)内容上过分拘泥于课本,忽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3)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忽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忽视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4)练习时以反复的强化为主,以至学生的作业量过多,课业负担

4、过重,忽视了数学的实用价值。(5)评价上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及实践能力关注较少(三)研究的意义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挑战已成为当今的主流,也就是对新世纪的人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具有适应社会、接受挑战的能力,因此在当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究生活的教学模式是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向。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很有必要。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一)理论价值:1、探索出初中数学教学与

5、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2、找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二)实践价值:1、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最终也会使学生都到有价值的数学,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与创新素养、唯物辩证素养等得到提高。3、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生活化”:是指将教材教学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与实际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觉地、主动地获取

6、知识。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生活体验出发,联系生活教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四、国内外关于此类课题研究综述1、国外:对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了近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和谐教育思想。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

7、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意义。从80年代开始,西方数学教育界提出“非形式化的数学(informal mathematics teaching)的口号,要求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摆脱过度形式化的束缚,主张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增加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实际上,建立模型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体验从实际生活中发展数学的过程、获得“再创造”数学的极好机会。2、国内:三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倡导了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目前,国内一些省市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情

8、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语文),总的看来,语文教学方面研究的较多,数学方面与之相比就显得太薄弱了。有的只是创设一点生活化的情境。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还没有介入。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一理念与“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紧密相关。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9、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3、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联系生活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还在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的获得不是一个传授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而来的。从理论上讲,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儿童的认知发生和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知识的建构是一种心理与环境协同的作用,因此要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促进学生的学习。六、研究的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

10、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二)具体目标、解决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2、解决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

11、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解决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认识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七、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教师要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使

12、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1、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2、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3、丰富学生数学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4、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意识及学习品质的研究。八、研究的原则:1、创造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知识经验和方法能力的迁移,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2、主体性原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主体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

13、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营造良好的环境。3、实践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脑、口、手并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勇于实践。4、师生合作性原则: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本质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首先决定于师生关系的性质,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建立起真诚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5、评价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

14、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九、预期创新点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学设计要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和用数字、符号、图形描述现实生活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让学生成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明智使用者,学会在实践中数学地提出问题,用数学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释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1、本课题研究的是城郊结合部小学数学教学

15、生活化,因此不能硬搬城市小学的模式,需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2、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中,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求课程资源,将教材文本与当地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强调“对话”和“体验”。十、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近几年来有关新课程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比较,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所借鉴。2、过程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质量。3、行动研究法。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4、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实验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探索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原则、方法和途径,应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调研、测试、开座谈会等手段。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了解课程资源的分布,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实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十一、研究的步骤及操作措施本课题将进行为期2年的实验。(一)、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主要工作:1、选题,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背景分析,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