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语言交际小抄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694279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语言交际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大语言交际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大语言交际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大语言交际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大语言交际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语言交际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语言交际小抄(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孔子所说,这表明古人很早就注意修辞。( )2.修辞学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00多年前所著。 ( )4.杜甫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明修辞很重要。( )5.修辞学与语言学无关。 ()6.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隐秀”篇,就是论述的作品的委婉特质。 ( )7.孔子主张“先质而后文”。 ( )8.法家主张“重质反文”。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的“质”指语言有文采。 (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中的“文”指语言质朴、明白。 ( )11.言语环境就是人们通

2、常所说的“语境”。 ( )12.修辞效果的评价与“语境”没有关系。 ()13.很多修辞方式都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 ( )14.修辞与逻辑学没有联系。 ( )15.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映的是对锤炼句子的重视。 ( )1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映了古代作者对锤炼句子的重视。()1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是经过千锤百炼后产生的,说明作者对锤炼句子的重视。 ( )18.五言律诗,要求必须是八句,每句不一定要五字。 ( )19.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 ( )20.散句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21.短句指形体长,词语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

3、的句子。 ( )2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类奇问句并不要求读者给出答案。( ) 23.“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这是询问句。 ()2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奇问句。 ( )25.修辞格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26.修辞格是一种超越语法结构的特定结构格式。 ( )2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修辞手法的心理机制是“移情”就将人的情感投射到对象物上。 ( )2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北鹭上青天”用了比喻手法。 (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 )30.“富饶的贫困”,这种违反逻辑的组

4、合,在矛盾中表达深邃的思想,在修辞中是允许的。()31.俗语“打破砂锅璺(问)到底”,是运用了谐音双关修辞手法。 () 32.文学欣赏中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母雷特,在领悟修辞格时也有这样的现象。 ()33.“小品文是投枪”,运用的是借喻修辞手法。 ()34.“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庄稼”,运用的是拟物法。()3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的是缩小夸张修辞手法。 ()3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是“细浪”、“泥丸”运用的是扩大夸张修辞手法。()37.奇问,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只是用疑问的格式表达某种思想情感,也可以称作“虚问”。 ()38

5、.“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用的借喻修辞手法。()39.“大岛茂随三千日本青年来华访问”,用的借代修辞手法。()40.“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 用的是借喻修辞手法。 ()41.“吹牛吹来村民血汗钱”是用了拈连修辞手法。 ()42.捻连 就是利用上下文的语境关系,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用到乙事物上面。 ()43. 别解就是故意曲解词语原来的意思,重新做出解释。 ()44.“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去抓就不难” 用的借喻修辞手法。 ()45.回环也叫回文()46.对仗中的流水对也叫串对。 ()47. 排比就是连续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结构一致、语气相同、意思相关的句子的方法。 ()

6、48.“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用的反问修辞法。()49. 移觉手法也叫通感。 ()50.“从此,它成为一条欢乐的街”,这句话用了借喻修辞手法。 ( )51.语体就是交际的体式,它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52.语体不包含书面语体。 ( )53.风格与语体有一定联系,风格与语体是同一概念。 ( )54. “干这么点活,有房子住,有白面馒头吃着,还能说累?”运用的是设问修辞格。()55.言语与文化背景关系不大。 ( )56.选择词语,要适应言语环境,这是词语选择的基本原则。( )57.庄子主张 “文质兼备”,是指内容与形式应该力求做到完美统一。( )58

7、.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运用的修辞格是词语仿拟。( )59. 在我国,将“修”与“辞”两字连起来使用的最早见于文心雕龙。( )60. 语体是根据言语风格的异同划分出来的类别。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刘勰 )。2.“修辞立其诚”见于( 周易 )3.“先质而后文”是( 墨家 )的主张。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 孔子)的主张。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中的“质”指的是( 语言的质朴、明白 )。6.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 语言有文采,才能广泛流传 )。 7.北宋

8、宋祁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被王国维称为“境界全出”的是( 闹 )。8. 北宋张先词“云破月来花弄影” 中,被王国维称为“境界全出”的是(弄 )。9. “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哼!我偏不愿意女人读了那本书当我是饭碗,我宁可他们瞧不起我,骂我饭桶。“我你他”小姐,咱们没有“举碗齐眉”的缘份,希望另有好运气的人来爱上您”(钱钟书围城)。这段话中引用的“举碗齐眉”属于成语活用中的( 套用 )。10.“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钱钟书围城)。这段话中引用的“不共戴天”属于成语活用中的( 曲解 )。11.“鸿渐道:

9、给你说得结婚那么可怕,真是众叛亲离了。辛楣笑道:不是众叛亲离,是你们自己离亲叛众。这些话不再谈了。我问你,你暑假以后有什么计划?”(钱钟书围城)。这段话中引用的“离亲叛众”属于成语活用中的( 易序 )。 12.“对,大智若鱼,怎么会大智若黄花鱼呢,带鱼?哈哈哈哈哈,是愚傻的愚。对,我看是愚,实际上是鱼!”(王蒙相见时难)这段话中引用的“大智若鱼”属于成语活用中的( 谐音 )。 1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是以( 空间次序 )来叙述的。14.“如果我们承认上面说的一番话可以站得住,那么,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短篇小说要写得好,实在非下苦功不可”(茅盾杂谈短篇小说)。这是一

10、个( 双重否定句 )。 15.“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得重游。?(白居易忆江南)”这属于(双重否定句)。 16选出比喻句的一项( .书籍是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 )。17选出比拟句的一项( C )。A.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B.演出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C.谎言跑得再快,也永远追不过真理。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8选出夸张的一项( C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他有三天三夜没眨眼皮了。D.俩年轻女演员,一个是丹凤眼,一个是小酒窝,丹凤眼和小酒窝在众人的怂恿下一唱一和。19选出借代的一项(

11、B)。 A.他一眨眼就爬上了树梢。B.小辫子一扭身跑开了。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道甘为孺子牛。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0选出双关的一项( C )。 A.音乐教学ABC。 B.干我这一行,人称“爬格子”。在单位上“爬”,回到家里还“爬”。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21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这句话属于( C )句。A.询问 B.奇问 C.设问 D.反问 22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么?(鲁迅故乡)这句话属于( D )句。A.询问 B.奇问 C.设问 D.反问 23.“起来,饥寒

12、交迫的奴隶”属于( A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C.定中倒装 D.偏句倒装 24.“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鲁迅)。这句话属于( D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C.定中倒装 D.偏句倒装 25.“她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洁白的,海蓝的,鲜红的,碧绿的”(刘白羽火)。这句话属于( C )。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C.定中倒装 D.偏句倒装 26.“士兵拍手了,在接吻的时候。士兵又拍手了,又在接吻的时候”(鲁迅为“俄国歌剧团”)。 这句话属于( B )。A.主谓倒装 B.状中倒装 C.定中倒装 D.偏句倒装 2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个移情于物的典型例子,可看出还运用了(D )手法。A. 博喻 B.夸张 C.排比 D.对仗28“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