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假错案原因探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969845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冤假错案原因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冤假错案原因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冤假错案原因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冤假错案原因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诉论述:结合今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冤假错案,谈谈我国司法 实践中刑事错案的形成原因及其防范机制一、结合案例分析冤假错案形成原因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市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厕内,报案者呼格吉勒图在案发62天 后被枪决的案件(“409案”,又称呼格案)。05年,嫌疑犯赵志红落网,自称是呼格案的 凶手。由此,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开始了漫漫9年申诉路。14年11月20日,呼格案进入再 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这仅仅是众多冤案中的一起,同时影响比较大的还包括,余 祥林杀妻案、浙江叔侄强奸致死案、赵作海杀人案等等。(一)主要思想理论原因首先可以发现这些冤假错案在定案之时,并非个个铁证如山,无一例外都存在种种

2、疑点,而 最终却造成悲的核心就在于在于疑罪从无的思想没有植入我们司法审判的传统;其次,事实的认定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证明标准的不完善,也使得我们的侦查机关 无法客观公正的还原事实,法官无法正确认定事实;最后,这些冤假错案的发生少不了案外因素的干预,也即不能独立的司法。考量领导命 令,考虑社会影响力,考虑被害人家属情绪等的案外因素都与冤假错案的产生有不同程度的 关系。(二)具体实践原因1、案内原因案内原因根据案件成立直至判决的产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原因,(1)立案侦查阶段 关于证据事实材料收集不完善、不真实的因素;(2 )在移送审查起诉阶段关于监督不利, 承担公诉职能,却不具有担责意识的因素;

3、(3)在审判阶段,重法律审理轻事实证据认定, 证据制度和证明标准不完善的因素。2、案外原因案外因素包括:(1)在党政机关的干预下案件的办理变得追求效率而丢弃质量。政法委牵头,公检法联合办案的传统,使得权力得不到牵制,检法之间不能互相抗衡, 导致一旦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根据上级指示必要严格查处,严格的同时却不能依法,依 法的同时却事实不清,最终作出一个错误的判决。(2)在重大刑事案件侦破后,许多的 有关人员都得到提拔,在若干年后,发现冤案的,对于当时案件错误追究责任的机制会 触动许多人员的既得利益,使得再审程序启动变得难上加难,使得冤案不得及时处理, 甚至到了最后也不得平反。二、冤假错案的预防机制

4、据以上原因分析,防范机制要要对症下药。1、在立案侦查阶段,要提高的公安机关的证据收集能力,制定科学采证的标准。刑事 诉讼法第43条,司法解释的61条都明确禁止刑讯逼供,暴力取证,只有这一点得到真正的 落实,才能确保案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从源头上杜绝冤假错案的产生。2、在检察院移送审查起送阶段,要明确检察院的监督责任,增强检察官责任意识。检 察官不仅是刑事诉讼中犯罪的追诉者,同时富有追求客观正义的公平的义务。所以检察机关 要严格依法批捕,加强侦查取证的能力,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严格加以限制防止其起诉和 抗诉权利的滥用。3、在法院审判阶段,要提高法官的专业素养,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自由心证,保障 法官的独立审判。同时在合议庭审理阶段,更加注重对于案件事实证据真实性客观性的审查。4、针对案外干预,要做到政法委不管个案的原则,即其不能干预个案的公正审理,更 不能给公检法施加压力,阻碍案件的质量。其只能在统领负责,方针政策和相互协调关系的 方面发挥作用。综合而言,对于冤假错案的防范在宏观方面需要公检法之间的良性互动,需要他们之间 互相的抗衡和牵制,在微观方面需要完善证据立法,完善监督立法,并且需要各个司法机关 都各司其职,严格守法,及确立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的意识,跟要树立人权保障,疑罪从 无的公正法律观念,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行为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