篓子里的青虫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693407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篓子里的青虫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篓子里的青虫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篓子里的青虫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篓子里的青虫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篓子里的青虫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篓子里的青虫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篓子里的青虫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写“咬”和“呆”两个字。2、学习课文三至八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及课文内容,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识记生字字形,观察并写好生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巩固生字词,写好“咬”和“呆”两个字。学习课文三至八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教学准备:CAI课件

2、 词语卡 小黄鸡头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引入新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大家齐读课题1、 复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板书“卵”字)师:后来这些卵变成了(板书“青虫”)师:小青虫吃菜叶逐步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2、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师:瞧,大白菜上的青虫真多呀,快来帮大白菜捉捉虫子吧!(CAI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1、学习第三自然段(1)CAI出示插图2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图师:瞧,谁来了?它们来干什么?师:再仔细看看

3、图,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你们知道鸡妈妈一家为什么这么高兴?快去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说原因)(2) CAI出示此段的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通过“大大小小”、 “太多了” 、“不停地”体会青虫多,读出鸡妈妈一家高兴的心情。(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有只小黄鸡可喜欢吃这些小青虫了,它吃了还想吃,这就是(出示词语卡)“越吃越有滋味”。师:你们有没有吃东西觉得越吃越有滋味的时候呀?指名说并带着体会读词语。(2)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它的小脑瓜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师出示头饰)谁想来当这只可爱的小黄鸡? 要想当这只小黄鸡,我们首先得了解它在想些什么,又会做

4、些什么。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吧!(3)指名说小黄鸡的想法。(4)换词理解“逮”、“一大批”。(5)指名读戴头饰读小黄鸡的话。师进一步引导:现在你想出一个自认为很不错的主意,心情怎样?你能高兴、得意地把你的想法跟我们大家说说吗?(6)谁还想当小黄鸡?直到学生读出高兴得意的语气。师评议引导。(7)小黄鸡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说。(8)师:下面请大家都来当当这只小黄鸡,读出他的想法和做法吧!(师带生读第四自然段)3、学习第五自然段(1)师:一天过去了,几天过去了,一段时间过去了。小黄鸡肚子饿了,如果你就是小黄鸡这时你会想到什么?(指名说)(2)出示卡片“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师

5、:“美美地吃”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呀?(指名说,并带着感受读)师:想到了自己的篓子里有好多好多的小青虫,男生读小黄鸡的想法师:想到了小青虫鲜美的味道,女生读小黄鸡的想法师:想到了马上能坐在草地上,一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吃着可口的小青虫全班齐读“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4、学习六至八自然段(1)小黄鸡吃到小青虫了吗?(CAI出示动画)你们看到什么了?(指名说)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情景的呢?(2)学生自由读六至八自然段,思考:文中哪些句子写到小黄鸡看到的情景。(3)指名说,CAI出示句子。通过比较句子,重点体会“扑扑扑”这个词,并指导朗读。(4)师:看看篓子里还有什么?除了豆大的空壳,别的什么也没

6、有。(5)师:看到这样的情景小黄鸡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学生再读课文的六至八自然段,找到描写小黄鸡表现的句子。)(6)指名说,CAI出示相对应句子。抓住“吓了一跳”体会小黄鸡内心的慌乱,指导读词读句子。CAI,观察小黄鸡的神情,做动作理解“呆住了”。(7)师:呆住的小黄鸡在想什么呀?指导读好两个问句。5、揭示蝴蝶的生长过程,体会大自然的神奇。(1)师:你们知道小青虫到哪儿去了吗?(指名说)对,小青虫变成蝴蝶飞走了,这些蝴蝶又会产下一堆堆卵,一代代繁衍下去(板书:蝴蝶)老师还要告诉大家,在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过程,那就是蛹(板书:蛹)(2)CAI展示青虫蛹蝴蝶这个过程。(3)在美丽的大自然

7、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小动物:可爱的小甲虫,辛勤的小蜜蜂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呢!三、指导写字.1、CAI识字游戏。2、出示“咬”、“呆”这两个字。3、观察比较两个字特点,指名说记字方法。4、师指导书写。5、学生练写生字。篓子里的青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篓子里的青虫是一篇介绍蝴蝶生长变化的科学童话故事,生动形象的插图、趣味十足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青虫青虫篓中藏,怎变蝴蝶长翅膀?带着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我巧妙运用媒体,引领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篓子里的青虫这课的生词和第一、二自然段,请看大屏幕上的词

8、语,请同桌的同学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大屏幕出示词语,同桌互读)师:谁能来读读?(学生读)师:读得真不错,我们来齐读。(学生齐读)师:大家表现真不错,下面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已学过的第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边想,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大屏幕出示课文中第一幅插图)(指名读)生1:这两自然段主要写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一堆卵,后来这些卵变成了一条条小青虫。(师相板板书:蝴蝶 卵小青虫)师:小青虫渐渐长大了,又怎样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38自然段。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师:请大家听课文38自然段的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边想: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播放课文录音)生1:我知道了鸡妈

