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685147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汇报 目前,我县扶贫开发进入最终攻坚阶段,农村脱贫奔小康无疑是这项工作的难点和关键,事关全县扶贫开发的整体进程。近期,我们对全县农村脱贫奔小康工作进行了全方面调查,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索,提出新的意见、提议,以期对全县脱贫奔小康决议提供部分参考意见。一、现实状况及特点我县自年初被确定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以后,着眼“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建成脱贫奔小康示范县,率先建成山区新农村建设优秀县”的“两发展、两率先”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科学计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农村展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景象。支柱产业初具雏形,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试点建设一年多来,坚持以农民增收为关

2、键,以产业建设为关键,立足山区实际,根据行政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措施,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进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增加10万多亩,达成近50万亩,特色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的贡献份额达成70%以上。同时,继续抓好剩下劳动力转移安置,主动发展农村运输、加工和餐饮等二三产业,全方面落实各项惠农补助、补助、救助等政策,也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3425元,同比增加362元,增加11.8%,今年可望实现更高的增幅。基础设施不停完善,农村面貌逐步改观。充足利用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和整村推进扶贫和省市挂点、县直挂钩扶贫有机结合,实施计划衔接一致、

3、项目安排一致、扶持投向一致的措施,千方百计匹配、整合建设,年以来,前后投入2亿多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进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处理行路难上,新修通村水泥路380公里,通组砂石路140公里,城关、店垭、过渡湾镇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全县有213个村通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81.6%;在处理饮水难上,依据各村实际,采取修渠道、打水井、建水窖等措施,新建水池、水塔2108处,处理了7.66万人的安全饮水难题;在处理特困户住房难上,本着“建得起、住得下、有安全感”的标准,对特困户的危房进行改造,已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4286户;在处理农村用电难上,开启了新一轮农村电改造,改造完善了50个

4、村55个台区的农村电。同时,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农村面貌快速改观,一大批新农村示范经典不停涌现。社会事业不停发展,民生问题逐步改进。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着力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多措并举改进民生,友好保康建设进程显著加紧。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年以来,新建3个乡镇文化站,70个农家书屋;大力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建成比较规范的寄宿制学校55所。大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县、乡卫生院10家,增加医疗业务用房1.9万平方米,规范整建村级卫生室402个;将城镇居民纳入医保范围,设置了惠民医院,对城镇低保对象就医实施费用优惠或减免,新型农村合作

5、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同时,主动探索建立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大病救助、“五保”供养、灾后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农村低保范围逐步扩大,全县纳入低保范围对象达成1.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1%。基层组织不停加强,村务管理逐步规范。根据“三三”制标准和“五基础”要求,大力实施“双引双培”工程,全方面巩固“三级联创”结果,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很好发挥,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引领发展、为民办事的能力,全县涌现出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同时,对全县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探索建立了村干部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大学生村官”等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帮助村级组织

6、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村务管理显著规范,其中全县村务公开率达100%,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村达100%,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的村达100%,农民的知情权、参加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了很好保障。农民素质快速提升,乡村文明逐步形成。根据“六进家” 政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 为载体,大力实施“三入户” 科技入户、政策入户、信息入户 工程,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政策法律素质和发家致富能力,广大农民素质能力显著提升,培育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小组”创立,全方面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关

7、键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大大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涌现出一批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其中马桥镇进入全省乡村文明建设的优秀行列,尧治河、中坪、堰垭等一大批试点村乡村文明建设全省著名,黄堡镇黄堡村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已初具雏形。二、存在的问题我县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不过,对照同类优秀地域,尤其是和仙洪试验区、夷陵区、兴山县等优秀地域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关键表现为“四缺”:缺资金。农民脱贫奔小康迫切需要处理的是民生问题,即建房、饮水、修路等问题,这些全部需要很大的投入。但农民在短期内全部处理这些资金尚不

8、现实,而且各类政策性补助、扶持也显得杯水车薪,成为制约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首要原因。如目前我县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推掉土坯房,建新楼房,以每栋楼房1215万元计算,一个劳力最少需要积累XX年以上才能实现这一愿望,不过依现行的扶持政策,最高也就是五、六千元。而且,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利息高,致使农民人居环境长久难以根本改进。同时,需要集体负责建设的道路、桥梁、水库、渠道等基础设施,也因缺乏资金、扶持偏少而进展较慢;农村丰富的,优势产业也因缺乏资金投入难以快速开发,制约了全县农村脱贫奔小康的进程。缺技术。现在,我县农村缺技术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劳动强度大,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活仍然是“苦、脏、累”

9、的代名词。在种植业上,现在仍停留在牛耕人种的古老水平上,仅在收割脱粒方面基础实现小型机械化作业;而且,测土配方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除草等技术利用率很低。在养殖业上,养猪、养牛、养羊、养鸡这四个传统产业不论是在繁育上,还是喂养管理上,全部还停留在初级水平,喂养效益很低,养殖风险较高,经济效益通常。在茶叶、蔬菜、烟叶、袋料香菇等产业上,即使在生产上技术较高,但受加工技术制约,加工增值不多,产业链条过短,粘合相关产业不够。同时,因为技术匮乏,农副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全部展现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的情况。缺品牌。目前,经济发展早已步入了买方市场,一个地方的品牌往往决定着产品的市场拥有率,进而决定生产规模和

