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94215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长安生产系统CCPS要素评估手册汇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长安精益生产体系CCPS评估手册(二)培训(liini ?liinj4un Production System目录2.0 要素说明 472.1 企业精益人才培育基本模式的建立 482.1.1 技能能级规定 482.1.2 企业精益人才培育模型细分和创立 482.1.3 企业精益人才培育任务规划 492.2 培训需求分析 492.2.1 培训需求分析流程 . 492.2.2 培训需求分析的对象 . 502.2.3 确定企业的要求 . 502.2.4 分析确定员工能力的要求 512.2.5 能力评审 . 512.2.6 明确能力差距 . 522.2.7 找出弥补差距的培训需求及相应措施 522

2、.2.8 培训需求申报表 . 532.3 培训计划制定及变更 532.3.1 培训计划的内容 . 532.3.2 培训计划的发布 . 542.3.3 培训计划的变更 . 542.4 培训实施 552.4.1 培训前的活动 552.4.2 培训中的活动 562.4.3 培训后的活动 562.5 培训效果评估 562.5.1 评估方式 . 572.5.2 评估方法 . 572.5.3 评估参与人 . 572.5.4 评估等级 . 572.6 培训过程的记录、监控和持续改进 582.6.1 培训记录 . 582.6.2 培训监控 . 592.6.3 培训持续改进 . 592.7 合格培训师 602.

3、8 企业内部精益人才的激励 . 602.0要素说明(2.0)概念设置培训要素的目的是提供一套有效实施CCPS培训的控制机制,同时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培育精益人才,保证 CCPS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精益人才 培育基本模式的建立(2.1)、培训需求分析(2.2)、培训计划制定及变更(2.3)、培训实 施(2.4)、培训效果评估(2.5)、培训过程的记录/监控/持续改进(2.6)、和合格培训师 (2. 7)、企业内部精益人才的激励(2.8)等内容。(2.1 )精益人才培育基本模式的建立企业精益人才技能按级别评定,从基本技能、本岗位胜任一一多技能一一改善和指 导改善等递进,遵循从操作技能

4、到管理能力的循序培育。(2.2)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单位领导和工作 人员等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单位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 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决定培训 对象及其培训内容,为了有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必须提供一套规范化的培训需求分析流 程。(2.3)培训计划制定及变更培训计划制定的目的是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和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以确 保培训工作有序地开展,并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培训计划执行过程中,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计划进行变更处理。(2.4 )培训实施培训实

5、施是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具体的培训工作。培训实施包括培训前的活动、培训 中的活动和培训后的活动,应该针对这些活动制定必要的规范。(2.5)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是衡量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为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估的方式、评估的方法、评估参与人、评估等级等。(2.6 )培训过程的记录、监控和持续改进应该对培训过程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记录,并对之进行分级管理,为培训过程监控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培训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培训过程按要求进行,并提供培训是否有效开 展的客观证据。监控应该覆盖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依据培训记录和监控结果,按照一定的方式持续改进培训工作,以实现

6、培训效果螺 旋式地上升。(2.7) 合格培训师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必须由具备一定能力/资质的人来担任培训师,可采取内部聘 用和外部聘请的方式。为此必须做以下工作:建立合格培训师资源库和相关管理办法; 对培训师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等。(2.8) 企业内部精益人才的激励企业内部精益人才激励阐述、要求、做法。2.1企业精益人才培育基本模式的建立2.1.1技能能级规定精益人才技能按级别评定,从基本技能、本岗位胜任一一多技能一一改善和指导改 善等递进,遵循从操作技能到管理能力的循序培育。评估内容L3有证据显示企业结合实际开发了精益人才能级模型L5有证据显示企业使用了精益人才能级模型。2.1.2企业精益人才培

7、育模型细分和创立企业精益人才培育应该是基于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的系统模型上进行,只有在 系统的模型上进行,企业精益人才培育工作才具有传承性、可复制性、远程投放性。因 此,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细分并创立自己实用的精益人才培育模型或称员工职业生涯规 划。评估内容L3企业制定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制定支撑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专业技能值标准、专业技能取得制 L4度、升级制度、评定机制等,向所有员工公示。L5有证据显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正在实施。L6有证据显示企业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持续改进。2.1.3企业精益人才培育任务规划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及精益生产愿景,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

8、制定包含高层、 中层和执行层人员培育任务规划,具体要求到各层人员能级比例、程度和具体任务。根 据工作性质不同,各层人员的能级规划起始点不一定从一级开始。评估内容L3企业按照员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了精益人才培育任务规划。L4有证据显示企业40%及以上的精益人才培育任务规划在实施。L5有证据显示企业 效果。60%及以上的精益人才培育任务规划在实施,并取得初步L6有证据显示企业 效果。80%及以上的精益人才培育任务规划在实施,并取得良好L8有证据显示企业90%及以上的精益人才培育任务规划在实施,对企业生产经营质量有重大促进作用。2.2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是:员工能力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与

