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815041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唑类杀菌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唑类杀菌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唑类杀菌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唑类杀菌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唑类杀菌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唑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为有机杂环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上共同特点是主链上含有羟基(酮基)、取代苯基和1,2,4-三唑基团化合物。三唑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具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 三唑类杀菌剂种类很多,国内推广使用的有20多种。三唑酮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内第一个商品化的三唑类杀菌剂。同时七十年代还开发了三唑醇。八十年代后又开发出了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氰菌唑、丙环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一系列三唑类药剂。目前,国外一些化学公司还研发了氟醚唑、羟菌唑、环菌唑等新型的三唑类化合物,这些新近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变化很大,作用效果更为明

2、显。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从消费量来看,戊唑醇、丙环唑和三唑酮因为在大田作物上广泛使用,是中国消费量最大的三种三唑类杀菌剂,原药总消费量占整个三唑类杀菌剂80%以上。 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特点 三唑类杀菌剂对于病菌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作用机理又是什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三唑类杀菌剂的抑菌特点是在植物体内抑制病菌的附着胞、吸器的正常发育,使菌丝生长、孢子的形成受阻。因此,此类杀菌剂对几乎所有的真菌性病害有效,但对卵菌类病原菌无效,因卵菌类病菌的菌丝体无隔膜,不能使它受抑制。 三唑类杀菌剂就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喷施药液在作物上,很快即被吸收,一般经2小时,作物吸收的药量已能抑制白粉病菌的生长。植物

3、的根能吸收三唑酮、三唑醇等并向上传导到地上部分,利用这一特点,三唑类药剂常用作种衣剂。叶面喷施后,可从已受药部位向叶尖端输导,叶鞘受药,能向叶部输导。但是叶尖受药向下输导则很少。输导仅限于在同一张叶片,不能转移到其他叶片。 三唑类药剂一般叶面喷施,受药植物的药效可持续15-20天,种子处理后植株持效期达60天,土壤药剂处理,其持效期可高达100天,因此三唑类药剂常作为种衣剂或穴施、灌根用药。而且研究表明,药效的持效期与使用药量的多少有关,用量较少时,持效期也将相应变短。三唑类杀菌剂和其他内吸性的杀菌剂面临的问题一样,就是植物的抗药性会迅速提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合理用药。 合理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

4、治药害的发生 上面我们提到,三唑类药剂具有杀菌广谱的特点,对于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霜霉病、疫病等卵菌病害和细菌性病害无效果。三唑类杀菌剂除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外,对植物的生长亦有较强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在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应用初期即被人们所认识。在棚室中应用发现,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氟硅唑等相对于丙环唑、烯唑醇等安全性较高,建议菜农在使用各种三唑类杀菌剂时,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常用三唑类药剂的使用特点。 苯醚甲环唑的商品主要是10%水分散粒剂,苯醚甲环唑杀菌广谱,对各类作物上的白粉病、锈病、黑星病、叶斑病、蔓枯病、早疫病、立枯病、根腐病、叶

5、霉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安全使用倍数在1000-1500倍左右。苯醚甲环唑在控制植物长势上作用不明显,但仍应注意安全间隔期,保持在7天以上。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否则会降低药效。施药应选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迸行。晴天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65、气温高于28、风速大于每秒5米时应停止施药。 戊唑醇是另外一种高效较为安全的三唑类药剂,现在市面上销售最多的是25%可湿性粉剂和43%悬浮剂。戊唑醇杀菌广谱,从棚室中的使用结果来看,对于各种蔬菜的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立枯病、根腐病、叶霉病和各种斑点病害的防治效果都较为明显,尤其是茄果类蔬菜的叶部斑点病,效果较好。建议菜农25%可湿性粉剂安全使

6、用倍数在1500-2500倍,43%悬浮剂的安全使用倍数在3000-4000倍之间,大田作物使用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 氟硅唑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是40%乳油,商品名为福星。氟硅唑是活性最高的三唑类有机硅杀菌剂,安全使用浓度在6000-10000倍之间。氟硅唑对各类蔬菜的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锈病等防效较好。氟硅唑残效期较长,容易产生累积毒性,建议间隔期10天以上。 腈菌唑对叶霉病、锈病、白粉病、黑星病等防治效果较好。腈菌唑的各种含量的包装较多,剂型也较多,在市面上最为普遍的是25%、12.5%乳油和40%可湿性粉剂较为普遍,所以建议菜农在购买时要注意含量和剂型,避免用药过量。腈菌唑持效期较长,半衰期大约在66天,对作物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建议腈菌唑不宜连续使用。 丙环唑杀菌广谱,对各类蔬菜上的叶斑病、蔓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叶霉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前,市面上出现的剂型主要是25%乳油,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超过3000倍液,防止药害的发生。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注意不要连续使用。丙环唑高温下不稳定,使用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8,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三唑酮、三唑醇等药剂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在蔬菜上使用极少。烯唑醇在部分蔬菜品种上容易产生药害,如黄瓜、丝瓜等,因此在蔬菜上使用也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