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696969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6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08_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正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CCSB 165308普洱市地方标准DB5308/T 542022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22-10-28 发布2022-11-28 实施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普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普洱市植保植检站、普洱祖祥有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普洱祖祥高

2、山茶园有限公司、墨江县森茂茶叶有限公司、普洱市原生茶叶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保、赵远艳、胡艳萍、杨海云、罗正刚、刘新月、张俊伟、姜东华、蔡晓明、罗宗秀、边磊、李兆群、石尚、吕毅、李娟、郎彬昆、王筱楠、陶波、伍旭东、罗亚昆、陈蜀萍、董继文、张锦宏、他永清。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控原则、主要病害及绿色防控技术与绿色防控技术、主要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主要草害及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市茶园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green control for tea plant pest以确保茶叶生产、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与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茶树病虫草危害的行为。3.2茶园施药采茶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 of tea从农药喷施茶树到茶叶采摘所必须间隔的天数,安全间隔期按照农药标签标注执行。4 防控原则4

4、.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控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技术,必要时使用化学防治,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保持茶园生态平衡。4.2 农药使用标准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5 茶园主要病害及绿色防控技术5.1 茶园主要病害普洱市茶园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炭疽病、茶树膏药病,其发病规律及为害状参见附录 A。5.2 茶饼病绿色防控技术5.2.1 农业防控3.16.3 茶棍蓟马绿色防控技术6.3.1 农业防控6.3.1.1 及时除草,及时、分批采摘,采摘时可摘除部分卵和若虫。6.3.1.2 秋冬

5、季,采用石硫合剂封园,药剂用量见附录 D。施药时,茶冠内外及地面枯枝落叶均应喷匀、喷透;若施药后 24 h 内降雨,则需重施。6.3.2 物理防控利用害虫对颜色的偏好性,在茶棍蓟马发生高峰期前,采用黄绿色或蓝色诱虫板诱杀,悬挂诱虫板高度在茶蓬上方15 cm20 cm,使用密度20 张/亩25 张/亩,诱虫板平行茶行安插,悬挂时长2 周 3 周,悬挂后拆除并妥善处理。6.3.3 生物防控保护和利用草蛉等天敌,对茶棍蓟马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3.4 药剂防治防控措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及时除草、分批采摘-灯光诱杀-诱虫板诱杀-药剂防治-、唑

6、虫酰胺防治。6.3.5 防控技术模式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 2。表2 茶棍蓟马周年防控技术模式防控措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及时除草、分批采摘-诱虫板诱杀-药剂防治-6.4 咖啡小爪螨绿色防控技术6.4.1 农业防控6.4.1.1 选用抗性品种,及时分批采摘,加强茶园管理,对危害严重的衰老茶园,在发生高峰期前, 修剪或台刈并清除枯枝落叶。6.4.2 生物防控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蜘蛛等天敌。6.4.3 药剂防治6.4.3.1 防治指标:虫口密度达到 150 头/百叶200 头/百叶,应全面喷药防控,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7、 D。6.4.3.2 药剂选择:虫口达防治指标时,可选用矿物油乳油防治。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虫螨腈或哒螨茚虫威防治。6.4.4 防控技术模式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 3。表3 咖啡小爪螨周年防控技术模式6.5 茶角盲蝽绿色防控技术6.5.1 农业防控6.4.1.2 秋茶采摘后封园,方法参照 6.2.1.2。防控措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及时除草、分批采摘-生物防控(保护天敌)-药剂防治-6.6 茶黑毒蛾绿色防控技术6.6.1 农业防控冬季结合施基肥,清除落叶、杂草,深埋,减少虫蛹,卵期摘除有卵叶;可利用幼虫群集性、假死性

8、振落捕杀。6.6.2 物理防控成虫羽化期,每天20:0023:00时,利用灯光诱杀,杀虫灯的使用同6.2.2.1。6.6.3 生物防控保护和利用天敌,释放寄生蜂。6.6.4 药剂防治6.6.4.1 防治指标:在幼虫三龄前,第 1 代平均每米茶行达 4 头5 头,第 2 代平均每米茶行达 7 头8 头虫时开始药剂防治,使用剂量和方法参见附录 D。6.6.4.2 药剂选择:虫口达防治指标时,可选用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防治。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虫螨腈、茚虫威。6.6.5 防控技术模式将全年不同时期防控技术进行组装应用,见表5。防控措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

9、0 月11 月12 月及时除草、分批采摘-间作黄连翘引虫-灯光诱杀-药剂防治-防控措施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及时除草、分批采摘-灯光诱杀-生物防控-药剂防治-7 茶园主要草害及绿色防控技术7.1 茶园主要草害茶园主要杂草有马唐、小飞蓬、香附子、牛筋草、狗牙根等,杂草见附录E。7.2 茶园主要草害绿色防控技术7.2.1 农业防控在茶园行间套种紫花苜蓿、大叶千金拔、绿肥1号、鼠茅草及黄豆等,抑制杂草滋生。7.2.2 物理防控7.2.2.1 机械除草在夏、秋茶采摘前及冬季封园时,采用机械除草,防止机械用油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7.2.2.2 覆

10、盖防草用修剪下来的无病虫害的茶树枝叶、无污染的作物秸秆和不带草籽的杂草等进行地面覆盖,厚度 7 cm,或茶树冬季封园后在茶行中铺设防草布,铺设宽度根据茶行空隙宽度而定,铺设于茶树树冠滴水线下方至里埂位置。附 录 A(资料性)普洱市茶园主要病害发病规律及为害状普洱市茶园主要病害发病规律及为害状参见附表A.1。表A.1 普洱市茶园主要病害发病规律及为害状名称发病规律为害状描述为害图片病原菌学名: Exobasidium vexans主要危害嫩叶、嫩梢、叶柄。嫩叶染病初出现黄色至红褐色半透明小点,后病斑正面凹陷,背面突起,形成疱斑,其上覆有一层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形成淡褐色枯斑,边缘有

11、一灰白色圈,形似饼状,故称茶饼病。叶片中脉染病病叶多扭曲畸形。Massee。属担子菌亚门,外担菌目,外担菌属。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茶饼病越冬或越夏。属低温高湿型病害,(tea blisterblight)当温度在 15 20、相对湿度85以上时,阴雨多湿的条件下利于发病,一般春茶期 3 月5 月和秋茶期 9 月10 月间发生严重。病原菌学名:Disculatheae-sinensis主要为害茶树当年的成熟叶片,(I. Miyake) Moriwaki & Toy. Sato。病新梢上偶有发生。成形的病斑常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茶树以叶脉为界,表现为半叶病斑,茶炭疽病(tea anthracnose )上病叶组织中越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