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89021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5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要点(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瓦斯治理方案编制人:工程师:矿长:日 期:二。一四年元月、乙刖 百第一节、瓦斯治理原因第二节、指导思想第三节、瓦斯治理基本要求第四节、瓦斯治理基本原则第五节、瓦斯治理目标第六节、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生产现状第一节、矿井概况第二节、矿井生产地质概况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第四节、煤炭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第五节、瓦斯概况第六节、开拓方式及开采工艺第七节、矿井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 统、瓦斯抽放系统概述第八节、矿井六大避灾系统概述第二章、瓦斯治理方案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成立机构第三节、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第四节、保证监控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2、第五节、建立完善瓦斯抽放系统,保证抽采达标第六节、加强煤与瓦斯防突管理,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 施第三章、瓦斯治理保障措施第一节、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第二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第三节、加强监督检查第四节、建立安全隐患处理应急救援机制第五节、加强日常管理,注重隐患跟踪,全力消除隐患第四章、资金保障1、乙 刖 百为了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生规定等 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上级要求,搞好矿井灾害预防,保证安全生产。 能及时处理和避免或减少矿井瓦斯灾害事故为目的。依据煤矿安 全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三十条之规定,结合*煤矿

3、2016年度生产安全情况,特编制 *煤矿2016年度矿井瓦斯 治理方案。编制2016年度矿井矿井瓦斯治理方案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瓦斯事故 及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瓦斯事故时,可根据预先制定的方案, 有效的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矿井瓦斯治理方案编制完成经会审批准后下发到各单位。各单位领导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并签名,要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掌握避灾知 识、救灾知识及避灾路线,提高职工的保安全意识。实际生产过程 中要严格执行预防各种事故的安全措施,发生事故时要根据制定的 处理措施进行救灾。矿井矿井瓦斯治理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 改,确保其针对性、及时性

4、、科学性。第一节、瓦斯治理原因为贯彻落实贵州省煤矿瓦斯治理能力评估标准要求,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行动,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深 化我矿瓦斯治理,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生规定和上级有关煤矿瓦斯治理的指令、指示, 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第二节、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国家煤矿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技术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生规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 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 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 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5、的瓦 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 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 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 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第三节、瓦斯治理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找由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工 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 全和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 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6、瓦斯治理工作到位。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 化、开拓开采正规、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 为实现到2014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四节、瓦斯治理基本原则1. 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2. 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3. 瓦斯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4. 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5. 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抽采达标),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 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6. 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有效),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

7、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7. 严格管理(管理到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行、 严格监督。8. 排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第五节、瓦斯治理目标1 .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瓦斯事故与重大瓦斯事故;2 .防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3 .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4 .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5 .建立完善的瓦斯防突体系,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方针。第六节、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我矿为新建矿井,现已进入试运行工作阶段,必须处理好生产、 安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做好通风系统、瓦斯抽放系统和防 突体系的管理。瓦斯治理是一个系统

8、工程,根据我矿生产现状及各系统实际情况分析,治理方案应以瓦斯抽放系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通风系统、防突体系等安全系统为目标,配合各项保障措施来达到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生产现状第一节矿井概况*煤矿属技改扩能*万吨/年规模矿井,2012年6月5日,贵州省能源局以黔能源煤炭2012174号文批复*煤矿30万 吨/年开采方案设计(变更);2012年11月27日,贵州煤矿安全 监察局毕节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毕2012168号文件批复*煤矿30万吨/年安全设施设计(变更);2013年2月5日,贵州 省国土资源厅颁发 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10年自2013 年2月至202

9、3年2月;2013年4月11日,*经济能源局以*经 能字201369号文关于批准*煤矿30万吨/年技改扩能项目开工建 设的批复批准开工建设。矿井设计开采 K5、K6、K7、K8、K9、K10、K11、K12 号 8 层煤,采用斜井开拓,设计以一个水平(+1578M)开拓全矿井,将整个井田划分为二个采区,+1578m以上为一采区、+1578m以下为二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一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在K9煤层10901采面,接替工作面为 K9煤层10902工作面。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报告, K5、K7、K11、K6、K8、K9、K10、K1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

