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门工艺流程1、2、2.1.刨主要内容:本规程规定了木门、门框的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般木门、门框生产工艺流程图:干燥 横截 纵解截准件平刨压门板门框锯 风 坑 出 榫 头钻榫眼组框门框开止口涂胶、配坯、胶压开榫槽裁边螺圆角封边、铣边、修改开锁眼锯榫肩开铰位钉窗线钉百页打磨、喷漆2.2.当生产的木门,门框较特殊时,其工艺流程允许有所改动3、 各工序的加工工艺要求3.1. 干 燥3.1.1. 见《木材干燥工艺规程》( HL/T9.1.5 )3.2 横 截321.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根据图纸的长度尺寸加上约10MM勺加工余量进行 锯切,同时,除去材料中不符合选材要求的缺陷部份 (如开裂、 腐朽、死节等) 截料应在材料长度方向长短搭配,做到长材不短用,从而提高木材利用率3.2.2. 使用材料、设备:开料锯3.2.3. 质量要求:锯成材必须符合选材标准的规定,尺寸只允许正误差,不允 许有负误差3.2.4. 质量记录:“开料通知单”3.3. 纵 解3.3.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 根据毛料宽度在工作台上设置定位档块 其加工余 量因材料用途、长度不同而各有规定内部料:长度小于1M加工余量为2-5MM;长度大于1M,加工余量为3-6MM 面料:加工余量为 3- 6MM。
同时,为用材合理,面料应选用优质材,内部料次之3.3.2. 使用材料:具有长度规格,宽度待定的毛料设备:开料锯3.3.3. 质量要求:锯成材即毛料尺寸规格只允许正误差,不允许负误差出 现3.3.4. 质量记录:“开料通知单”3.4. 平 刨3.4.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开机前,将平刨后工作台表面调正在与柱形 刀头切削的同一切线上,保持前后工作台平行,确定一次刨削量,通常定为 1.5 —2.5MM;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善,导尺的导向面与工作台面是否垂直本工序,严禁加工长度为200Mh以下的工作操作中,工件一定要紧靠导尺,保证工件相 邻面互垂直3.4.2. 使用材料、设备:具有规格尺寸的毛料,平刨3.4.3. 质量要求:工作两相邻加面成 90度角;被加工表面无明显波痕、毛刺等 加工缺陷3.5. 压 刨3.5.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开机前,要调试好设备和刀具,待厚度尺寸调试 准确后方可生产操作中,操作者应站在机床侧进行操作,不能站在机床前后, 以免被工件打伤3.5.2. 使用材料、设备:具有基准面和基准边的规格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范围+1M M正负件加工面要平直光滑,无明显波纹、毛刺等加工缺陷。
3.6. 截准件3.6.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开机前,检查锯片有无松动、脱齿现象滑道是 否顺畅,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等 ; 按图纸中工件规格设置定位挡块,保证工件长度 尺寸;锯切时,进料速度V进因材质软硬,材料厚度而变化软材 V进大,硬材 V进小;薄材V进大,厚材V进小3.6.2. 使用材料、设备:宽度、厚度符合要求,长度待加工的规格材料363.质量要求:工件长度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范围 +1MM勺材料要剔出3.7. 锯风坑:3.7.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开机前,检查工作台运转是否正常,锯片有无松 动,脱齿现象,滑道是否畅等根据风坑深度调整锯片伸出工作台面勺高度,根 据工件规格在工作台上设备定位挡块,保证风坑定位准确锯切时勺进料速度 V 进变化如 3.5.1 所述3.7.2. 使用材料、设备3.7.3. 质量要求:2M以上的门企方,每方要等距地锯 3条风坑,风坑深10MM 误差+1MM风坑宽约3MM由锯片刀口宽决定,路口不允许有崩边现象3.8. 夹板、胶板开料3.8.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开机时,检查机台运转是否正常,锯片要保持锋 利,无变形、裂纹、崩齿现象开板时,须看清图纸的规格尺寸,选用适合套裁 的夹板或胶板,调好定位装置,方可下锯。
