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6826944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6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馆3楼人货电梯转料平台614(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凯旋城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施工方案公馆3#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说明2二、技术要求2三、搭设材料要求2四、施工要求2五、施工程序3六、防护门的使用4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八、计算式5(一)落地式双排钢管架计算5(二)槽钢工字钢悬挑钢管架及悬挑梁计算11九、附图21一、 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88a5福晟钱隆公馆3楼工程, 3楼建筑层数为24层,建筑高度为72.45m。凯旋城工程位于长乐市营前街道长限村,峡漳路南侧。本工程由福建贵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设计单位是嘉博(福建)联合设计有限公司,由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由两栋18层(1#、

2、2#)单元式住宅、一栋26层(3#)塔式住宅、一栋32层(5#)塔式住宅、一栋32层(6#)单元式住宅及一栋单层连接体店面(2a#)组成,其中1#、2#及6#楼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1#、2#楼一层沿长限路为店面,小区内一层除局部为小区配套物业用房及消控中心外均为架空休闲绿化空间,2层以上为住宅。每栋楼建筑明细表详下图:幢号层数(层)占地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 (m2)建筑高度(m)室内0.00相当于罗零标高1#楼18884.789592.0755.26.502#楼18631.249366.9255.26.502a#楼1334.1334.164.456.503#楼263

3、32.768008.979.056.505#楼32284.518894.9597.307.006#楼32561.6817515.7998.37.50合计/1193.9634434.64地下室14944.642、编制依据凯旋城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施工方案,依据施工图纸、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建筑结构静力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及参考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施工电梯、井字架卸料平台及防护门搭设图册(SGTC闽-01-2003)而编制。3、编制说明3#楼人货电梯与塔吊安装在同一侧,为保证塔吊能有足够空

4、间拆除,故施工电梯卸料平台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立杆横距最大为10.43m,吊篮两侧立杆间距为1.5m,中间为0.8m,每3层结构层一卸载并每3层结构层一卸载。二、技术要求与日常管理1、本卸料平台采用13层以上(不含13层)采用工字钢梁悬挑扣件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13层以下采用落地扣件钢管脚手架卸料平台,架体高度H=39.7m。13层以上采用二道1#、2#楼14层以下(总高度40.2m)、3#楼16层以下(总高度45.85m)、5#、6#楼15层以下(总高度44m)卸料平台采用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其中20m以下采用双立杆),1#、2#楼40.2米以上设置一道槽钢梁悬挑架(十四层设置一道),悬挑

5、架搭设高度为18m。3#楼45.85m以上设置两道槽钢梁悬挑架(十六层、二十二层各设置一道),悬挑架搭设高度为18m。5#、6#楼44米以上设置三道槽钢梁悬挑架(十六、二十二、二十八层各设置一道),悬挑架,架搭设高度为18m。2、卸料平台基础地面承载力应达到60KN/m2,并在其上浇注2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地面承载力达不到60KN/m2时,必须进行夯实,且将混凝土垫层提高到C20,并在其中配筋。3、施工电梯每三层时,架体应搭设卸荷撑杆,间距不得大于9m,卸荷撑杆通过与建筑物的预埋插管相连接,预埋插管埋深不得小于250mm,并在架体两端应设置连续型交叉剪刀撑(见详图)。4、卸料平台对应

6、的每层楼面处必须设置连墙件,采用两步一跨设置采用每层设置六道连墙件(见详图),并与外立杆进行拉通,连墙件预埋插管埋深不得小于250mm。5、卸料平台卸料层应满铺木脚手板,脚手板应与架体绑扎牢固,且靠近施工电梯侧应高于靠近建筑物侧2010-30mm20mm。6、卸料平台在吊篮两侧及正面外侧中间两立杆之间应按标准设置扶手、中栏杆及挡脚板。7、悬挑支架:采用16号槽钢工字钢钢,槽钢工字钢制作的水平悬挑梁顶端用1416的钢丝绳与上一层边梁或墙柱上18钢筋套环拉接,工字槽钢伸楼层的一端插入在前后各制作1416钢筋套环内环形钢筋间隙用木椎卡紧,环形钢筋预埋安装在砼梁筋、楼板底筋内焊接牢固。8、项目部由安全

