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第三单元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687116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第三单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第三单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第三单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第三单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第三单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第三单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第三单元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科第三单元练习卷学校 班级 姓名 评分 一、 基础知识。(50%)1、 正确拼写音节,组成词语。(6%)yun qin ln u tin 埋( ) 道( ) ( )草 ( )湿 包( ) ( )空2、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3%)着迷(zhu zho) 割舍 (sh sh) 兴奋 (xn xn) 卷发(jun jun)) 勉强 (qin qin) 珍藏 (zn cn)3、 分辨字形,正确组词。(10%)悟( ) 撕( ) 溜( ) 虚( ) 仪( )梧( ) 嘶( ) 榴( ) 虑( ) 议( )4、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写出四个自己积累的词语

2、,并用带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10%)自( )自( ) 怒( )圆( ) 流( )忘( ) 蹑( )蹑( )心( )肉( ) ( )高( )烈 ( )吃( )惊 一( )既( ) 5、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海浪 ( )的仪式 ( )的听众 ( )的脸色( )地睡着 ( )地演奏 ( )地倾听 ( )地呼吸6、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6%) 沮丧 魁梧 隆重近义词( ) ( ) ( )反义词( ) ( ) ( )7、 按要求改写句子。(3%)(1) 孩子怎么能跟死人在一起呢?(改为陈述句) (2)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把字句) (3) 学了用心倾听一课,我得到

3、很大的印象。(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8、 把名言补充完整,再写出一句自己积累的名言。(8%)(1)有所期诺 ; 有所期待 。(2)不精不诚, 。(3)轻诺 。民无信 。(4)诚者 ,诚之者 。 二、 阅读(30%)1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10%)(1)穷人一课作者是 国作家 写的一个短篇 。课文记述了桑娜与渔夫收养邻居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渔民的 的 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 的美好品质。(2)唯一的听众一文,赞扬了老教授 的美德。表达了 之情(3)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通过对残疾青年的 、 、和 的描写,赞扬了残疾青年 的美好心灵。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4%)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

4、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1) 请用“ ”和“-”线分别把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部分画出来。(2) 从这些描写中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 3、读文段,回答问题。(16%) 我跟小燕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上学。我觉得她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儿小气。比如说吧,一根雪糕三角钱,冰棒一角五,她就只买冰棒,不买地糕。又如,我们去春游,同学们差不多都带了汽水,可她呢,白开水一壶。我想她一定是小气,舍不得花钱。“真小气!”我有意想气气她,可是她只是笑笑。 一天早晨,我俩一块儿去上学。她对我说:“我攒了十五元钱,打算买一部少年自然知识辞典,明天你跟我

5、一块去新华书店吧?”“哦,”我这才恍然大悟。小燕攒钱原来想买一本心爱的书哇。 早自习的时候,我们在教室里读书,班主任走了进来。从他(忧伤、悲伤)的眼神里,我(侦察、检查、觉察)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居然、果然、突然),他说:“昨天,李红家里失火了,家具、衣服、电器全都烧光了”还没等老师说完,小燕马上站了起来:“老师,作为一个少先队员,对同学的困难不能袖手旁观。我愿意捐献十五元钱来帮助她。钱虽然很少,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放学路上,我问她:“你把钱都捐给同学了,怎么买书?”她说: “以后攒钱买不是一样吗?” 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她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更鲜艳了。我顿时感到她比过去高大了许多(1)、

6、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掉。(3分)(2)、 判断下列说法,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2分)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 “我”。( )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小小燕。( )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和小燕。( )(3)、 简述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4分) (4)、“她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更鲜艳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 (5)、以后攒钱买不是一样吗?(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1分) (6)、 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 习作。(20%)题目: 真情提示与要求:可从“师生、父子(母子、父女或母女)或同学”中任选一个词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要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