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赶快些》阅读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6959628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如赶快些》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假如赶快些》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假如赶快些》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如赶快些》阅读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假如赶快些阅读答案假如赶快些从前,有一个人与他的父亲一起耕作一小块地。一年几次,他们会把蔬菜装满那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城市去卖。除姓氏相同,又在同一块田地上工作外,父子二人相似的地方并不多。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年轻人则个性急躁、野心勃勃。一天清晨,他们套上了牛车,载满了一车子的货,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儿子心想他们若走快些,日夜兼程,第二天清早便可到达市场。于是他用棍子不停催赶牛车,要牲口走快些。”放轻松点,儿子,”老人说,”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可是我们若比别人先到市场,我们更有机会卖好价钱。”儿子反驳。父亲不回答,只把帽子拉下来遮住双眼,在座位上睡着了。年轻人甚为不悦,愈发催促牛车走快些

2、,固执地不愿放慢速度,他们在四小时内走了四哩路,来到一间小屋前面,父亲醒来,微笑着说:”这是你叔叔的家,我们进去打声招呼。”可是我们已经慢了一小时。”着急的儿子说。”那么再慢几分钟也没关系。我弟弟跟我住得这么近,却很少有机会见面。”父亲慢慢地回答。儿子生气地等待着,直到两位老人慢慢地聊足了一小时,才再次起程,这次轮到老人驾驭牛车。走到一个岔路口,父亲把牛车赶到右边的路上。”左边的路近些。”儿子说。”我晓得,”老人回答,”但这边的路景色好多了。”你不在乎时间?”年轻人不耐烦地说。”噢,我当然在乎,所以我喜欢看美丽的风景,尽情享受每一刻。”蜿蜒的道路穿过美丽的牧草地、野花,经过一条发出淙淙声的河流

3、-这一切年轻人都没有看到,他心里翻腾不已,心不在焉,焦急已极,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宽广、多彩的大花园。老人吸进芳香的气味,聆听小河的流水声,把牛车停了下来。”我们在此过夜好了。”他叹一口气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作伴,”儿子生气地说,”你对看日落、闻花香比赚钱更有兴趣!”对了,这是你许久以来所说的最好听的话。”父亲微笑说。几分钟后,他开始打鼾-儿子则瞪着天上的星星,长夜漫漫,儿子好久都睡不着。天不亮,儿子便摇醒父亲。他们马上动身,大约走了一哩,遇到另一位农夫-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力图把牛车从沟里拉上来。”我们去帮他一把。”老人低声说。”你想失去更多时间?”儿子

4、勃然大怒。”放轻松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进沟里。我们要帮助有所需要的人-不要忘记。”儿子生气地扭头看着一边。到另一辆牛车回到路上时,几乎已是早晨八点钟了。突然,天上闪出一道强光,接下来似乎是打雷的声音。群山后面的天空变成一片黑暗。”看来城里在下大雨。”老人说。”我们若是赶快些,现在大概已把货卖完了。”儿子大发牢骚。”放轻松些.这样你会活得更久,你会更能享受人生。”仁慈的老人劝告道。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俯视城市的山上。站在那里,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二人不发一终于,年轻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说:”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他把牛车掉头,离开了那从前叫作广岛的地方。练习:1、给下列字词注音载满蜿蜒聆听俯

5、视2、读完这篇文章后,说说这对父子在性格上各有什么特点?3、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介绍“除姓氏相同,又在同一块田地上工作外,父子二人相似的地方并不多。”,请用简洁语言概括。4、文中划线句“他心里翻腾不已,心不在焉,焦急已极,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当天的日落有多美。”,他当时在想什么?请你把年轻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想法写出来5、文中两次出现“这样你会活得久一些”“这样你会活得更久”,老人说这话有何意义?6、联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形象,和这篇文章刻画的父亲形象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位父亲,说说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略2示例:父:知道享受生活,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子:个性急躁、野心勃勃。3主要介绍了四个

6、方而:赶路的时候,老人让儿子“放松点Jr,儿子不停催赶牛车,要牲口走快些;老人与自己的弟弟“聊足了一个小时”,儿子着急;老人赶车看风景,儿子不耐烦、生气;老人帮助农夫拉车,儿子勃然大怒。4提示:只要能回答年轻人急躁的心情即可。示例:他在想:爸爸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什么时候才能早点儿赶到市场?去晚了的话,赚的钱就很少5示例:告诫儿子做事不要着急,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健康长寿。6提示:开放性试题,回答喜欢哪个都可以,说明理由即可。示例:喜欢走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形象因为这个父亲善于给孩子鼓励和信心。或:喜欢假如赶快些中的父亲形象,这个父亲一直包容儿子的急躁,不管儿子怎么发火,父亲总是用宽容、平和的语气教育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