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6976793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节复习课。我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设置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结论五个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理解物理规律、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特点: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从开始提出问题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十足的经历一个个探究环节,降低了学生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难度。而且教材内容的编排非常合理,特别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每个步骤都很详细,

2、分析归纳结论时,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给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方便。 3教学内容地位: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光学的核心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一内容也是历年来中考中的考试热点,几乎每年在中考中都会有所考查。 学情分析 1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九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自己好奇的问题,具有进行假设和设计实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的能力,思想较为灵活。对有难度的问题想不清时,往往会有挫折感,没有耐心去全面细致的分析,甚至会对问题选择放弃,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取得的成绩,用多种方法点燃学生

3、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2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本章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学生能明确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焦距、实像和虚像等基本的物理概念,通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 3学生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本课存在的困难是学生如何顺利完成探究过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理解和应用得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室环境,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的视频、动画、图片,可以传递给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建立生动活泼的界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会应用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 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对实验数据的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过程 1动画激趣,引入新课 由生活走向物理,利用动画展示贴近学生实际,常见

5、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情况。同时学生通过动画展示,体验凸透镜的成像情况,通过对比,得出所观察到的像是不同的,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意图:形象逼真的动画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兴趣浓厚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这部分教学,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设置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论五个环节。具体实施环节如下: 提出问题:借助引入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思维灵活,会提出“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主要元件都是凸透镜,为什么成像情况会不一样?“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有关?”等一系列问题。 教学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

6、科学探究的开始,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猜想假设: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及其依据。 在这里要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学生可能提出:成像情况可能与物距有关、焦距有关、凸透镜的大小、凹凸程度等有关。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不要急于对问题解释,吊起学生的胃口,谁是谁非我们通过下面想办法进行验证。 教学设计意图: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让其智慧的火 花在这里碰撞,绽放光彩。 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实验设计。 首先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告诉学生凸透镜焦距已知,重点介绍光具坐的作用和使用,为实验

7、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对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我采用了设问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来完成,在不知不觉中既强调了实验注意事项,又为下面的实验设计做好铺垫。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对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让学生对实验过程细化,做到胸有成竹,从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将难点分散,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探究全过程,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和幻灯片上的文字,展示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步骤,给学生的留下形象直观完整的印象,对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突破难点起到了至

8、关重要的作用。 进行实验:学生思路清晰的完成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学生对实验早就跃跃欲试了,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可用多媒体视频材料展示实验全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对实验过程不够清楚的学生,了解操作要领。 然后让学生边实验操作,边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各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体验科学探究实验操作的快乐。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学设计意图:这里运用多媒体视频材料,既可以迅速展示实验探究全过程,增大课堂信息量,又可以弥补教师演示实验时学生观察到的范围小的不足之处,使所有学生都清晰的了解实验过程。 分析结论: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

9、析,归纳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回答课本上提出的三个循序渐进的有关成像情况和成像条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总结往表格中填写u2f、2fuf、uf对实验数据的进行分析,归纳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规律提升环节中,在学生动手实验基础上,又充分利用Flash 动画仿真模拟成像,示范当物由远及近靠近凸透镜时不同位置凸透镜成像情况,物距减小时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以及成放大缩小、虚实像的分界点。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学生总结新发现的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利用Flash 动画显示直观的

10、光路,显示像物的动态变化规律,可以加深理解前面总结的知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从而使学生感受物理的美。 3学习测评 通过学生答题,根据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打分,最后得分高组获胜,接受挑战失利组的掌声祝贺。 教学设计意图:竞争可以使课堂更有活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精心选择的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学习小结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本节收获和困惑进行交流总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谈完收获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和运用知识的注意事项,特别是要善于发现题中的隐含条件。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一、几个基本知识: 1,三个特殊

11、点:光心 焦点 二倍焦距点 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点: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三条特殊的光线:过光心的光线 更主轴平行的光线 过焦点的光线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更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 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更主轴平行 二、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演示: 三、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注意事项: 1、要调节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使它们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或者说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改变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由远到近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各怎样变化。测量出每一种情况下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12、3、在成实像和虚像两种情况下,轻轻吹蜡烛火焰,使它向做或者向右側偏斜,观察像是向右还是向做偏。记录物像的左右关系。 4、成实像时,当蜡烛的燃烧下降时,观察屏上的像是上升还是下降。 5、成实像时,调节透镜。观察当透镜下降时,观察屏上的像是上升还是下降。 6、成虚像时,如何观察虚像? 四、疑难解惑: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实像,是什么原因? 解释:有这样几种情况:1,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不在同一高度。 2,U=f 3,Uf 4,虽然Uf,但是物体离焦点太近,像距过大超过了光具座的长度。 四、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物距跟焦距的关系 U2f U=2f fU2f U=f U

13、f 倒立缩小实像 倒立等大实像 倒立放大实像 不成像 正立放大虚像 像的性质 像距跟焦距 的关系 fV2f V=2f V2f V= V0 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异侧 物像同侧 物像位置 物距跟像距的关系 UV U=V UV 五、三个关系: 1、成实像时,物像异侧 2、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3、U=2f时,物像之间距离最小。D=4 f 六、四个推论: 1,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和像距都变大;物距离变大,像和像距都变小。 2、成虚像时,物距变小,像和像距都变小。 3,半快凸透镜依然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减弱。 4,成实像时,物像上下左右都相反;成虚像时,物像上下左右都相同。 七、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照相机:U2f 倒立缩小实像 2,幻灯机和投影仪:fU2f 倒立放大实像 3,放大镜:Uf 正立放大虚像 4,显微镜:物镜:焦距很短,成放大实像;目镜:焦距很长,成放大的虚像。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5,望远镜:物镜:焦距较长,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焦距较短,靠近眼睛,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