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69574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化市辰溪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B . 晴天之下,旋风忽来,那雪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C . .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D . 改了国藉 , 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蓦然 竹杆杆 喃喃自语B . 羡慕 闹灾慌 心事重重C . 温顺 皱巴巴 津津有味D . 童谣 痒丝丝 喜出忘

2、外3. (2分)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中小城市房价走向如何,已经成为老百姓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B . 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 , 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C . 中国海监船前往我国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日本军舰再次拦截,消息传来,大家无不义愤填膺。D .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4. (2分) (2019八下东阿期末)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老子和庄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

3、,合称“老庄”。B .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C . 成语“扶摇直上”“教学相长”“无人问津”分别出自北冥有鱼虽有佳肴桃花源记。D . 马说是韩愈杂说的第四篇。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二、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5. (3分) (2015咸宁) 2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请你参加以“我爱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 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设计

4、一条标语(至少要用到一个成语)。(2) 仿照下面划线句子,再写一句。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_。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 (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5、?”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B . 竟不可得 竟:竟然C . 转转不已 已:停止D . 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老河兵闻之 康肃笑而遣之B . 睨之

6、久而不去 濯清涟而不妖C .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钱覆其口D . 蒙乃始就学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3) “尔辈不能究物理”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B . 我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C . 你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D . 我们这些人不能研究物理学这门学科。(4) 面对选文写作特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条理清晰,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B . 本文语言平易,风格简淡,叙述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简明生动。C .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庙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

7、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D . 本文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兴趣所在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7八下江海期末)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A】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8、【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1) 两个选文分别出自哪部文学名著?【A】出自_ 【B】出自_(2) 选文【A】的莎莉文老师与选文【B】的“先生”在教育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教育方式?请说说你的观点。

9、(3) 比较这两段文字在叙事艺术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艺术特色)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8七下响水月考) 古诗文名句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 桃李不言,_。(史记李将军列传) (2) _,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3) 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4) 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 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 草木之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 (7)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沙场矫健雄姿的诗句是:“_,_。”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9. (5分) 古诗文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猪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10、,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2) 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0.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湛江年例”是一种力量“湛江年例”是粤西岭南一带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那时,粤西地区偏远封闭,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征服自然,安居乐业,一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动,以祛除凶灾恶毒,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的

11、愿望;现在,它也支撑了许多在外艰苦奋斗和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可以说“湛江年例”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精神寄托。因此,人们对“年例”格外敬重,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湛江年例”与时俱进,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已然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湛江人来说,年例具有巨大的魔力,尽管大家分散在各地,它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人们从四面八方凝聚一起。远的,近的,坐火车的,开小车的,骑摩托的,一个个地来了。途中,人们的笑声,车队的喇叭声,买卖水果的吆喝声,多种声音奏出一曲喜悦之歌;席间,身居高位的官员,商界的精英,出外打工的,邻村的亲朋友好友,大家脸上都放着光,嘴上带着蜜,举箸提杯,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宴

12、后,叙别情,话家常,言发展,展望宏图,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图景。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着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享受。一位湛江老板说,“钱永远都赚不完,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会被时间慢慢地冲淡。每年我们都做年例,就为了请亲朋好友来聚聚,维系大家的感情。”“湛江年例”体现着浓浓的文化品味。每逢年例,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比如吴川的年例必然少不了吴川飘色,每一板飘色,恰似一座流动的舞台。在舞台上的演员,有的踩在一柄剑尾或刀枪交叉点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则踏在公鸡或鲤鱼上,他们手舞足蹈,飘飘欲仙奇妙的是观众却看不到它的支撑点,作为东方神秘的民间隐蔽艺术,它不仅令吴川市区万

13、人空巷,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访问,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来湛观看。还有遂溪舞龙醒狮、东海人龙舞、雷州傩舞雷剧等艺术表演吸引世人眼球。年例给了传统艺术一个传承发展的空间,我们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湛江年例”大胆地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湛江年例”这个特色文化。“湛江年例”浓浓的文化品味,像一股强大的力量,把世界各地的人都凝聚在一起。“湛江年例”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双翅。年例期间,宴席丰盈了,礼品高档了,消费水涨船高了,市场也繁荣起来了;当地官员借年例节日与事业有成的老板共谋振兴家乡大计,于是新路修起来了,学校建起来了,家乡更美了。政府还把年例和“经贸洽谈会”结合起来,办成“一节一会”,

14、吸引了各地商人前来投资搞建设。“湛江年例”在当地的建设中,正成为一股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湛江年例”源远流长,被赋予时代新内涵的湛江年例现已成为湛江文化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线!作为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它把湛江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并推动着湛江的发展。然而,当年例宴席档次不断提高时,一股攀比奢侈之风却在逐渐蔓延;当我们在为精彩绝伦的民间艺术拍手叫好时,却面临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当我们大打“湛江年例经济牌”时,却还未真正找到年例和旅游之间的切合点。(本文参考湛江日报有关材料写成)(1) 文章从哪几方面论述了“湛江年例是一种力量”?(2) 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子中的词语“精神寄托”的含义(3) 如何更好地促进“湛江年例”的发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建议。(4)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析文章第段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1. (16分) (2017八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小题误墨凌鼎年娄城三老翰墨展上,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开幕式上,应众人之求,三老联袂挥毫献艺。赵老不假思索泼墨画出水上水下几许荷叶,更有荷花含苞待放,煞是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