10、鉴定为田级(不易自燃),煤尘均无爆炸性,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矿井以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达到设计生产 能力,质量标准化现已通过三级,二级质量标准化验收现正准备 资料。#第二节、矿井生产地质概况(一)区域地质区域内生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 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 第三系,其中,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较广,区域地层见表区域地层系统简表系统组(群)地层代号及接触关系备注第四系QJ3sn1侏罗系上统遂宁组中统上沙溪庙组J2s铜下沙溪庙组J2X油页岩、铁下一中统自流井群Jl-2Z1三叠系上统二桥组T3e中统法郎组狮子山组

11、T2fT2sh关岭组松子坎组T2gT2s下统永宁镇组茅草铺组TiynTim飞仙关组夜郎组TifTiy宜系上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l煤峨眉山玄武岩组P3B中统茅 口组P2m栖霞组P2q梁山组P2IGQb煤石炭系下统大蚌组奥陶系中统宝塔组十字铺组Qsh下统湄潭组Qm红花园组Qh桐梓组Qt寒武系中一上统娄山关群S 2-3IS中统高台组6 2g下统清虚洞组6 iq金顶山组Jj明心寺组6 1m(二)矿井地质区内由露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 下面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 .二叠系茅口组第二段(P2m2):岩性、厚度变化均较大。以底 部硅质岩在全区最为稳定;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岩相变化最为 显著;上

12、部普遍为浅灰、灰白色生物灰岩。各地剥蚀程度不一, 厚0300m)生物群以富含 Neomisellina 及Neoschwagerina为主, 可称 “ Neomisellina Neoschwagerina 富集带”。2 .二叠系龙潭组(P3l):底部主要由灰白、灰色粘土岩、含凝 灰质粘土岩及凝灰质粘土岩组成,底部及下部常见茅口顶部硅质 岩、灰岩形成的底砾岩或分散砾石,厚345是区内黄铁矿的主要产生层位。下部以灰色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细粒岩屑砂岩、粘土岩、菱 铁岩及煤层,常为湖泊一沼泽一泥炭沼泽一湖泊一浅海相的完整 旋回结构;中部: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少量细粒岩屑 砂岩与煤层组成湖泊一沼

13、泽一湖泊的完整或不完整(一般厚15m)的陆相旋回层组成,砂岩中普遍夹菱铁质结核或条带,细砂岩岩 屑成份普遍以绿泥石、玄武岩为主,少量为长石、石英或炭屑; 化石主要为植物,偶见瓣腮类及腕足类,主要有 Gigantopterisnicotianaefolia Schenk(烟叶大羽羊齿)、G.dictyophylloidesGu et Zhi(阔叶大羽羊齿)等。上部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灰岩与煤层组成韵律沉积,以海相旋回结构单元最为发育,夹少量细粒砂岩、菱铁 质粉砂岩等。是区内的主要含煤部位,生物群以腕足类、瓣腮类 为主,少量为蜓科、有孔虫等,植物不甚发育,主要有腕足类 Leptodu

14、s richthofeni Kayser(李希霍芬蕉叶贝)、 L.nobilis (Waagen)(美丽蕉叶贝)等。从下至上含可采煤层8层,本组平均厚 127.77m。其中 ZK001 厚 125.60m, ZK201 厚 132.59m, ZK101厚74.50m (未由露全)。3 .二叠系长兴组(P3c):主要由灰、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灰岩、 燧石灰岩或泥质灰岩组成,常夹黄灰色砂岩、泥质粉砂岩、钙质 砂岩等,一般 630nl生物群以含蜓 Palaeofusulina及有孔虫Colaniella 为特征。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4 .二叠系大隆组(P3d):以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硅灰岩、硅质 岩、硅质页岩为主,时夹砂岩、泥岩,并普遍夹有15层灰绿色斑脱岩化凝灰岩,以富含 Pseudotirolites 为代表的菊石群的硅 质岩,与下伏长兴组整合接触。厚132nl5 .三叠统系下统夜郎组(y):下部由黄、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