9、妈带着小鸡到菜地捉虫来了。生2:小黄鸡把青虫藏起来了。生3:我知道了小青虫不见了,蝴蝶飞出来了。师:请大家仔细看图,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大屏幕出示第二幅插图)生:鸡妈妈带着小鸡来了,它们捉虫吃。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怎样?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生1:它们十分高兴。生2:这里的青虫真多啊!生3:鸡妈妈很神气,它好像在说:“孩子们这里有很多的青虫,你们要练习捉虫的本领,看谁捉得多!”生4:鸡妈妈好像在说:“孩子们这里的青虫又香又嫩,我们可在大吃一餐了!”师:那么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是描写的这幅图呢?生: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是描写的这幅图。师:请大家根据图画想想怎样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鸡妈妈

10、心情和虫多的语气读出来。(学生自由读)师:谁能来读读?(生读)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能来试试吗?(再指名读、齐读)师:吃着又肥又嫩的小青虫,有只小黄鸡的小脑瓜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它的想法是什么?又是怎样做的?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吧!(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师:谁能说说小黄鸡的想法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生:小黄鸡的想法是把小青虫藏起来以后再吃,于是它藏了好多小青虫。师:谁能说说“一大批”是什么意思?生1:“一大批”就是很多很多。生2:“一大批”就是太多了,数都数不清。师:小黄鸡想出了这样一个奇妙的想法,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鸡呢?生1:聪明。生2:可爱生3:贪吃师:那谁能

11、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把自己体验的情感读出来?(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师:大家读得真不错,小黄鸡后来吃到了放在篓子里的青虫吗,请看大屏幕:(出示第三幅插图)师:小黄鸡看到了什么?它的表情怎样?生:呆住了。师:“呆住了”是什么样?生1:就是眼睛睁得大大的。生2:就是觉得不可思议,嘴巴张开一动也不动。师:那课文是怎样描写后来发生的事情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58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师: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小青虫不见了。生2:从篓子里滚出来好多空壳。(师相机板书:空壳)师:请同桌再交换读第58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青虫到底去了哪里?如果遇到不的懂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生读课文,讨论不懂的地方,师

12、巡视辅导)师:谁能告诉我们小青虫到底去了哪里?生:小青虫变成了蝴蝶飞出来了。师:是啊那么小青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想亲眼看看它的变化过程吗?(生十分高兴齐答:想。)(大屏幕播放蝴蝶的一生的变化历程:首先是卵的发育阶段,然后是幼虫期的生长过程,再是蛹的发育阶段,最后是变成蝴蝶的最后阶段。)(师边描述边板书:(蛹)三、升华情感,回归文本师: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边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我又认识了很多生字娃娃。生2:我知道了蝴蝶的生长过程。生3:我还知道鸡爱吃小青虫。师:这节课大家表现真不错,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读书,用心细想,用心听是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的

13、。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师:同学们,除了蝴蝶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和蝴蝶一样小时候和长大了样子不一样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生1:蚕,我是听爷爷说的。生2:蜜蜂,我是从资料书上查到的。生3:苍蝇,我和爸爸一起上网上查到的。师:看来,大家的求知欲望是多么强烈啊!是啊,大自然神奇美丽,有无穷无尽的奥秘,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索吧!五、进入写字乐园(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附:板书10篓子里青虫蝴蝶卵小青虫空壳(蛹)教学反思:篓子里的青虫这篇课文学生很感兴趣,故事情节简单,但在教学上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蝴蝶学生都见过,可是蝴蝶的生长过程学生却是很少知道,怎样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成为本

14、次教学的难点。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蝴蝶一生的变化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了新知,明白了蝴蝶的变化历程,同时也知道了自然界的神奇。在这节课中我做到了如下几点:一是对学生观察、想象、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步一步有层次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清楚表达。例如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观察图,先说出图的大致意思,再引导学生更进一步的观察,观察它们的表情,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学生的想象丰富而有趣:他们有的说:“鸡妈妈很神气,它好像说:孩子们,这里有好多虫子,你们要练习捉虫的本领,看谁捉得多。有的说:

15、“鸡妈妈好像在说:孩子们,这里的青虫肉又香有鲜,我们可以大餐一顿了。”还有小鸡和青虫的话也想象得非常有意思,这都是学生闪烁着的智慧的火花。二是创设情景,拉进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些情景,引导学生渐渐进入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换位思考,换位体验,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例如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我说:“你就是小黄鸡,你背着装满小青虫的篓子回家了,过了一段时间你肚子饿了,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仿佛自己真的就是那只小黄鸡,一下子就被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中来了。三是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突破难点。在这课中的难点是小青虫是如何变成蝴蝶的。学生只知道小青虫不见了,蝴蝶飞出来了,地上有好多空壳。那么如何将这一难点转化呢?于是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在上完第8自然段之后,我问同学:你们想亲眼看看蝴蝶的一生的变化历程吗?这时同学们情绪高涨,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想。于是我播放事先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