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77925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联创新工作机制交流材料近年来,区妇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妇联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在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机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服务职能,维护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妇女的能力和作用, 为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拓展工作阵地为切实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妇干的作用,区妇联从实际出发, 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 不断拓展工作网络和工作领域。一是完善社区妇联组织机构。目前,全区 7 个街道, 38 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了妇联组织,为开展妇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二是组织社区妇

2、联干部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有妇联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以及两纲知识,同时邀请区法院法官进行妇女维权知识讲座。 通过学习培训, 使不少刚上任的新妇联干部提高了认识,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方法。三是积极组织妇女干部参加各种培训班。组织社区妇联主席和乡镇村妇干参加由市妇联举办的妇联创新工作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开拓了视野, 增强了为妇女儿童服务的本领。组织部分农村妇联干部参加市妇联举办的农村女致富能手培训班,进行为其两天的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妇女权益保障法、 农村现状分析及一些法律法规,增强了农村妇联干部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区妇联大力表彰了 2007 年度基层妇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激发妇

3、联干部的创造力和获利,提升了妇联工作水平。二创新工作机制,开展特色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发挥妇联组织的积极作用品牌就是形象,特色就是优势。在全区开展创建示范活动中,区妇联创新工作机制, 结合妇联本身工作实际, 努力把具有妇联工作特色的内容融入全区创建示范工作之中,创建了 12 个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区,推动了和谐社区环境的形成。一:积极创建示范社区。区妇联结合社区各自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首批被命名的示范社区有:社区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社区为“妇女健康教育”示范社区、社区为“无家暴”示范社区、社区为“无毒”示范社区、社区为“学习型”示范社区、社区为“妇女创业”社区。二:在示范社区

4、开展创新服务。区妇联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上述社区各自的特点, 突出服务职能, 把社区里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紧紧抓在手里,放在心上, 在社区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区已经成立12 个示范社区,每个社区都开展特色服务。如社区开展的“无毒社区” ,成立了社区妇联禁毒小组和禁毒志愿者队伍,通过组织女性堂各类毒品知识讲座、座谈会、禁毒知识有奖问答等方式,把相关禁毒知识传播到每一个家庭。三:积极发挥示范社区的示范效应。在创建示范社区活动中,区妇联组织加大宣传力度, 使社区群众了解创建示范社区的意义以及吸引群众主动参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在示范社区正式命名后, 其良好效应立即显现, 社

5、区的风气明显改善。 其他社区纷纷争创示范社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三扎实开展工作,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职能一:推动帮助社区下岗妇女再就业和创业,为下岗妇女撑起一片天空。区妇联围绕市妇联下达的工作任务,把带领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经过区妇联的积极协调,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街道和区行政执法局的通力协助下,区“天桥织女”服务点正式上路营业。在华盛街路上,专门开辟织补衣服一条街,划定12 个标准摊位, 并帮 “织女” 们统一制作了标有 “天桥织女” 字样的活动平台。下岗女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 每人每天可挣30-50 元, 区妇联帮她们打出“天桥织女”品牌后

6、,顾客明显增多,生意非常红火。 “织女”们说,这真感谢区妇联,还是妇联娘家人为我们着想啊!二: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流动儿童是新形势下出现的弱势群体。这些儿童由于缺少父爱母爱,得不到家庭及时正确的指导教育,导致大多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沟通、自卑、自闭、有的生活困难,对学习和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这一弱势群体的儿童, 今年区妇联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把救助留守、流动儿童纳入全年工作的总体目标,从组织机制到任务分解,一起布置,一起检查验收。通过调查摸底,掌握情况。经调查,目前全区共有流动儿童941 人,留守儿童494 人,全登记在册,建立了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开展了为流动

7、、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 “六一” 儿童节前夕区妇儿工委组织了一些爱心大使、深入农村看望留守儿童,送去了 5000 多元的生活学习用品,还表演了节目,使他们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为满足留守儿童求知欲望,区妇联还在各社区建起儿童图书阅览室,共存图书 200 多册,每年为900 多人次流动儿童免费提供阅读服务。 区教育局设立流动儿童学校,使流动儿童一样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区卫生部门主动为流动 (留守)儿童做好免疫接种服务工作;区民政局、工会、团委积极为流动特困儿童献爱心、送温暖。在省、市召开的流动儿童工作会议上,区关爱流动儿童工作得到很好评价。 燕山乡有近百名失学儿童, 区妇联及时组织社会各界热心人

8、士以及有关部门共同捐资 12400元, 帮助这些儿童重返堂。三:挖掘先进典型,大力弘扬道德新风尚,扩大妇联组织的影响力。一:积极弘扬全国到道德模范李玉兰的先进事迹。我市杰出的妇女代表李玉兰因长期从事慈善视野而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称号, 为了让她的事迹感动更多的人, 同时也是为了大力弘扬文明新凤, 在省文明办的安排下, 李玉兰与其他5 位先进人物一起历时 16 天, 在全省 10个文明城市进行巡回报告, 李玉兰克勤克俭、扶贫济困、爱心助学、 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和感人事迹感动了各文明城市的广大市民,他们纷纷表示,要向道德模范学习,努力创建和谐社会。今年8 月 8 日,李玉兰代表蚌埠、

9、代表安徽走进鸟巢,观看奥运会开幕式。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区妇联举办 6 场“与李玉兰共享奥运荣耀报告会” ,受教育人数达5000 余人。在李玉兰精神的鼓舞下,区 15 中学率先成立了李玉兰爱心书屋,特邀李玉兰奶奶位学校名誉辅导员,未成年人教育添砖加瓦。此前,为了大力弘扬李玉兰的精神,区妇联参与完成了平凡的人,博大的爱的光盘制作、出版了大爱无痕书籍,使她的事迹更加家喻户晓。二:开展各种评选工作,挖掘先进典型。 2007 年,为了弘扬传统美德,扩大妇联影响,区妇联召开了庆三八共创和谐表彰大会,会上对 10 户好婆婆、 10 户好媳妇、 10 户平安家庭、 10 户和谐家庭和21 名优秀妇干进行表彰。

10、由市妇联举办的“优秀母亲”和好军嫂表彰,区共有30 位妇女代表获奖、她们是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代表,是“孝敬父母、教育子女的代表” ,在创建和谐社区中构建和谐蚌山中创造了新业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通过和好婆婆、好媳妇等榜样的带动区形成了一股尊老爱幼、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浓厚氛围。在弘扬道德新风尚的过程中,区妇联组织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区妇联及社区妇联的不懈努力, 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先后创建的一系列示范社区开始发挥出效应, 整个社会的风气明显改善, 妇女权益得到积极保护、妇女下岗再就业和创业工作进展顺利,流动、留守儿童享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妇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也显著提高, 影响力 不断扩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