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692735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常见公式及知识点系统总结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常考公式及高频考点第一部分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考点一 角的表示方法1.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所有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a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k360 +,kZ 2.象限角的表示方法: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k360 k360 +90 ,kZ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 k360 +90 k360 +180 ,kZ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k360 +180 k360 +270 ,kZ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k360 +270 0,且x=0时的相位(x+=)称为初相.如果不满足0,先利用诱导公式进行变形,使之满足上述条件,再进行计算.如y=-3sin(-2x+600)的初相是-600

2、求解思路:利用三角函数对称性与周期性的关系,解.相邻的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是周期的一半;相邻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周期的一半;相邻的对称中心与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周期的四分之一.2.“一图、两域、四性”“一图”:学好三角函数,图像是关键。易错提醒:“左加右减、上加下减”中“左加右减”仅仅针对自变量x,不可针对-x或2x等.例:“两域”:(1) 定义域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实际上是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常借助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象或数轴法来求解.(2) 值域(最值):a.直接法(有界法):利用sinx,cosx的值域.b.化一法:化为y=Asin(x+)+k的形式逐步分析x+的范围,根据正弦函数单调性写出

3、函数的值域(最值).c.换元法:把sinx或cosx看作一个整体,化为求一元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问题. 例:1.y=asinx2+bsinx+c2.y=asinx2+bsinxcosx+ccosx23.y=(asinx+c)/(bcosx+d)4.y=a(sinxcosx)+bsinxcosx+c“四性”:(1)单调性 函数y=Asin(x+)(A0, 0)图象的单调递增区间由2k-x+2k,kZ解得, 单调递减区间由2k+x+0, 0)图象的单调递增区间由2k+x+2k2,kZ解得, 单调递减区间由2kx+0, 0)图象的单调递增区间由k-x+k,kZ解得,. 规律总结:注意、

4、A为负数时的处理技巧(2)对称性函数y=Asin(x+)的图象的对称轴由x+= k(kZ)解得,对称中心的横坐标由x+= k(kZ)解得;函数y=Acos(x+)的图象的对称轴由x+= k(kZ)解得,对称中心的横坐标由x+=k(kZ) 解得;函数y=Atan(x+)的图象的对称中心由x+= k(kZ)解得. 规律总结:可以是单个角或多个角的代数式.无需区分、A符号.(3)奇偶性函数yAsin(x),xR是奇函数k(kZ),函数yAsin(x),xR是偶函数k(kZ);函数yAcos(x),xR是奇函数k(kZ);函数yAcos(x),xR是偶函数k(kZ);函数yAtan(x),xR是奇函数

5、(kZ)规律总结:可以是单个角或多个角的代数式.无需区分、A符号. (4)周期性函数yAsin(x)或yAcos(x)的最小正周期T,yAtan(x) 的最小正周期T.考点六 常见公式常见公式要做到“三用”:正用、逆用、变形用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三角函数化简思路:“去负、脱周、化锐”(1)去负,即负角化正角:sin(-a)=-sina; cos(-a)=cosa;tan(-a)=-tana;(2)脱周,即将不在(0,2)的角化为(0,2)的角:sin(2k+a)=sina; cos(2k+a)=cosa;tan(2k+a)=-tana;(3)化锐,即将在(0,2)的角化为锐角:6

6、组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均化为“k/2a”,做到“两观察、一变”。一观察:k是奇数还是偶数;二观察:k/2a终边所在象限,再由k/2a终边所在象限,确定原函数对应函数值的正负.一变: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利用商的关系变换. 其中公式(1)也可理解为终边相同角的三角函数值相同,公式(3)也可按照函数奇偶性理解3.两角和差公式;, 4.二倍角公式;,二倍角公式是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当=时的特殊情况倍角是相对的,如0.5是0.25的倍角,3是1.5的倍角5.升降幂公式(升幂缩角).(降幂扩角),6.辅助角公式=(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 、cos、ta

7、n1、sin- 、cos- 、tan1,分别求出的取值范围14.三角形中三角函数关系在ABC中,有.;tan(A+B)=-tanC;等15.三角函数化简的常用技巧1.三角函数化简要做到“四看、四变”(1)看角、做好角的变换:观察角与角之间和、差、倍、互补、互余等关系,采取诱导公式、两角和差公式、倍角公式、拼凑角等办法化简.(2)看名、做好名的变换: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实现弦切互化,掌握弦的一次齐次式或二次齐次式化简方法(3)看次数、做好次数的变换:利用升降幂公式实现扩角降次、缩角升次(4)看形、做好形的变换:利用辅助角公式,统一函数形式2.具体技巧(1)遇分式通分、遇根式升幂.(2)和积转换法掌握sin cos ,sin cos 化简方法,利用(sin cos )212sin cos ,“知一求二”(3)巧用“1”的变换1sin2cos2tan450sincos 0.3.四种常见题型给角求值、给值求值、给值求角,辅助角公式若角的范围在(0,90),选择正弦、余弦函数均可;若角的范围在(0,180),选择余弦函数较好;若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