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6942742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突细则测试试卷(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培训测试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煤矿安全工作必须坚持“管理、装备、(B )”三并重的原则。A、监察B、培训C、技术2、区域防突措施包括开采(A )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类。A、保护层B、被保护层C、突出煤层3、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时,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有效抽采 时间不得少于(A )天;如果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的,有效抽采时 间不得少于(A )天。A、 20, 60B、 10, 30 C、 20, 304、井巷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必须在距突出煤层最小法向距离(C)山前进行。A、10B、7C、55、井

2、巷揭煤工作面距煤层法向距离2m至进入顶(底)板2m的范围,均应当采用(B )掘 进工艺。禁止使用震动爆破揭开突出煤层。A、架棚支护B、远距离爆破C、锚杆支护6、井巷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应当选用(C)或者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方法进行。A、钻屑法B、预测法C、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7、在突出煤层的井巷揭煤、煤巷和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A)道牢固可 靠的反向风门;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A)m;工作面爆破作业或者无人时,反向风门必须()。A、2,4,关闭 B、3,4,打开 C、2,6,打开8、井巷揭煤起爆及撤人地点必须位于反向风门外且距工作面(A)山以上全风压通风的新鲜 风流中,或

3、者距工作面(A)m以外的避难硐室内。A、300,500B、500,300C、300,2009、远距离爆破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应当在措施中明确规定,但不得小于(A)min。A、30B、20C、4010、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当每隔(B)m至少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A、300B、200C、10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或者经鉴定、认定为有突出危险的煤层。2、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是本单位防治突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3、突出矿井应当建立突出预警机制,逐步实现突出预兆、瓦斯和地质异常、采掘影响等多元 信息的综合预警、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4、防突

4、工作必须坚持“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先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按照“一 矿一策、一面一策”的要求,实现“先抽后建、先抽后掘、先抽后采、预抽达标”。5、突出矿井巷道布置应当减少井巷揭开(穿)突出煤层的次数,揭开(穿)突出煤层的地点 应当合理避开地质构造带;6、矿井瓦斯地质图更新周期不得超过建、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更新周期不得超过3个月。7、清理突出的煤(岩)时,必须制定防煤尘、片帮、冒顶、瓦斯超限、火源、煤层自燃,以 及防止再次发生突出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8、煤矿企业、煤矿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防突工作负责;区(队)长、班组长 对管辖范围内防突工作负直接责任;瓦斯防突工对所在岗位的防突

5、工作负责。9、突出煤层工作面的作业人员、瓦斯检查工、班组长应当熟悉突出预兆,发现有突出预兆时, 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报告矿调度室。10、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面应当编制防突预测图。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答:(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2)区域防突措施;(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4)区域验证。2、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答:(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2)工作面防突措施;(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3、在采掘过程中应当随时观测突出预兆,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预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响煤炮声(机枪声、闷雷声、劈裂声)

6、,喷孔、顶钻,煤壁外鼓、掉渣,瓦斯涌出持续增 大或者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煤壁温度降低、挂汗等。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1. 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1)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 的红线。(2)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 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3)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 识,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 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2. 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

7、门综合 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 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2)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 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3)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扎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堵塞各类安全漏洞,坚决 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 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 灾减灾救灾能力。3.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1)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

8、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 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2)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 故发生。4. 加快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1)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 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 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 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

9、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 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更好维 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 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5. 全面构建长效机制。(1)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 发展理念,绝

10、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 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公共安全无处不在。维护公共安全,必须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推进 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 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 任追究。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 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6.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1)当干部不要当

11、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 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 效防止悲剧重演。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 那是不合理的。7. 抢险救灾与事故救援。(1)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做好救援救治、善后处置等工作,尽快查明原因,深刻 汲取教训,严肃追究责任。(2)要绷紧防范安全风险这根弦,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排查安全隐 患,加强防范工作,完善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工作责任,严防灾害发生,全力 保障人

12、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 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5)相关地区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组织开展防汛 抢险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积极组织力量,认真排 查险情隐患,加强预报预警,强化灾害防范,切实落实工作责任,保护好人民群众 生命和财产安全。(7)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迅速调集力量开展科学施救,在确保扑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组织灭火,严 防次生灾害。8. 应急管理。(1)应急管理是国家治

13、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 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 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9. 疫情防控。(1)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 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 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 置流程。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 施宣传解读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 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