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942510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68分)1. (4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中) 读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面小题。(1) 图中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其正确的排序是( ) A . 甲、丙、乙、丁B . 甲、丁、丙、乙C . 乙、丁、丙、甲D . 丁、甲、丙、乙(2) 下列国家中,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与丙、丁两图最相似的是( ) A . 印度、孟加拉国B . 德国、俄罗斯C . 巴西、尼日利亚D . 美国、菲律宾2. (4分)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

2、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题。(1) 图7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2) 关于图7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 . 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 . 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 . 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3. (6分) (2014高一下江阴期中)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和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图a、图b),完成下题(1)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 B . C . D . (2)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 . 埃及B . 中国C . 德

3、国D . 新加坡(3)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 B . 和C . D . 4. (6分) (2017高二下重庆期末)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 )A . 水质较好B . 土壤肥沃C . 人口迁移D . 地缘优势(2) 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

4、因素是( )A . 光照B . 气温C . 市场D . 技术(3) 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A . 甲、戊B . 乙、甲C . 丁、乙D . 戊、丙5. (4分) (2014高一下金堂月考)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下题(1) 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A . 西北地区B . 东部沿海地区C . 中部地区D . 东北地区(2) 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B . 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最多的省区C .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

5、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D . 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6. (2分) (2016太原模拟)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 . 地区之间差距缩小C . 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 . 外出务工时间过长7. (4分) (2014高一下沁阳月考) 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题(1) 报告中

6、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 . 环境承载力B . 人口合理容量C . 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D . 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2) 为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 . 加大对资源的开采力度B . 提高人均消费水平C . 开发新能源D . 变耕地为工业用地8. (2分) 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 )A . I、B . 、I、C . 、ID . I、9. (4分) (2017高一下河北月考) 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北京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

7、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该功能区属于( )A . 商业区B . 住宅区C . 工业区D . 行政区(2) “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A . 地租水平的差异B . 人口密度的差异C .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D .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10. (2分) 区域内的居民在选择同一等级的城市来寻找服务时,一般( )A . 选择距离最近的城市B . 选择距离最远的城市C . 选择人口较多的城市D . 选择服务较多的城市11. (4分) (2017高一下孝感期中)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8、作的若干意见,“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街区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回答下列各题。(1) 城市的住宅小区,其位置选择一般考虑的因素是( )A . 靠近市中心,交通出行便利B . 靠近市中心,商品房售价高C . 到市中心距离适中,环境适宜D . 靠近城市外围,土地资源充足(2) 逐步拆除围墙,打开封闭的居住小区和单位大院,其主要好处是( )共享社区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将社区道路融入城市路网,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解决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促进居住与商业、服务业结合,形成综合性生活社区A . B .

9、C . D . 12. (4分) (2017高一下菏泽期末) 下图为江苏省某年不同地区地价及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江苏省的地价特点是( ) A . 总体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B . 京沪铁路沿线地价最高C . 苏州地价较高与靠近长江有关D . 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越多,地价越离(2) 影响江苏省地价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交通通达度B . 经济发展水平C . 距海远近D . 城市人口规模13. (2分) 1985年北京市政府要对二环路以内的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控制的原因是( )A . 为加大城市内建筑物的密度B . 为减少城市内人口的密度C . 为保护北京故宫的历史景观

10、风貌D . 为了提高房地产的价格14. (2分) 以昆明市、玉溪市(地级市)、安宁市(县级市)为例,符合中心地理论的叙述是:A . 昆明服务职能最高B . 安宁服务职能最高C . 三市规模大小相同D . 三市服务范围相同15. (6分) (2017高一下台州月考) 下图是 “我国东部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 请所代表的功能区是( ) A . 住宅区B . 工业区C . 商业区D . 文化区(2) d地建高级住宅区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靠近文化区B . 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C . 环境优美D . 位于河流上游等(3) 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

11、较合理的是 (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6. (2分)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是( )A .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B .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C .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D . 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17. (4分) (2016高一上江苏期末) 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图”,回答下面小题。(1)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 )A . 城市人口总量B . 城市用地规模C . 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D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 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农村人口总量持续上升

12、B . 城市化水平一直呈加速上升趋势C . 目前城市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D . 劳动力不足是当前最突出的人口问题18. (6分) (2020高三下新沂月考)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 骑单车出行B . 经营手工业作坊C . 去速食店就餐D . 建大型游乐场(2) 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 .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 . 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 . 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 . 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二、 综合题 (共4题;共25分)19. (4分) 按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胎,但现在农村许多夫妇却不想生育二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这种变化是( )A .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