7、员进行架体每日巡查,发现隐患立即安排人员整改。三、搭设材料要求1、卸料平台架、连墙杆、卸荷拉杆及预埋插管均应采用483.5mm的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2、卸料平台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3、卸料平台架木脚手板应符合JGJ130中的材质要求。四、施工要求1、搭设要求(1)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其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当平台

8、架搭至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应及时作连墙拉结。除立杆外,其余杆件应采用整根钢管搭设,严禁对接使用。(2)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横向水平杆内端头距离墙面为50mm。(3)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距底座上方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4)连墙件应设置于平台架沿建筑物侧立杆竖直距离主节点不大于200mm处。连墙杆应水平设置,或稍向下斜,要求倾斜角度不得大于10。(5)卸荷撑杆应与平台架外侧立杆连接。卸荷撑杆下端应与预埋杆连接牢固。卸荷撑杆与立杆连接处应靠近主节点,平台架卸荷层应加设水平斜杆,形成几何不变体系。(6)之字型横向斜撑的旋转扣件距离主节点不大于100mm

9、。(7)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符。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5N.m,且不应大于60。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边缘的长度为100mm。(8)挡脚板应铺设在立柱内。(9)卸料平台栏杆两侧应用安全密目网进行防护。2、拆除要求(1)拆除作业必须近先搭后拆原则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连墙杆及卸荷拉杆必须随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或卸荷拉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体。(3)当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4)拆除时,各构配件应通过人工传递或设备运输至地面,严禁将构配件抛至地面。五、施工程序1、施工前的准备(1)卸料平台搭设及拆除前应编制施

10、工方案,并对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应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2、地基与基础(1)按施工方案做好卸料平台架基础混凝土垫层,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积水。(2)按照卸料平台架设计的立杆纵向距、横向距进行放线、定位。(3)放置垫板(4)将底座准确地安放在定位线上。3、卸料平台架的搭设(1)架体搭设顺序如下:立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扶手、中栏杆及八字撑应随架体的升高同步搭设。需要设置卸荷拉杆的架体应同步搭设卸荷拉杆。(2)脚手板的铺设在卸料平台架第每层沿纵向铺设脚手板,用镀锌钢丝将脚手板与平台架体绑扎牢固。(3)防护门的安装将防护门

11、安装在靠近施工电梯或井字架侧的立柱上。4、卸料平台架的拆除(1)拆除平台架应全面检查架体的扣件连接、连墙件、卸荷拉杆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消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地面的障碍物。(3)按拆除方案拆除平台架,在拆除作业中应严格遵循拆除要求中的规定。六、防护门的使用施工电梯:当吊篮到达卸料层时,司机应要求搭乘人员或亲自打开防护门,进行卸料工作。卸料完成后,司机应要求搭乘人员或亲自关闭防护门,扣好防护门销,方可启动施工电梯。七、安装、拆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安装、拆除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制订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程序)1、安装、拆除过程危险源人货电梯转料平台安装拆除时临

12、边防护;搭设、拆除人员安全防护;防护门未安装前与防护门拆除后临边防护;安装、拆除转料平台时高空坠物。2、危险源防范人货电梯转料平台未安装前临边设置钢管防护;搭设、拆除人员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防护门未安装前与防护门拆除后临边设置钢管防护;l 安装、拆除转料平台时转料平台水平半径20m范围内禁止人员进出,设置禁戒线。为了积极应对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对突发安全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稳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13、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一、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机构的组成、职责和分工。 (一) 指挥机构的组成: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部经理负总责任,各专业施工班组、施工组、安全具体抓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具体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组,施工组、治保组、财务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各项事务。 (二)职责与分工:为了明确任务,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现将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具体职责分工如下:1、指挥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项目部本预案的制定、修订;(2) 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 检查督促做好项目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 当发生施工生产突发事故时,负责发布和解除救援命令、信号,并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行动;(5) 负责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6)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2、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1)总指挥:组织指挥项目部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