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694105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第一单元(教育精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准备一些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教学时间:3课

2、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2、故事: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

3、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5、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教学过程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

4、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三、引导学生谈谈收获。第二课时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2、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告诉:购买、借阅工

5、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5、老师点拨:有礼貌,讲文明。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7、讨论,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8、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教

6、学过程(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9、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2、告诉: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10、引导尝试。1、打开课外阅读材料。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要求不必太高。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意思就行。写读后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

7、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三言两语,四行五行都可以。3、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5、展示。6、小结,鼓励。教学反思:教学过程1 师恩难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已经五年级了,从幼儿园到现在,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对于老师,有许多赞美、歌颂的文字。其中,我最喜欢著名语言大师、北

8、京大学校长季羡林先生说的一句话:“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出示“恩师是人不可缺少的机遇”)你们理解这句话吗?读一读,说一说你的理解。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师恩难忘,也是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注意生字新词。二、初读全文1、检查读书情况(a、出示生字新词 b、指名分节读,相机正音)2、大家都读了几遍书了,下面我想考考大家。请合上书本。请听题:(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相机介绍刘绍棠: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

9、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2)这篇课文的原题是什么?(老师领进门下一句是什么?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3)作者“难忘”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难忘?这个问题比较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二、交流1、田老师会讲、爱讲故事。引导深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有关

10、描写田老师讲故事和我当时表现的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从这些词语或句子中你们读懂了什么。(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A、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B、给“娓娓动听”换个词语。(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C、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2)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A、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就叫“引人入胜”。 B、如果你听了这样“引人如胜”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3)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惊醒”体会。(4)用上“娓娓

11、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等词语来说一说田老师讲课的情景。总结写法:作者为了写清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不但用了“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语直接写出,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衬托出来了。这个方法值得学习、运用。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作者难忘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什么?播下文学的种子。引导学生联系刘绍棠的介绍谈谈自己的理解。2、总结、过渡:正是因为有了田老师那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引领,作者才一步步迈进文学的殿堂,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因此,40年后的再相遇,作者(引读第八节)也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九节)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节,你是怎样理解的。三、作业设计: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 ),

12、( )良好的学习习惯。2、“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是一个 句,写出了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拓展延伸:想一想,小作者是抓住这位老师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我的老师他不胖也不瘦,不高也不低,皮肤有点儿黑。但人长得很精神。又浓又黑的眉毛下两只不大但充满智慧的眼睛,这就是我的老师。他也是我见过的最会创新的老师!他首先改革课堂教学,决不让我们当上听书的呆子。他带领着我们去读书,去分析,去思考,让我们跨上想象的骏马,在知识的跑道上奔驰。谁的建议有新意,就带头儿给他鼓掌,向他祝贺。我想:这样要比把知识硬灌给我们好。如果硬

13、灌,我们不就成了一个瓶子吗?我们怎样做未来的主人?那怎么能酿出芳香的佳蜜呢?他让学生和书交朋友。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让学生懂得书是知识的源泉。他要求学生每天最少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他教我们边读边思考,摘抄优美词句段,定期开故事会,举行演讲比赛,是我们的口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常说写作文离不开生活。他经常带领我们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把我们带入广阔的天地,了解自然,欣赏自然,把美丽的大自然融入我们作文里!他就是我的老师,貌不惊人,但喜爱创新又平易近人的老师!板书设计:师恩难忘师:口才好文笔好 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教学反思:教学过程2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

14、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会认2个二类字,理解有关新词。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教学重点: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 教学难点:学演讲,学自励 问什么 为什么问 希望怎么办教学准备:1、 课文配套录音带。 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2、听演讲(录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