3.8.2. 使用材料:4'x8'的胶板或夹板3.8.3. 质量要求:开出的板件,要保证长度或宽度尺寸准确,余量不少于 3MM (一般根据预购夹板规格开料,余量上限不作限制)板件要四面方正,邻边互 相垂直3.9 出榫头3.9.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 开机前,须将刀头按图纸调整到加工规定的位置 然后先试车,试出的榫头尺寸符合要求后才批量生产 加工时的进料速度V进均 匀适当,不可猛拉硬撞,以免损坏刀具,影响精度3.9.2. 使用材料:具有准确规格尺寸的净材3.9.3. 质量要求:榫肩要与工件长度方向呈 45°或 90°角,或符合装配要求, 榫头尺寸要符合图纸规定或装配要求3.10. 钻榫眼3.10.1. 其本工艺和操作要求:开机前,按照图纸要求,调好定位装置,装好刀 具,打眼前要求先划线或定位,操作时,工件要对正,压紧压实,进料速度因材质软硬、工件厚度而不同3.10.2. 使用材料:具有准确规格尺寸的净材3.10.3. 质量要求:加工出的榫眼表面要光滑、 无毛刺, 其规格与定位尺寸必须 符合图纸要求或装配要求3.11. 门枋组柜3.11.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根据图纸规格尺寸要求检查门选用合格进行装 配,门枋与门枋间采用榫接合时, 定位后应在接后处双面钻圆孔, 打入圆棒固定。
若有特殊要求门枋间不采用榫接合,则应双面打“ V'形钉固定3.11.2. 使用材料、设备:门枋各组成件、手工、锤、钉3.113 质量要求:门方厚度符合图纸要求,公差范围 +0.3MM柜内角接90° 角,柜内尺寸误差可达 +5MM3.12. 开子口(门柜)3.12.1. 基本工艺及操作要求: 锯切前,检查锯片无裂纹, 锯齿有无松动与脱落, 如有应更换锯片锯切中,如锯片变钝也应更换 ; 批量加工前应先试车,检查子 口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3.12.2. 使用材料:不同规格尺寸的净料3.12.3. 质量要求:子口要求符合图纸要求,误差范围+1MM对于有选材标准中 允许小缺陷的工件 进锯时应尽量将小缺陷在开子口时切除或将允许的缺陷留在 背面3.13. 调胶3.13.1基本工艺及操作要求:采用“ AEROAIT'胶粉或其他同性能的胶粉,按 胶粉:水二100: 94调配,用量一般为胶液的1-2%,气温低高,催干剂用量可 小;气温低则用量多,调好的胶液 PH值约为4 — 5间,可用PH值试纸测试工艺过程如下: 先加水至规定分量——按比例加入胶粉――加入适量催干剂――充分搅 拌一一出胶该调配过程应严格按比例投料。
3.13.2. 使用材料:“ AEROLITE胶粉或同性能胶粉:水、催化剂3.13.3 质量要求:目测胶液中是否有悬浮的颗粒状胶粉,如有则应继续搅拌, 直至胶液均匀一致调致好后,胶液应陈放 10 分钟才能涂胶3.14. 涂胶、配坯、胶压3.14.1. 其本工艺及操作要求:3.14.1.1 涂胶前将基材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用滚筒手工均匀滚涂,涂胶时不得 有缺陷、气泡现象发生,并不能将胶水沾污产品的表面通常涂量为 120—150g/m23.14.1.2. 排芯:实芯板排芯时,芯条要紧密排列,不能有松动 ; 格子空芯板排 芯时,按图先排横条,划线后再排直条3.14.1.3. 胶压:胶压时上下板坯要对齐避免不正常状态加压, 胶压时间不得少 于 7 小时3.14.2. 使用材料:各种规格的净材、胶液、冷压机、涂胶滚筒3.14.3. 质量要求:3.14.3.1. 涂胶时胶液应均匀一致,保证无漏涂,气泡等现象3.14.3.2. 排芯时检查枋有无腐朽、死节、厚度不一,缺棱等缺陷,有则应将其 剔除、更换3.1433. 检查芯条与边方间的间隙,实芯门芯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 2MM芯枋端与门枋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 3MM。
