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75619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理论试卷精华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论试卷精华试题WAIS-RC与WISC-CR1,在WAISRC智商分数标准中,边界等级的IQ分布范围是( b )。 (A)8089(B)7079(C)6069(D)69以下2重度智力迟滞的儿童其IQ得分范围在( )。A69以下 B5069C3549 D20343、按照WAIS-RC的因素分析结果,主要测量记忆与注意能力的分测验包括()。 (A)数字符号(B)数字广度(C)图片排列(D)图形拼凑4、WAIS-RC中领悟测验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人的( b ) (A)一般的学习及接受的能力(B)运用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 (C)推理以及主动注意的能力(D)逻辑思维以及概括的能力 5WAIS-RC中对诊断注

2、意障碍最有效的分测验是(b)。 (A)图画填充(B)木块图(C)图形拼揍(D)图片排列6WAIS-RC中领悟分测验( b )A测量知识广度 B记分难以掌握 C受文化影响更大一些 D对智力的S因素负荷大7、WAIS-RC的知识分测验中的问题( c )。 (A)涉及专业性知识 (B)难度相同(C)涉及一般性知识 (D)难度递减8完成WISC-CR的积木测验需要具备的能力是(bcd )。A廓图建构 B视觉动作协调 C空间想像 D图像背景分辨9在WISC-CR中,拼图分测验主要测量被试的( abc )。A知觉组织能力 B视觉动作的协调能力C知觉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能力 D学习能力10在WAIS的分测验中,

3、( adc )是测查流体智力的。A数字广度B领悟C木块图D数字符号11WAIS-RC中数字符号分测验正式测验限时( c )秒。 A60 B120 C90 D15012,在韦氏智力量表中,再测效应表现为( d )。A一个月之内的第二次测验的总智商会比第一次低B再测效应的增分量言语量表比操作量表高C一个月之内的第二次测验的总智商不会比第一次高D再测效应的增分量操作量表比言语量表高13、在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能力可对其产生补偿作用的分测验包括( ad )A、图画填充 B、物体拼凑 C、数字符号 D、图片排列14WAIS-RC分量表平衡性的意义包括(ad)。 (A)VIQPIQ,可能操作能力差 (B)

4、VIQPIQ,可能操作能力好 (C)PIQVIQ,可能无阅读障碍 (D)PIQVIQ,可能有阅读障碍 15在大脑半球损害的情况下,最有可能的是( )。A优势半球有损害,则VIQ明显低于PIQB两半球弥漫性损害,则VIQ明显低于PIQC非优势半球有损害,则VIQ明显低于PIQD两半球弥漫性损害,则VIQ等于PIQ16PIQ和VIQ的差异没有意义的情况可能是因为( )。A智商不与因素分析相应 B用IQ值直接评价智商 C廓图中得分分散 D有再测效应的影响17、某受测者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百语测验和操作测

5、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和0.88,则该受测者的操作智商( )于言语智商。(A)低 (B)不显著高 (C)等 (D)显著高18、检测有言语障碍的被试的推理能力可使用( d )。 (A)图画填充测验(B)韦氏智力测验(C)中国比内测验(D)联合型瑞文测验 18、在心理测验的分类中,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属于( d )A、文字测验 B、操作测验 C、团体测验 D、个别测验19、与斯坦福。比内量表相比,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优点包括( abd )。 (A)比较完整 (B)应用广泛 (C)测验起点偏难 (D)使用离差智商CRT1、英文缩写CRT代表的是瑞文测验的( )A、标准型 B、彩色型 C、离级型 D、联

6、合型2CRT是( )。A仅适用于个体B文字性智力测验 C仅适用于儿童D非文字性智力测验3、CRT可用于()。(A)人格评估 (B)态度测量 (C)跨文化研究 (D)言语能力分析4、关于瑞文测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既可以团体施测,又可以个别施测 B、三年级以上至65岁以下都可团体施测 5CRT测量的是( )能力。A操作 B再生性 C运动 D推断性6、在施测CRT的过程中,主试者与主试助理在被试者进行前()时,应进行巡视,对不能理解解题方式者应单独重复指导语。(A)2题 (B)3题 (C)4题 (D)5题7、按照CRT施测程序,主测者应向受测者两次报告时间,具体安排在测验开始后()(A)

