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95629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红塔区人民政府2012年8月III目 录第一章 前言41.1 项目背景41.2 项目区开发的必要性6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概述82.1 玉溪市红塔区基本概况82.2 项目区基本情况11第三章 项目区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133.1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133.2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83.3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任务193.4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程序193.5 现有工作基础20第四章 项目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224.1 地形地貌224.2 地质灾害评估244.3 水土流失评价314.4 环境影响评价334.5 矿产压覆评估

2、464.6 地震危险性评价614.7 供水、供电可达性分析634.8 交通便利度分析644.9 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64第五章 项目区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655.1 项目区规划理念及建设目标655.2 项目区产业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665.3 项目区功能分区685.4 项目区用地布局与“三规”衔接情况分析70第六章 项目区综合开发方案设计726.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726.2 耕地占补平衡方案746.3 项目区建设用地开发方案766.4 项目区土地征收和转用及权属调整方案776.5 项目区开发进度及供地方案826.6 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处理856.7 水土流失防护措施876.8 环境影响减缓

3、措施89第七章 项目区建设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937.1 项目区建设投资估算原则及依据937.2 项目区建设总投资估算947.3 项目区建设资金筹措1007.4 项目区建设效益分析101第八章 项目区建设的保障措施1038.1 统筹协调,强化组织保障1038.2 做好土地变更调整和确权登记1038.3 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报批及征地手续1038.4 加强信息化建设及项目区建设的动态评估1048.5 落实资金保障,规范资金使用105附表:106附表1:项目区边界主要拐点坐标表106附表2:红塔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表107附表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表108附表4:项目区占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

4、表109附表5:项目区开发利用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110附件:111附件1:项目区实地踏勘相片111附件2:上报实施方案的请示113附件3:各相关单位出具的项目区选址意见117附件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133附图: 137第一章 前言1.1 项目背景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山地丘陵面积较大的国情出发,贯彻节约优先战略,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201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提倡不同地区因地制宜,转变现有的城镇发展方式,支持11个低丘缓坡资源丰富省份先期开展低丘缓坡山地

5、开发的试点工作,云南省作为唯一全省试点的省份,足以显示出国土资源部对云南省低丘缓坡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低丘缓坡开发是贯彻“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支点,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国土均衡开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统筹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破解土地供需两难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期间将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关键时期,一方面是耕地保护迫在眉睫、建设用地瓶颈制约凸显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则是实现社会跨越发展绕不过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为了探寻一条山区“双保”之路,我省按照上级指示,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全省坝子范围界限及地类面积

6、核定、三规衔接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其中,要求针对待开发的宜建低丘缓坡区域编制项目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实施方案的编制对于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确保林地,特别是生态用地的占补平衡,实施土地资源的分类管制,确保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玉溪红塔工业园区2004年被定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5.44平方公里,布局分为高仓、大营街、红塔集团、高新区、九龙等五个片区,整个工业园区全部布局于坝区良田好地。园区产业定位为:卷烟、卷烟配套、生物制药、

7、农特产品出口加工、食品加工、软件开发、光电子、汽车配件加工。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69.95亿元、利税 298.6亿元、工业增加值380.02亿元。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坝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的要求,也为红塔区寻求发展的空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工业园区重新规划调整至中心城区以西的观音山低丘缓坡建设,建设的核心区域即为本实施方案的规划设计范围: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区。该项目区位于红塔区中心城区西部坝区以外,春和、大营街街道办事处村民小组低丘缓坡山地,北起观音山,南至黑龙潭,东至玉溪坝区边沿,西连龙潭路。项目区规划面积1281.61公顷,

8、实施期限为四年(2012年至2015年)。为解决目前急需的红塔区工业项目落地及承接中心城区工业企业的搬迁用地,加快推进红塔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研究观音山工业区建设,区政府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加速推进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的申报。1.2 项目区开发的必要性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项目区的开发是实现云南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翻番”、“两个倍增”,即:到2016年,云南省要实现生产