3.14.3.4. 板件经胶压后,应检查有无脱胶现象3.14.4. 技术参数记录表(4'x8'板件):温度(气温)C 表压力Kg/CM2 时间H3.15. 截门边3.15.1. 基本工艺及操作要求: 开机前先检查机件是否正常, 锯片有无裂纹, 松 动、脱落现象,滑道是否顺畅并且根据部件规格调好设备才锯片,操作时要均 速进料,不可猛撞据片,半成品加工应轻放,以免损坏产品3.15.2. 使用材料3.15.3. 质量要求:门的长、宽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公差范围 +1MM 门的两相 邻边成 90°角,锯边要光滑,不允许有崩边、缺口3.16. 封边、铣边与修整3.16.1. 基本工艺及操作要求:3.16.1.1. 封边条的截切要长料长用,短料短用斜口切成 45°角,内侧长与门的规格一致3.16.1.2. 手工涂胶时,胶水要涂匀,封边后流出的胶水要及时擦干净3.16.1.3. 封边后要用螺机将高出面板的不平整部份螺平3.16.1.4. 边部铣平后要刨光,手刨修整时要注意不可将表层夹板或胶板刨破3.16.2. 使用材料:各规格的封边条3.16.3. 质量标准3.16.3.1. 封边条不能有不符合选材标准的缺陷, 某些含允许小缺陷的面放在内 侧,好面朝外。
各边封边条应完整,无接口边与边的 45°角接处必须严密3.16.3.2. 封边后,制品表面无胶水流挂痕迹,门高度和宽度尺寸允许误差+1.5MM门厚度允许误差+1MM3.173. 开锁眼3.17.1. 基本工艺及操作要求: 根据图纸尺寸要求, 调好木门定位装置, 待刀头 运转正常方可进刀钻孔 钻孔前, 需检查钻头是否锋利, 有无破损操作中搬运要小心,以免产品受损3.17.2. 使用材料:各种净料尺寸的板材3.17.3. 质量要求:钻头直径要符合尺寸要求, 锁眼要符合图纸规定或配合锁样 板要求,允许误差范围+0.5MM各规格的锁眼必须与板面垂直, 孔边不得崩烂和 发焦、发黑,边工后部件表面不得有刮伤、擦痕等3.18. 开铰位3.18.1. 基本工艺及操作要求: 铣槽前先在工件上划线, 根据图纸尺寸和工件划 线调好定位挡块,然后开机操作中,铣刀要对正靠紧,铣出槽后要用木斧手工 加工出直角3.18.2. 使用材料:各种净材尺寸的零部件3.18.3. 质量要求:加工出的铰位表面要光洁平整, 无毛茬木刺 铰位的深浅和 尺寸必须与要用门铰位样品量吻合,铰位偏差允许+ 0.3MM深浅尺寸公差允许 +0.5MM。
3.19. 门框螺圆角3.19.1. 基本工艺及操作要求:3.19.1.1. 开机前, 先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铣刀有无损坏, 并根据图纸规定 圆位开机时,要按图纸调节好刀具3.19.1.2. 手工进料时要紧靠导向滚匀速推进,保证所加工的部位光滑、均匀3.19.1.3. 操作者一定要集中思想,手指不能靠近刀头,以防发生工伤事故3.19.2. 使用材料:各种净料尺寸的需部件3.19.3. 质量要求:圆角半径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圆角光洁均匀一致,无大 小变化3.20. 锯榫肩(直口或斜口)3.20.1. 基本工艺和操作要求: 锯切先检查锯片有无裂纹, 锯片镶齿脱落、 松动 等现象,有则更换锯片, 根据榫头厚度调整两锯片间距离与高度 并且按榫肩是 直口或是斜口,调整好工作台面的靠出角度加工时,要用夹具夹紧工件,以免 工件松动或移动影响配合精度3.20.2. 使用材料:具有净料尺寸的需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