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956364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7找规律单元分析素材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规律?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展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学内容和作用“探索规律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表达之一,是隶属于?标准( 2021)?中“数与代数领域的正式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有要求。其中第一学段要求学生“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并以

2、两个例子进展了说明,同时结合例子分析了对于学生的具体要求。从例子及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学段的探索规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不仅强调能够发现识别规律,也强调对于规律的表征、强调对规律的运用由前一项得到后一项。为了表达?标准( 2021)?的理念,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场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

3、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展教学。所谓找规律,是指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一类事物的局部对象特例在排列上具有的某种特点或属性,在没有遇到任何反例的情况下,推出这类事物的排列都具有该种特点或属性的结论。具体来说,找规律可以从许多角度概念进展,如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字关系、方向及其他性质等。而发现规律的“核心有助于儿童开场意识到规律。有些规律的“核心是重复的如例1中的“黄旗、红旗,例2中的“2、3“1、3等,而有些规律的核心那么是开展的具体参看下例,在本单元中不涉及。同时用图形和数字来表示一个模式,那么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中关系的多样化,并在“数和“形之间建立起联系如例2、例3。

4、基于上述认识,本单元的知识构造如下。2教材编排特点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上一轮教材实验的结果,修订后的教材对本单元的内容进展了重新编排,具体表达为如下几点。(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实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材在编排时对这些素材充分加以利用。同时,教材注重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规律颜色引入,通过口头描述规律、圈出规律的“核心、创造规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规律的含义,为后面“找规律的教学打好根底。这里需要提

5、出的是,一般来讲,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2)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理清了层次,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编排的层次更为清晰:从理解规律的含义,再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同一规律的认识,然后是等差数列的排列规律,最后研究数组中的规律,更方便教师把握每个例题的教学重点。同时,例题和练习中所教学的规律也都是简单的规律,如:有循环组的规律仅包括“A、B、“A、B、B等简单的循环规律;寻找数组中的规律时,虽然涉及的关系对象变为3个,但由于是学生比拟熟悉的内容,前面的教学中也有所渗透,教学难度并不大。(3)以学生已有经历为根底,由易

6、到难编排,从发现直观而明显的规律到发现抽象而隐蔽的规律,更表达“数学味儿。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规律已经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在“分类与整理单元因为要选择分类的标准,学生对于发现规律的角度如颜色、形状等也有所积累。本单元的编排,注意从学生已有的根底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符合学生思维开展的规律,又结合了数学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具有浓厚的数学味道。三、教学建议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突出教学的趣味性。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7、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时,教师除了利用好教材上的相关素材外,还应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生活经历,设计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欣赏、观察、猜测、验证,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借助电脑进展学习,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丰富、更美丽的图案,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感。(2)表达教学的开放性。教学中研究的“规律的呈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要防止素材的单一。除教材上涉及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属性外,还可以涉及图形的方向、声音、节奏等其他属性。在练习中,也要设计一些像教材第85页“做一做那样的题目,如用红、黄两种颜色的小圆片摆出不同的规律

8、等,针对学生富有代表性的生成,针对每组数量的不同或每组顺序的不同等情况进展深入分析从而既可以丰富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 给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3)把握教学的重点,控制好教学的“度。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如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构造进展表述。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允许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开展的空间。(4)建议用4课时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