10、生产水平,而品牌确实立,需要含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用优质产品“打出”。我县农业产业的农、林、牧、渔门类齐全,特色产业众多,共达10个左右。不过,龙头企业过小,品牌要么过多过杂,著名度不高,带头作用微弱,如茶叶产业,仅仅10万亩面积,注册商标就达4个;要么没有品牌,如香菇、生猪等产业,仍停留卖原产品上。作为传统产业众多的山区,客观上需要在一个品牌“旗舰”下,多种产业嫁接融合,形成如同“八宝粥”、“十三香”那样的态势,联合做大,整体对外。但现在,各个产业分散经营,缺乏联合,十多个农业产业,全部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全部长不大、做不强。缺人才。首先,组织领导型人才匮乏。像尧治河、堰垭那样的组织领导

11、型人才少,大部分村级干部全部缺乏率领群众干一番事业的领导能力,往往停留在简单地按上级要求,发展产业,抓好管理上,以致于多数村不能实现自我快速发展。其次,各类专业型人才匮乏。农村发展需要一批法律、经管、文化专业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不过因为农村多数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尤其是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外出务工,学习掌握的是城镇工商业技能,在农村多无用武之地,以致于农村大量缺乏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据调查,我县各类专业性、技能型人才和正常需求相比,约差500010000人。另外,目前农村技工日工价超出城区1015元/人仍极难雇到,尤其是用工量大的月份,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三、对策和提议

12、目前,我县正处于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进入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生态经济强县”战略,找准脱贫奔小康的定位,解放思想、优化思绪,创新方法,扎实工作,加紧新农村建设进程,努力争取提前实现五年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农民是主体,脱贫奔小康要引导群众主动参加。在脱贫奔小康工作中,农民是主体,只有坚持广泛发动群众,正确引导群众,多方帮助群众,才能充足激发农民的热情,利用群众力量打好这场攻坚战。一是利用优惠政策激励农民。目前,各项惠农政策格外青睐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招牌政策含金量高,省直单位帮扶方法安排也全部在向山区县倾斜,要多个方法宣传对保康发展有

13、利的优惠政策,让农民自觉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大干快上的热情,把开展各项建设内化为精神的意念,转化成自觉的行动。二是利用返乡人员带动农民。充足利用进城务工农民较多的优势,多个方法引导农民将城市优秀技术、加工技能向农村普及,把城市优秀经营管理尤其是优秀的合作、合作发展经济实体的经验向农村推广,让城市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逐步向乡村传输,使农民快速提升素质,成为脱贫奔小康的能手。三是利用优秀经典引导农民。要因时、因地、因情制宜,利用组织农民外出参观、选派村组干部考察、聘任模范教授宣讲等方法,用经典说服群众、启迪群众、提升群众,使群众和党委政府的号召相一致,达成引导群众端正方向、科学筹划、

14、创新实干的目标。思绪是前提,脱贫奔小康要科学进行发展定位。思绪决定出路。科学确定发展思绪是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前提。目前,我县脱贫奔小康的蓝图已经绘就,工作关键也已经明确,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创新思绪,改善方法,使各项工作更加好的得到落实。一要科学筹划。要科学确定开发总规,明确开发的指导思想、基础标准、目标任务、开发关键、区域布局;制订开发详规,遴选一批项目,按计划、分阶段、有关键的组织落实。二要创新机制。着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加、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各项制度,形成群策群力、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要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强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股份合作和租赁、承

15、包等有效形式,壮大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和发展策略,开发精深农产品加工项目。三要突出特色。脱贫奔小康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而山区要想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需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以特色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要依靠独特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并以此为依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利用丰富、独特的山水,珍稀植物和人文,和原生态农副产品,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产业是关键,脱贫奔小康要建立完整产业体系。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奔小康的关键内容,立足区域实际,科学确定项目,构建良性机制,配套政策方法,把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经济支柱。一要发展特色产业。根据突破

16、性发展核桃和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烟叶和蔬菜产业,提升发展茶叶和食用菌产业的基础思绪,加紧全省核桃大县、烟叶大县、茶叶大县、食用菌大县建设,努力争取经过3到5年发展,核桃面积达成50万亩,茶叶面积达成15万亩,烟叶面积达成8万亩,食用菌达成1亿袋,生猪出栏达成60万头。二是抓好农产品加工。关键扶持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升级、重组整合,开发核桃、茶叶、食用菌、生猪、桑蚕等系列产品,努力争取经过3到5年努力,农特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成50%以上。三是抓好标准化生产。要结合国家、省市标准,细化生产标准,抓好核桃、烟叶、茶叶、食用菌、生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广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经过抓好标准化生产,不停提升保康农产品质量,以质量占领市场,逐步培育著名的农产品品牌。政策是杠杆,脱贫奔小康要用足用活农村政策。要充足发挥政策的“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