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692950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2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方法和过程: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消除学生畏难情绪,让学生能鉴赏也能欣赏诗歌表达技巧,能训练有素地解答表达技巧鉴赏题。【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2、熟练掌握解题思路,用“自我诊疗法”有效提高答题技巧。3、规范答题思维,掌握答题步骤。【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解读考情,典例解析,随堂诊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2、讲练结合法:例题解析

2、,随堂巩固练习,随讲随练,随错随改,及时巩固教学成果。(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方法点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古诗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也像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温暖而博大,学会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犹如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知识回顾1、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

3、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2、知识框架古代诗歌表达技巧3, L修辞有法;比筍、拟人、反问、设何、夸卷、f楷代、反貝.取关筝匸貶现手法t封托、对比*魚征.泣染、烘托.比、虚实、用典寻主点达方式:描T丰法t远近、点面、动錚、虚实、1LW.口描等)、抒情疣借咼抒情*托物言击、借古讽令等、叫他常I4,结构安排先垠気悄、先牯后最、以麻结悄歆摘先抑、欲抑先捕、伏笔催6、卒章显怎尊.三、真题体验1考向一表达方式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4、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3分)(1)【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题干信息我的解读分析颔联明确答题区域,紧扣颔联分析说明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明确答题方向(表达技巧),“哪些”说明至少应该有两种分值3分一种修辞手法1.5分,且要明确答出是何种丁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2)【审读文本】(确定答题要点)落日鸟边下: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日落”“鸟飞”皆是动景。秋原人外闲:远离喧嚣人群,秋天的原

5、野显得格外闲静空阔,是静景。分析感情:静观落日西沉,闲看秋原寂静,表现出了诗人闲适从容的心情。(3)【组织答案】 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自行测评】评分依据:答出手法1分,并分析具体诗句1.5分,正确答出两种手法且分析的给满分。(5)【评后反思】请在解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之处打上,想想怎么办。(1)答错或答漏表达方式。(2)景和情的关系概括不准确。J(3)分析没有扣点。(6)【方法突破】突破瓶颈:1、景情关系概括不准确怎么办整理概括表达方式的常用词语,仔细体会并烂熟于心。特别要注意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景情关系

6、的区分。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怎么办大处着眼:先看整体上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小处入手:如果是抒情,先看它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如果是间接抒情再看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还是托物言志。3、分析不具体怎么办要结合具体内容做具体分析,不能只就共性泛泛而谈,要言而有据,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7)【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方式,指出诗歌运用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第二步: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小结:“自我诊疗法”:审读t思考t答题

7、t测评t反思t突破t总结2、考向二:修辞手法(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塵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塵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1)【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题干信息我的解读分析具体诗句明确答题区域,紧扣诗句分析说明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修辞手法),并且直接指明是两种分值4分一种修辞手法2分,且要明确答出是何种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2)【审读文本】(确定答题要点)关键词:争先、塵战、缴缠。作者将风

8、、雪、诗人格化,仿佛风和雪在争斗,诗句和风雪也在纠缠,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关键句:句式整齐,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意思上层层递进,构成排比之势,有一种豪迈壮观的美,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3)【组织答案】拟人。用“争先”“塵战”“缴缠”把风、雪、诗拟人化,写风与雪斗争,又写诗人与风雪斗争,充满了一种动感,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这正是作者自身胸怀之昭示。 排比。排比句写出了风、雪、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的情景,表现出了风雪的劲猛,增强语言气势,使得整个画面饱含着生命的律动,渲染了一种豪壮的气氛。【自行测评】评分依据:答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具体诗句1分,正确答出

9、两种修辞手法且分析的给满分。(5)【评后反思】请在解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之处打上,想想怎么办。(1)答错或答漏修辞手法。(2)无分析或者分析出错。(3)分析不具体,套路化,泛泛而谈(6)【方法突破】突破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的二个瓶颈(一)误判修辞手法怎么办?掌握常见修辞类型,熟记常用术语。了解古代诗歌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及特点,梳理、熟悉、掌握常见修辞术语。立足诗词整体,学会语境分析。要把诗词当做一个整体来看,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或语句,要从整个语境来判断修辞手法。 区别易混的修辞手法。如借喻和借代、排比与反复、比喻和比拟等,应弄清它们的区别,仔细比较,以免张冠李戴。(二)分析不细致怎么办捕捉诗

10、句关键词,要有每一个字都是有用的”每一个字都是给分点”的意识,尽量答得全面、具体。答题时要考虑到步骤的完整性、要点的齐全性,力求做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答题规范。(7)【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二步:析运用,结合诗句说明此种修辞手法是怎样运用的。第三步答效果,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考向三一一表现手法(2014冋考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

11、故称。(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课堂展示,小组自行测评,互改,总结。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此种表现手法是怎样运用的。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考向四艺术构思(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冋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课堂展示,小组自行测评,互改,总结。答案:第

12、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答题步骤:第一步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第二步结合具体诗句阐明诗歌内容的转换、景情的关联、主旨的突出等。第三步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五、课堂小结:回顾“自我诊疗法”及表达技巧类型题目的答题步骤六、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注: 甘露:寺名,在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银

13、山:江中巨浪。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你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分析。解析1:a虚实结合。b前两句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深渊。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c却给了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解析2:a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b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c为了领略那银山般浪涛的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的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涤荡心胸。2诗题为“宿甘露僧舍”,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寺院的建筑或历史,诗中更没有一点儿佛教所倡导的清静淡泊、超脱尘世的意味,作者的真实意图在哪?解析:以甘露寺所处之地为立足点,借以展现祖国江山的辽阔,尤其是长江的雄伟,同时抒发了作者豪迈、进取的胸怀。3前人评价这首诗说“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解析:同意。它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充分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气概。雨后池上刘攽(bm)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