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9548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与朱思远书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单元导读【单元学习内容与分析】与朱元思书描写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遇知己,方可发挥才干,否则必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送东阳马生序从难得书、从师、奔波辛劳、生活困顿几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单元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2、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

2、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单元重点难点】1、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了解、学习古代诗文名篇,从具体作品中感受中国文化,学习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2、背诵或熟读美文佳篇,了解和熟悉常见的文言字、词、句式,学习和运用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古代词语。【单元学习建议】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点意境和深邃哲理,还要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单元课时分配】与朱元思书2课时五柳先生传1课时马说1课时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诗词曲五首2课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2课时【单元

3、知识树】东马序Ay-nUr一送闻4八年级语文下【古诗苑漫步】课题:与朱兀思书设计人:一审核人:课型:析读课授课时间一、教材分析: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奏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去卩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有关骈文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层次地描写的方法。3、情感态

4、度与价值观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作者及有关“书”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难点: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四、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学准备一案一单、课件六、教学过程【目标导入】1、导入语:优美的风景能开阔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性情,跋山涉水不再是一种苦痛,今天我们就随着吴均的脚步去游览一下美丽的富春江,看看他与朱元思书中的胜景到底是如何的迷人。2、关于作者、文章体裁,你了解多少?作者简介: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

5、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体裁: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课题解析:“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3、这节课的目标:(1) 了解作者及有关骈文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2) 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层次地描写的方法。(3) 品味富春

6、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飘荡(dang)急湍(tuan)轩(xuan)邈泠泠(ling)经纶(IUn)横柯(ke)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1) 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2) 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3) 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

7、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贝叭千转不穷,猿贝叭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研读赏析】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

8、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东西漂泊。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特的山异丽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问题:找出写景,叙事,抒情的句子: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a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an)甚箭,猛浪若奔。富春江水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

9、问题:这一段主要写了异水的清澈和湍急,找出相关句子。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夹(jid)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an)邈(mid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H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lng)成韵。蝉则千转(zhua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yuan)飞戾(li)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iin)世务者,窥(kui)谷忘反。横柯(ke)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

10、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冲激着山石,泠泠地发出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莺飞到天上一样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问题:1、这一段主要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奇山,找出相关句子。视觉:夹(jid)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dn)邈(mia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听觉:泉水激石,泠泠(Hng)作响;好鸟相鸣,

11、嘤嘤(ying)成韵。蝉则千转(zhua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3、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关系是什么?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总写第2段:描写异水。分写第3段:描写奇山。分写【拓展达标】(一)文言知识积累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2、找出文中的一词多义3、找出文中的此类活用(二)基本知识考查1. 给下列粗体字注音。水皆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千转不穷葛飞戾天经纶世务按原文字形填空。风烟()净直视无()急湍甚()负势()上互相轩()嘤嘤成()()飞()天经纶()窥谷忘()横柯上()3.翻译: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三)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语意思。猛浪若奔:嘤嘤成淋:点?第三段答:2、第二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3.“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七、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完成同步。2、写一写生活中你感受到的富春江山水,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300字左右八、自我反思九、知识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