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789345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评讲历史试卷的原则和技巧评讲历史试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不是仅仅把答案简单地交给学生,也不像上一节课文那样有资料可查,有教案可参考,完全凭着历史教师的丰富经验,帮助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避免下一次考试重蹈覆辙,提高应试能力。特别在高三备考阶段,更应该重视科学评讲,既要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又要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本文试从对高三历史试卷的评讲作一些探讨。一、试卷评讲必须讲够及时性原则,不能拖太久。 一般而言,高三的考试试卷必须在考后的一天或二天内就要评讲,如果拖得越久学生对考试时思考情况的印象越模糊就越不有利于评讲,评讲的效果就越差。考试的目的,并不是全看学生得多少分,更重要

2、的是让学生暴露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所以,一套试题完成后,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专题补差”,这对于落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试卷讲评应及时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记忆表象,容易及时纠正其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若不及时讲评,学生对所做试题印象会逐渐淡薄。时间拖得越长,讲评的效果也就越差,甚至使问题积累,造成恶性循环。不能提高有效的认识前提,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困难。二、历史教师必须在评讲前对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好数据分析。 在评讲前教师必须对每一份试卷进行统计,计算每道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尽管这一过程比较麻烦,但却是我们评讲中最关键一步,

3、必须坚持做好。不然,没有数据分析,就会拿着试卷泛泛而讲,讲不到要害,讲不到重点。在统计成绩时,我们可以制订一个表格,来对试卷进行统计。例如分析第一道单项选择题时制订如下的一个表格:题号姓名1234567王小明ADBABDA李莉BBCADDA答案ADAACDA答对人数1103033根据以上表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第3、5题得分为0,因此就是我们评讲分析的重点。第1、2题仅有一位学生答对,因而是评讲的次要地方。而第4、6、7题得分为满分,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只公布答案即可。这样通过统计后,我们对学生的考试得分情况就做到一目了然,在评讲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既有重点地讲,又能节约时间,提高评讲效率。不管单

4、元测试还是综合测试,试卷都必须覆盖测试范围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不同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轻重地位不同;不同的试题考查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试题所描述的过程简繁程度不同,分析难度不同。因此,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及能力要求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了在讲评时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试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进行分析,对每道试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进行设计。只有做到讲评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讲评时

5、有的放矢。三、历史教师必须在评讲前必须写出评讲教案。一般而言,很多教师是不太喜欢写出评讲教案,因为无资料可查,要写出这样的评讲教案要花一些时间,所以干脆直接对学生进行评讲,这样,导致讲课的随意性很强,想到哪就讲到哪,一节课零零碎碎,完全没有系统性。那么我们在写评讲教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第一,要有评讲目的,包括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教师采取的对策。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第二,要有评讲方法。每一道大题都有特定的的评讲方法。比如第一道单项选择题,一般采用讨论法,由学生讨论确立正确答案。而第二道材料题由应采用启发式,让学生分析材料,找出关键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第三道问答题要注

6、意启发学生总结出做题的思路,怎样对应课本找出相关史实来组织答案。第三,要有评讲重难点。根据前面的表格分析的数据,我们明确了考试存在的问题后,必须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尽可能的挖掘,全面分析学生失分的情况。第四,要有对重点讲解的题目正确答案作详细分析,让学生明白他的选择与标准答案的差距。第五,要有评讲小结,总结出这一次考试与前几次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原因在哪里,以后努力方向是什么,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四、评讲历史试卷必须讲究知识的延伸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以及总结答题的思路。在评讲中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一份试卷的知识,应该在评讲过程中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7、的能力。方法如下:例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C.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 D. 萨拉热窝事件给定的答案是“B”。但如果把其中的“根本原因”修改为“导火线”,那么就应该选“D”;如果把“根本原因”改为“主要原因”,则应该选“B”、“C”、“D”等三个选项;如果把这一道选择题改为问答题则变为“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必须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导致他们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美国上升为第一名,德国上升为第二名,英国下降为第三名,法国下降为第四,这样的实力与他们的殖民地的情况是很不相称的,这样导致帝

8、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更加激烈。在争夺中产生了三对主要矛盾,即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争夺巴尔干。加上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针对上一道题,我们要启发学生掌握这一类题的规律,由此题联想到其他历史事件。如例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对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例3、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B、缺乏统一指挥和配合C、没有科学的斗争纲领 D、农民阶级本身局限性答案:D例4、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 B、资产阶级没有

