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694290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教学工作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汇报人:XXXX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20xx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如何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呢?下面是OK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

2、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册教学内容有: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

3、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一)、数与代数1、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2、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估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4、万以内加减法(二):、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

4、决问题;、回顾整理。5、混合运算:、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二)、空间与图形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3、图形与拼组:、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图形的拼组。(三)、统计与概率统计:分段统计。(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本学期教学目标:(一)

5、、 知识与技能:1、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2、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结合实例,感

6、知对称现象。3、统计与概率:、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4、实践与综合运用:、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二)、 数学思考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5、在对

7、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三)、 解决问题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四)、 情感与态度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本册教学难点分析:在教学“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中,关键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

9、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会较好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所以说在该类知识中,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四、教学的具体措施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2、根据学生的年

10、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例如:万以内数认识。让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五、突破本册教材重难点的可行性教学策略(一)、将“数与代数”的知识摞列到一个知识板块去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去教学。(二)、在“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借助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三)、在

11、“统计与概率”中,可以以学生周围的数据作为统计的资料,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引导学生分段统计,并逐步学会统计的方法。 教学工作计划篇二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二、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半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

12、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数学广角。1、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

13、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2、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3、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4、统计知识方面:在

14、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6、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