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871014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沉和浮学 科科学主备教师邢艳彬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案微调三维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

2、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教学准备水槽、石块、橡皮.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4、小组实验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

3、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3.学生实验4.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学 习 评 价一、阅读目标领悟,交流学习收获。二、习作1. 下面哪种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 )A. 小石头 B. 萝卜 C. 橡皮 2. 把橡皮

4、切得很小,放在水中,它会( )。A. 浮起来 B. 沉下去 C. 一会儿浮,一会儿沉3把四块木块黏在一起,增加了体积和重量,放入水中( ) A.木块会沉下去 B.木块还会浮起来 C.木块不可能浮起来4同一种物体,改变他的体积和重量,( )改变它的沉浮状况。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会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课后反思学 科科学主备教师邢艳彬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案微调三维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

5、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教学方法与手段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教学准备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

6、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教学过程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完成活动一3、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

7、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学 习 评 价一、阅读目标领悟

8、,交流学习收获。二、习作1如果以下三个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那么重量最轻的是( )。A木块 B石块 C铁块 2不同物体,体积相同,它的重量( ) A.不一定相同,沉浮状况也不同 B.一定相同,沉浮状况相同 C.一定相同,沉浮状况不同拓 展 天 地 阅读课本6页的思考与讨论。想一想:1能够改变潜水艇沉浮状况的材料是什么?这两种材料有什么特点?2潜水艇是利用它们的什么特点来改变沉浮状况的?3潜水艇是如何控制在水中的沉浮的?板书设计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课后反思学 科科学主备

9、教师邢艳彬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案微调三维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教学方法与手段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

10、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教学准备量杯、橡皮泥、铁块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三、比较橡皮泥排

11、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拓 展 天 地 1阅读课本21页资料库王冠的秘密,思考:(1)阿基

12、米德在装满水的浴盆洗澡时,溢出来的水与他身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2)阿基米德如果先把王冠放入装满水的缸中,再放同样重量的黄金,会出现什么现象?你准备怎样解释这一想现象? 2阅读21页沉浮自如的“浮沉子”,模仿做一个,想一想其中的原理。与王冠的秘密联系起来思考,有什么启发?板书设计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课后反思学 科科学主备教师邢艳彬授课时间第 周 月 日教学内容4、造一艘小船教学案微调三维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与技术紧密

13、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学方法与手段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

14、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三、造个性船:1、学生说说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