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95256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间布病中医治疗方案布鲁氏菌病属于中医湿热痹症,因其具有传染性,故可 纳入湿热疫病范畴。本病系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初期以发热 或呈波状热,大汗出而热不退 ,恶寒,烦渴,伴全身肌肉和关 节疼痛,睾丸肿痛等为主要表现;继而表现为面色萎黄,乏 力,低热,自汗盗汗,心悸,腰腿酸困,关节屈伸不利等.其基 本病机为湿热痹阻经筋、肌肉、关节,耗伤肝肾等脏腑。一、急性期中医辨证治疗:1. 寒热错杂型:临床表现:头疼恶寒,或微恶风寒,或 往来寒热,关节疼痛,身重少汗,身热不扬,午后较重,胸 闷不饥,口不渴,苔薄白或厚腻,脉濡缓。治法:祛风散寒, 清热。参考方药:杏仁 10 克,白蔻仁 10 克,柴胡 15 克,

2、葛根20克,厚朴10 克,槟榔10 克,草果6 克,黄芩 10 克, 知母 10 克,通草 6 克。水煎服 1 日 1 剂。加减:肌体关节 疼痛加桑枝 20 克;呕恶欲吐加生姜 6 克,竹茹 6 克;热邪转 盛加黄连10克,生石膏 30克。2 湿热侵袭型:临床表现:但热不寒,发热自汗, 汗后其热不 午后热甚,肌肉或关节疼痛,或见肿胀。头痛,身 体沉重,渴不多饮。或睾丸肿大疼痛,小溲赤涩,大便秘结, 面色微红而垢,舌苔黄腻 ,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透邪, 利湿通络。参考方药:黄芩 12 克,滑石30克,栀子 12 克,茯 苓皮 12 克,白蔻仁 10 克,杏仁 10 克,郁金 10 克,薏米仁

3、 30 克,大腹皮 10 克,通草 6 克.加减:关节肿胀疼痛加防已 12克,穿山龙15克;热邪炽盛加黄连10克,连翘 12克;湿邪 偏盛加厚朴 10克,猪苓 10克3 湿热瘀阻型:临床表现:头昏头痛,身热夜甚, 心烦不宁, 不欲饮,面赤唇焦,精神不振,汗出,周身关节疼 痛如刺或挚痛不得屈伸,甚至鼻衄 ,发斑,肝脾肿大,舌有 紫斑脉沉数或滑数。治法: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参考方药: 金银花 24 克,银翘 24 克,当归尾 6 克,赤芍 12 克,丹皮 10 克,生地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连10克,青蒿1 0克。加减:睾丸肿大加荔枝核15克,川楝子12克,龙胆 草12 克;肝脾肿大加

4、丹参30克,柴胡6克;肌体关节疼痛 加穿山龙 15 克。乏力倦怠,盗汗,午后发热加鳖甲 30 克,秦 艽10克,知母12 克,地骨皮12 克。二、慢性期中医辨证治疗:1寒湿涸结型:临床表现:乏力,或有汗出,四肢发凉, 形寒怕冷,筋脉拘急,肌肉酸麻,腰、脊、髋、骶、膝等关节 疼痛,屈伸艰难,得热痛减,或大便溏稀,小便频或清长,舌 体胖大,舌质淡黯红,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沉细。治法:温 阳散寒,利湿止痛.参考方药:炮附片 10 克,白术 12 克,桂枝 10克,川芎10 克,杭芍16克,木瓜30克,穿山龙 15克, 鸡血藤 12 克,黄芪 15 克,炙甘草 10 克。加减:关节疼痛 较甚加附片至

