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94284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笔记背诵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测量1、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 需要做哪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满足工程需要,应选用哪些设备进行测量,并写出观测方案。最终提交的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 1)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现场勘探、选点埋石、方案设计。资料收集: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首级控制网数据、测区周边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和水准点资料。现场勘探:对测区的人文丰富、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气象情况等调查,同时现场查勘控制点的完好性和可用性。选点埋石:在进、出口线路中线上布设进、出口点,进、出口再各布设至少3 个定向点。进、出口点与相应的定向点之间要通视;为了减少垂线偏差的影响,高差不要相差太大;因为有通视要求,洞口处GP

2、S基线不可能很长,一般要求300-500m 若小于该值,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照准与对中误差对短边测角精度的影响;按国家规范要求在所选点位埋石。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查的情况与工程要求,编制观测方案,以确定所用设备、人员、观测方案、所需时间等。( 2) 以利用测区国家高等级三角点、线路首级控制网点2 个,国家三等水准点 1 个,在进、初洞口各布设 4 个施工控制网点为例。设备选择:双频GPS接收机 6 台套,数字水准仪2 台套。观测方案:平面控制采用GPSC级网观测,截止卫星高度角10 度,同时观测卫星数大于等于4,有效观测卫星总数大于等于6,观测时段大于等于2,观测时长大于等于 4h,接收频

3、率 30s。高程控制采用三等水准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前后视距差小于等于 2.0m,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计小于等于5.0 米,视线高度为三丝能读数,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大于等于3 次。( GBT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 最终提交成果包括: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网图; 4)控制测量外业资料; 5)控制网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2、 大比例尺地形图 测量工程中,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图根点的检查通常用

4、哪些方法完成简要叙述一种图根测量的作业流程。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1) 地形图的要素包括地物、地貌和图示符号。地物:地面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系及植被等称为地物,表示这些地物的符号成为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根据其表示地物的形状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1)比例符号:轮廓较大的地物,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林、田地等,凡能按比例尺把他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缩绘在图上的,称为比例符号,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轮廓特征;2)非比例符号: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征的象形

5、符号表示,这种符号成为非比例符号,只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3)半比例符号:对于一些带状延伸的地物,如河流、道路、通信线、管道等,其长度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成为半比例符号;这种符号一般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墙等,其准确位置在其符号的底线上。4)地物注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成为地区注记。如地区、城镇、河流、道路名称,江河的流向、道路去向以及林木、田地类别等说明。地貌: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地貌用等高线表示。( 2)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等高线的特征有:1)同一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2

6、)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幅边缘。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4)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正交;5)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因此平距与坡度成反比。6)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可以局部中断。( 3) 通常用图跟导线或 GPS RTK确定图根点坐标。图根导线作业流程:1) 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2)野外踏勘、布点;3)导线测量;4)平差计算GPS RTK确定图根点坐标作业流程:1)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2)求定测区转换参数;3)野外踏勘、布点;4)假设基准站

7、;5)流动站测量图根点坐标。( 4)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规范,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检查包括项目部检查和单位质检人员检查, 验收由用户或其委托单位组织,包括概查和详查( 5%-10%)。3、 某变形监测 项目,为了完成变形监测任务,除了布设变形监测点外,还布设了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 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该项目完成后, 提供给甲方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内容( 1) 布设测量基准点, 是为了保证测量的基准统一; 布设工作基点是为了便于测量工作,并减小测量误差。必须保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定期进行

8、测量、分析,工作基点和测量基准点间也必须进行测量, 以得到工作基点的坐标值, 同时可根据坐标值的差异,判断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2) 分析方法包括: 1)作图分析: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常用的是将观测资料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过程线; 2)统计分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特性, 分析观测物理量的周期性、 相关性和发展趋势;3)对比分析; 4)建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用以分离影响因素,研究观测物理量变化规律,进行预报和实现安全控制。常用的数据模型有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 3) 提交资料包括: 1)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方案; 2)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图; 3)标

9、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4)仪器的建校资料; 5)原始观测记录; 6)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 7)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报成果资料; 8)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9)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4、 某施工测量 项目,工作内容包括: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 外筒钢结构测量、 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 作为第三方监测单位, 为了顺利完成该项目, 应投入哪些设备投入设备用于哪些工作如何利用激光投点仪进行竖向传递使用全站仪放样与使用GPSRTK放样有何异同各自的优势和使用场合有哪些( 1) 投入设备包括双频 GP

10、S接收机、测量机器人(如 TCRP1261,TCA2008等),数字水准仪和激光投点仪。1)双频 GPS接收机:用于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等工作。2)测量机器人:用于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外筒钢结构测量等工作。3)数字水准仪用于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观测。4)数字投点仪用于控制点做竖向传递,将控制点随工程进度传递到相应楼层。( 2) 激光投点仪竖向传递:1)用激光投点仪在 0.000 层或相应楼层控制点上,进行整平、对中。2)接收靶通常采用透明的刻有字的有机玻璃,将有机玻璃安放在代投点层上相应的传递孔

11、上,将激光投点仪在玻璃上的投点做投点注记。3)为了消除仪器的轴向误差,可以在 0,90,180,270四个方位投点, 取其重点作为最终结果。4) 当全部投测完成后,再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投点间的水平距离。若投点间的水平距离与相应控制点的距离之差在测量误差范围内,完成投点,否则重投。( 3) 全站仪放样要求测站与放样点之间必须通视, 若其放样精度不均匀, 精度随视距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而 RTK放样时不需要彼此通视,能远距离传递三维坐标,不会产生误差累积。在高精度的放样时,如毫米级精度,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室内等GPS信号弱或没有 GPS信号的环境,也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具有良好 GPS信号且精

12、度要求不是太高的场合,如(5cm精度),利用 GPSRTK具有很好的优势。5、 某市政工程 ,在初测阶段,需测绘路沿线1:500 带状地形图,同时调查绘图范围内地下管线;定测阶段,需进行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方法有哪些简述市政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任务及作业流程。 简述在市政工程中线测量中中线段链的定义及处理方法。( 1) 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方法有测井法、探测法和坑探法。( 2) 市政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任务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 作业流程一般情况下可按踏勘及准备、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地形图测绘、专项测量(包括地下管线调查测量、中线测量和纵

13、横断面测量) 、质量检查与验收、产品交付与资料归档的流程进行。( 3) 在施测过程中,由于测量分段、局部改线等原因会造成中线里程不连续问题,成为中线断链, 应做断链处理。 中线断链处理方法: 当断链靠近线路的起、 止点时,可将断链点移至起点(使起点桩号不为0)或终点(依新桩号为准) ;当断链点两个桩号差值小于50mm时,可将锻炼点移至较长的直线段内,断链可忽略不计,但应在技术总结中说明;断链不应设在建(构)筑物上和曲线内,宜设在直线段的整里程桩处。实地应钉锻炼桩,桩上注记线路的来向、去向和应增减的长度,通常在等号前、后分别注明来向、去向里程;断链应在各有关资料和成果图表中注明。6、 计算题:计算六边形地块面积。(x1,y1),(x2,y2),(x3,y3),(x4,y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