9、远景规划,安全、环 境、质量、法规要求,精益生产相关知识及分析工具要求,培训方针要求,保密、企业 文化的要求等。在此基础上明确员工现有能力与企业精益生产要求之间的差距,找出为 弥补差距所需要的培训。企业要制定培训需求分析的管理制度和流程。2.2.1培训需求分析流程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并必须将该流程传达给员工。评估内容 企业制定了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并传达给员工L1传达率达到70%L2传达率达到100%企业保证所有员工都知道如何使用此流程来提交培训需求L1知晓率达到70%L2知晓率达到100%222培训需求分析的对象培训需求分析针对以下人员进行:1. 新进员工2. 在职员工3. 转岗

10、员工评估内容L1 至少对70%以上的新进、在职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需求分析2.2.3确定企业的要求企业的要求包括:1. 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与远景规划的要求;2. 安全、环境、质量、法规的要求;3. 精益生产相关知识及分析工具的要求;4保密的要求;5. 企业文化的要求;6. 培训方针的要求;7. 其它要求。评估内容L1明确企业的要求,并将之纳入到培训需求分析中, 并包括了精益生产相关内 容。224分析确定员工能力的要求结合企业要求,考虑岗位对员工技能的要求,一专多能的要求和员工自身发展的要 求,对员工能力的发展需求进行逐一分析审定,并将能力要求形成文字资料。评估内容明确员工能力要求,对员工能力(包括

11、精益生产知识掌握和运用方面)进行分析,并形 成文字资料L2完成20%的岗位/员工。L4完成40%的岗位/员工。L5完成60%的岗位/员工。L6完成80%的岗位/员工。L8完成100%的岗位/员工。2.2.5能力评审对员工的实际能力进行考察,称为能力评审。能力评审必须面向全体员工。能力评 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进行评审或当需要分配工作和评价业绩 时进行评审,并将能力要求形成文字分析资料;二是对员工现有能力进行评审,对员工 在精益生产理念知识、相关绩效指标及运行趋势、精益工具掌握运用方面进行评估,并 做好记录。能力评审的周期可以由各企业把握,可以每年进行一次,也可以每两年进行一

12、次, 当员工的岗位发生改变时也可随时进行评审。能力评审的结果要形成文字资料。评估内容L4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进行评审,并将能力要求形成文字资料。L4对50%的员工的现有能力进行评审,对员工在精益生产理念知识、相关绩 效指标及运行趋势、精益工具掌握运用方面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L6对80%的员工的现有能力进行年度评审,对员工在精益生产理念知识、相 关绩效指标及运行趋势、精益工具掌握运用方面进行评估,并做好记录。L8对100%的员工的现有能力进行年度评审,对员工在精益生产理念知识、 相关绩效指标及运行趋势、精益工具掌握运用方面进行评估, 并做好记录。226明确能力差距将员工能力要求(或需求)、本单位

13、要求以及企业要求,与员工现有能力进行比较以确定并记录差距。企业应该将差距分析结果形成文字资料。评估内容L1企业已对员工开展能力差距分析,有资料记录。L2企业已对40%及以上的人员开展能力差距分析,有资料记录L4企业已对60%及以上的人员开展能力差距分析,有资料记录L6企业已对80%及以上的人员开展能力差距分析,有资料记录L8企业已对90%及以上的人员开展能力差距分析,有资料记录2.2.7找出弥补差距的培训需求及相应措施员工能力差距分析后,弥补能力差距的解决办法一是提出培训需求;二是组织的其 他活动(如重新设计过程;补充经过充分培训的人员;将工作外包;改进其他资源;轮 岗或修改工作程序)。评估内

14、容L2企业根据差距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培训需求或其它相应措施228培训需求申报表当选择培训作为弥补能力差距的方法后,必须按规定填报培训需求申报表 培训需求文字资料应明确培训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培训需求的输入应由通过找出的 能力要求、以前培训的结果、当前的能力差距、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和纠正措施来提供。 培训需求应成为培训计划的一部分。评估内容L2将培训需求形成文字资料,并列入培训计划表中2.3培训计划制定及变更培训计划制定的目的是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和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以确 保培训工作有序地开展,并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培训工作。培训计划的输入是培训需求, 输出是包含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培训内容

15、、培训方式、培训时间、所需资源、培训地 点、考核管理办法在内的总体安排,并形成文字资料。从企业至班组各层级均应该制定 培训计划,其中班组级可根据班组发展需要增加除其上级单位要求之外的培训内容,主 要以精益生产知识、消除浪费的技术工具、统计技术的应用和各种操作技能为学习内容, 自主开展培训工作。企业要制定一套规范培训计划的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必须得到相关主管领导的同意。评估内容L1企业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管理办法从企业至班组各层级制定了符合本组织需求的培训计划,其中包含了精益 生产相关知识及分析工具的培训,培训计划得到相关主管领导的同意。2.3.1培训计划的内容培训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 培训目的(简要叙述培训要达到的目的);2. 培训对象(包括当前或预计的职业身份/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