5、15-30 克(先煎);腰腿疼痛加杜仲 12 克,狗 脊 12 克;肢体酸麻加当归 12 克,地龙 10 克。2. 阴血亏虚型:临床表现:乏力,盗汗或自汗,心悸 失眠,面色无华,头昏眩晕,五心烦热,腰膝等关节或肌肉 酸痛,或游走不定,肢体麻木,消瘦,或妇女少经等。舌质淡红, 少苔或无苔,脉弦细而数。治法:滋阴化湿,养血通络。参 考方药:生地12 克,当归10 克,杭芍16 克,女贞子12 克, 枸杞 10 克,红花10 克,桑枝15 克,穿山龙15 克,黄芪30 克,炙甘草 10 克.加减:阴虚火旺盗汗严重者加地骨皮 12 克, 五味子 10 克;心悸怔忡严重者加酸枣仁 15 克,龙骨 30

6、克; 头昏眩晕严重者加菊花 10 克,钩藤 10 克。3。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乏力较著,自汗盗汗,食 欲不振,面无华色,头疼头晕,气短心悸,倦怠喜卧,或午后 热甚,肌肉酸麻,关节疼痛,舌质 ,少苔,脉细无力或虚 浮。治法: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参考方药:党参 16 克,麦 冬 10 克,五味子 10 克,黄芪30 克,当归10 克,生地12 克, 白术 12 克,五加皮 10 克,穿山龙 12 克,甘草 6 克。加减: 阴虚身热耳鸣加黄精 12 克,枸杞子 10 克;脾虚纳呆加焦三 仙各 12 克;腰膝疼痛加牛膝 15 克,川断 12 克。4血瘀脉络型:临床表现:乏力,精神不振,关节肌 肉疼痛

7、如刺,或痛有定处,或游走窜痛,或见肿胀,肢体麻木, 活动受限,或见皮下紫色斑纹,面色晦暗,或妇女痛经。舌质 黯红,苔白,脉沉细。治法:活血通络,化瘀止痛。参考方药: 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2 克,川芎10 克,地龙10 克, 丹参30克,香附 6克,秦艽12克,穿山龙12克,甘草6克。 加减:寒胜肢体关节冷痛加桂枝 10 克;湿胜关节肿痛加防 已 12 克 , 炒苍术 10 克;气虚乏力严重者加黄芪 30 克。三、中医适宜技术:1外治法:在局部疼痛部位,可进行中草药药渣足浴、 熏蒸、热奄包及塌渍等方法治疗.2中医脐疗法:盗汗用五倍子5克,何首乌5克, 同研细面后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填入脐窝

8、,外盖无毒塑料纸或 纱布,胶布固定。1日1换。连用5 6日.3针灸疗法:取穴:大椎,足三里,合谷,风门。恶 寒发热加曲池,内关,太冲;阴虚内热加三阴交,气海,中 脘;肘关节疼痛加曲池 ,手三里,尺泽;指关节疼痛加外关 , 八邪;髋关节疼痛加秩边,环跳;膝关节疼痛加膝眼,阳陵泉等; 并发睾丸炎加三阴交,行间,侠溪等.用毫针刺法,均用泻法, 留针15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关节疼痛怕冷,可以用 艾条局部熏灸治疗。关节肿胀疼痛者,可以局部拔火罐治疗.4 中药药膳:黄芪炖猪蹄:黄芪3 0克,葱100克,猪 蹄 2 个,盐适量。每 3 日 1 次,共炖烂佐餐食用.补中益气, 通经补血,适用于气血虚损,经络不畅,肢软乏力,精神不 振等布病 食用.养阴酸梅汤:乌梅6个,大 枚,冰糖少许。放入 随身杯,冲入沸水, 1 分钟后倒掉水。再次冲入沸水,焖 20 分钟后当茶喝,可以反复冲泡。清虚热,养气血.可以改善布 病患者睡觉出汗较多等问题.生脉茶:西洋参 15 克,麦冬 10 克,五味子 6 克,大枣 5 枚。将以上材料均匀打碎,每日取 适量冲泡 饮,冲泡时可加入少量冰糖或蜂蜜,则味道更佳。 益气养阴,生津 ,开胃消食。适用于阴虚、气阴亏虚的布 病 平时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