9、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这一系列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撑,产业园区是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模式,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对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从7个方面明确了推动我省工业跨越发展的20条具体举措,其中在园区建设方面提出3个10千亿工程,在未来五年中,红塔工业园区被列入10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名单重点加强建设,将建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其次,项目区的开发是化解玉溪市包括红塔区用地

10、瓶颈,实现“十二五”期间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需求。玉溪市至上可以承接昆明的产业和区划功能,至下能够从云南省中心区辐射周边州市以及东南亚、南亚国家,作为滇中城市圈的南大门,玉溪市成为了除昆明外,云南最具区域经济推动力的城市。红塔区作为玉溪市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是玉溪市建设的增长极与发展的火车头,在“十一五”期间红塔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政策的出台为红塔区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达到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保育生态的综合目标,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契机与保障。为了实现全区“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为“产业强区、生态立区

11、”的发展战略提供用地保障,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及云南省国土资厅关于开展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相关精神,须将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作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区。再者,项目区的开发是落实贯彻国家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作为试点,肩负着经验总结与模式提炼的任务。依据国土资源部、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文件等相关规定,结合云南省山多坝少的省情,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有效减少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增加土

12、地有效供给,缓解用地供需矛盾,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要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高效与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乡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的重要探索,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模式可在我省及全国大范围推广。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概述2.1 玉溪市红塔区基本概况2.1.1 地理位置玉溪市红塔区位于云南省中部滇中腹地,云贵高原西南边缘,位于北纬240830-243218,东经1021732-1024137区间,东与江川县相连,东南与通海县毗邻,西南与峨山县交界,北与晋宁县接壤

13、。距省会昆明88km。区内交通便利,213国道(昆玉高等级公路)和昆玉铁路纵贯南北,形成云南省南北交通枢纽。在历史上,玉溪市红塔区被称为“省会屏藩”,是通往滇南和东南亚邻国的重要通道,无论在交通和贸易方面,都处于重要地位,被誉为“滇中重镇”。2.1.2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玉溪市红塔区平面呈北宽南窄不规则三角形状,区境四面环山,东有龙马山屏障,南有凤凰山拱卫,西有高鲁山雄峙,北有大黑山横恒。总体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全区最高点位于高鲁山,海拔2614m;最低点位于与通海县交界的曲江河滩,海拔1502m;城区海拔1630m。全区地形可分为坝区、山区、半山区三种类型。境内地层褶、断

14、裂构造复杂,水系比较发育。处于地震较活跃的小江断裂带附近,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2)气候玉溪市红塔区为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在季风、地势、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年平均降雨量为901.7毫米(资料年代1980-2010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内温度变化不大;光照条件较好,年平均日照时数有2027小时;境内一年四季无明显的季节界限,春秋相连可长达300天左右;区域内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年平均蒸发量为1514.5毫米(资料年代1980-2010年)。(3)土地、森林、矿产及水资源红塔区土地总面积94772.0公顷(1421580亩),其中耕地面积17507.25公顷(262608

15、.75亩),占总面积的18.47%,主要耕地分布在坝区及海拔2000m以下的山区和半山区;红塔区林地面积58656.63公顷,森林覆盖率62.6%;红塔区已发现各类矿藏资源23种,探明资源储量列入云南省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7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4种。矿产地122个,有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10个,小型矿床78个,矿点31个。目前最具开采价值的优势矿产主要有铁矿、冶金硅石矿、水泥及建筑用石灰岩矿等;红塔区的水资源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雨997mm,最多年降雨量1141mm,最小年降雨量647.2mm。红塔区多年平均径流量2.5684*108m3,平水年为2.4125*108m3,中等干旱年为1.8321*108m3,特殊干旱年1.2332*108m3,根据玉溪市中心城区环境规划(2001年5月)中将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加上2015年前拟建的水利工程可供水量预测2015年可供水量为平水年1.6290*108m3,一般干旱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