7、20及40分钟(B)30及40分钟(C)15及30分钟(D)20及30分钟8、在CRT的记分系统中,采用了( )。 (A)标准九分 (B)IQ分数 (C)标准十分 (D)百分等级9、CRT的IQ分数是先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转化成( )而后得来的。(A)标准分 (B)百分位数 (C)百分等级 (D)Z分数中国比内测验1、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的是( )A、陆志韦 B、吴天敏 C、张厚粲 D、龚耀先2、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的学者是( )。 (A) 高尔登 (B) 比内 (C) 卡特尔 (D) 奥蒂斯3、中国比内测验的特点包括( )。 (A)测验对象年龄范围是218岁 (B)对结果的解释采用

8、离差智商 (C)智商分级标准与韦氏智力测验不同(D)根据中国国情设计了农村和城市版4、中国比内测验的适用年龄是( )。 (A)21 4岁 (B)21 8岁 (C)61 4岁 (D)61 8岁5、1916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的主要创新点是( )。(A)使测验项目总数达到59个 (B)分为L型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C)首次使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 ( D)首次引入智力商数的概念6、1908年比内西蒙量表的主要创新点是()。(A)使用比率智商 (B)使用智力年龄 (C)设计了成人版 (D)设计了儿童版7中国比内测验( )。A专门设计了农村版 B不需要主试者签字C可在初中生中使用 D现在使用比率智商8、

9、关于中国比内测验的施测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A、主测者要熟读各题指导语 B、连续五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C、可以代替受测者填写简历 D、根据受测者年龄定开始题目9、中国比内测验采用的离差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 )。 (A) 15 (B) 16 (C) 17 (D) 1810、使用中国比内测验应该注意()。(A)态度和善 (B)房间安静 (C)主被试侧坐 (D)不限制时间11、在施测中国比内测验时,主测者与受测者的位置关系应是( )。 (A)并排坐 (B)呈90度角 (C)面对面 (D)呈120度角12、在施测中国比内测验时,对于被试者有关试题的探索性问题,一般应该对他说()(A)对了

10、(B)错了 (C)你自己想一想 (D)我也不知道13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了3题,6岁组通过了2题,7岁组通过了1题,其智龄为( )。A4岁3个月 B5岁 C4岁6个月 D5岁2个月14、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量表 (A)比内西蒙 (B)韦克斯勒 (C)斯坦福比内 (D)瑞文MMPI1、人格测验包括( )。 (A)EPQ (B)MMPI (C)16PF (D)CRT 2、人格测验不包括( )。 (A)EPQ (B)16PF (C)CRT (D)MMPI23、MMPI的适用范围是( )的人群。 (A)年龄1 6岁以上 (B)年龄10上(C)小

11、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 (D)初中毕业以上文化水平4MMPI包括( )。A15个量表 B14个量表 C10个临床量表D5个效度量表5MMPI的编制采用了( )。A内容效标 B表面效标 C经验效标 D构想效标6、MMPI的编制方法属于( )A、理论推演法 B、经验效标法 C、总加评定法 D、因素分析法7、MMPI确定各量表的依据包括( )。(A)当时流行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 (B)男女被试者对同一题目的反映 (C)内外向大学生对同一题目的反映 (D)正常人和病人对同一题目的反映8用经验效标法编制自陈量表时应该( )。A以因素分析技术为基础 B以特质分析过程为基础C完全以理论模型为依据选择测验题目 D完

12、全以实证材料为依据选择测验题目 9、下列测验中,采用经验法编制的是()(A)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B)杰克逊人格问卷(C)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D)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10、关于MMP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自陈式量表(B)公限于个另施测(C)适用于成人被试(D)采用分数记分11、与其他人格量表相比,MMPI的主要优点是( )A、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 B、首次将效度量表纳入个性量表C、广泛应用于人才选拔 D、可揭示潜意识层次的动机冲突12、MMPI的缺点是()。(A)主观题较多 (B)受文化背景影响 (C)测试时间长 (D)受动机冲突影响 13、在施测MMPI时,如出现被试者轻率从事或不愿意暴露自己,主试者应()。(A)凭经验弄清情况 (B)详细记录测验时被试者的表现 (C)取得被试者的合作 (D)不予理睬14、对MMPI施测形式的选择,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