9、科学的革命纲领 C、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答案:D在上述的题目来看,在分析到革命运动失败原因时,我们必须启发学生,领导者的局限性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内因,而内因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是根本原因。例5、叙述康乾盛世局面出现及消失的原因。在审题时,启发学生应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思考,因为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我们知道,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文化;文化又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即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其中政治方面包括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等。考察某一历史现

10、象出现的原因时,善于从这几方面去思考,学生就会感到豁然开朗,明确审题的方向。再引导学生从相应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史实,写好答题的提纲,一道问答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评讲时,教师一定要把这种答题的规律慢慢地传授给学生。除了在对原有题目进行深挖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联系。如例5中的题目,可以将其联系到古代的各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对这些盛世出现的表现、原因、影响、评价等进行纵向比较。由于考题答案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应充分利用一次评讲机会,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想能力,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活动。但是,作为评讲课对知识的延伸也不

11、能漫无边际,应有一个度的问题。所以,延伸知识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1、延伸的问题要有新颖性,尽可能跳出以前历史习题的窠臼,根据高考的需要进行重新的设计,这样的延伸对学生才有吸引力。2、延伸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必须有相容性或是交叉性,两者之间必须有可比点。3、延伸的知识的量要适度,不能处处出击,不能冲淡评讲课的主题。五、评讲历史试卷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往的评讲往往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只是机械地对照答案,这种评讲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评讲单项选择题时,我们可以先提问几个学生,他们选择答

12、案的理由是什么以及在考试时当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在总结这几位学生的答案后指出一般出错的原因,有的是记忆不牢,基础知识混乱;有的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正确;有的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掌握不好等。在评讲材料题时,先让学生找出能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语在哪里,和问题有什么联系,应该怎样概括起来。然后再公布答案,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什么差距,以后应怎么改进。在评讲问答题时,先让学生说说当时怎样审题,怎样在脑海里寻找相关的历史事实作依据,怎样迁移课本上的知识,怎样组织答案。通过提问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阐述自已当时的思维变化情况,学生就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知道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也能够给学生的一个

13、信心,让他感受到自己前进的步伐,从而对历史考试产生兴趣。六、评讲历史试卷要注意因材施教、点面结合地评讲。在课堂上教师对试卷的评讲只是针对考试的一般情况,但对于个别学生来说,情况可能就不一样。这要求教师在课后必须与个别学生面对面来分析试卷,帮助学生找出失分的题目及出错的原因。特别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由于碍于面子,不敢向老师请教。教师应该多和他们分析试卷,看看哪些题目本来是可以得分的,但由于粗心大意或记忆不牢而丢分。这样的失分总共又有多少分。如果这次考试能避免这些问题,那么成绩能提高多少分。通过这样分析,学生看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对下次的考试充满信心。七、评讲历史试卷必须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在改卷

14、的过程中,特别是问答题,每次都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本上不知道怎样审题,不知道怎样利用课本上相关史实进行迁移。所以在评讲中必须训练学生答题规范化的习惯。例三 2001年1月1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日本右翼势力举行了“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彻底验证”集会,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结合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为什么在和平发展的今天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质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在看到上面的试题时,有的学生一看这题这么长(材料问答题)并且又是一个热点问题,就有点心虚了,不知道该怎样入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评讲中就要帮且学生分析题目。首先指出这道题的要回答的问题总共有四个

15、,一、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二是“在和平发展的今天出现日本右冀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原因”;三是“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四是“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通过这样分析,学生就不会漏掉问题。其次,在分析好问题后,引导学生从我们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寻找有关的史实。这点是学生感觉最难的。因为在浩潮无边的历史里,到底哪一个知识点才是我们要找的史实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迁移能力差,找不到相关的史实,只能乱说一通,显得苍白无力。 下面以第一问为例进行说明。在这一道题里面,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与这一道题有关的史实是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采取了明治维新的改革不彻底有关。与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有关,因为这一宪法加强了天皇的专制统治。天皇与军部的特殊地位为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得到的巨大侵略利益有关。把上述三点让学生排列出来,为后面的回答搭好一个框架。再次,找到史实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怎样表达。我们要求学生在正式答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答题必须分点,标上序号等。二是在序号前写出简单的提示性的词语。三是论述必须文章化,切忌语言生硬或太过简单,并且要善于用历史科特有的语言来作答,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