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的花[教学类别]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75605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变的花[教学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变的花[教学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变的花[教学类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变的花[教学类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变的花[教学类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变的花[教学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变的花[教学类别](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会变的花、树、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写生,抓住花卉的特征,然后用点、线、面等元素和夸张、变形、添加等方法,设计出美丽的花卉图案。2、通过花卉的设计与制作,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通过对花卉的欣赏、歌咏(人文主题)、观察、绘画、变化等活动形式,表达对花卉的喜爱之情。并使学生在学习了解花的装饰功能的同时,增加他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 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并使学生真正感受自然的形式美,从而使图案创新又美丽。教学难点: 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以学习花卉图案的构成方法教学准备: 各种花卉 花卉的图片 录像

2、宝莲灯、课件、学生范作,颜料,彩色铅笔等涂色工具,双面胶,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你们想不想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呢?那我们就一起去美丽的花园走走吧!(把同学从教室带到课前精心用各种花卉,和花卉的图片加以布置的电脑室,和电脑屏幕上的各式各样的图片。让学生自由的欣赏,感受花的美丽,画室一片赞美声.)生一:太美了。生二:真美呀,我最喜欢这些黄色的玫瑰花了!生三:我喜欢这些花卉的图片,我想用这么漂亮的图片装饰我的房间,让我天天能欣赏到它。. . . . . .师:同学们喜欢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花吗?生:喜欢。师: 选择你自己喜

3、欢的花或画下面坐下来。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源泉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丰富性。”本课在一开始就用花卉及花卉的图片布置了上课的场所,给学生视觉很大冲击力,让学生感受到美,来欣赏美。并且利用小学生的活泼好奇和爱玩、爱美的天性,利用电脑设计的每个步骤的可视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很自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师:这些花除了老师这样画(花卉的线描搞)以外,还能怎样来画呢?(学生交流)刚才活跃的气氛一下子悄然无声了.师:有没有同学能来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生一:可以用油画棒平涂出叶片和花的茎.生二:可以不用笔,用我们身边的电脑设计.师:回答的不错,下面老师给大家来个点线面的总动员。(教师把花用电脑“变”

4、一下)(教师在电脑上出示用各种大点、小点、圆点、方点线:直线、曲线,面:各种形状的面组成的花。)师:老师“变”的花好看吗?生,好看!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下花?生: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学习会变的花。三、讲授新课 师:播放课件,生欣赏。师: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生一起说:爱就一个字是动画片宝莲灯的主题歌。师:是的,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主人公沉香克服重重困难与找宝莲灯救妈妈的故事。设计意图: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堂。课中设计运用了故事、悬念、游戏,营造了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找到宝莲灯那可是谜路重重的,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

5、帮助他找一找吗?生:愿意!师: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帮助沉香尽快找到宝莲灯呢?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老师这有几个锦囊,只要大家按这些锦囊的要求试着去做就能让沉香沉香很快的找到他的妈妈。 师:第一组同学打开电脑上的第一个锦囊,请一生读一读: 你知道一支花分几个部分吗? 交流回答:花柄、花托、花瓣和花蕊。教师小结。电脑出示介绍花卉各个部分的花柄、花托、花瓣和花蕊的图片。如:荷花、梅花、桃花提问:这些花美吗,同学们喜欢吗,为什么?带着问题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中赞美了哪几种花,赞美花的三种音乐曲调一样吗?)学生交流,回答。师总结,茉莉花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曲调婉转。红梅赞曲调向上。牡丹之歌嘹亮开放,

6、象征着国色天香,雍容富贵。花可以装扮大自然,装点生活,散发芳香。如梅花,梅花不仅因为它香味迷人,形状漂亮,更主要是因为它不畏严寒,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品格。伟人毛泽东有一首词就赞美了梅花的品格。设计意图: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花已经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上的一个锦囊通过对花卉的欣赏、歌咏(人文主题)、观察、变化等活动形式,表达对花卉的喜爱之情。并使学生在学习了解花的装饰功能的同时,增加他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锦囊二:让第二组同学打开电脑上的第二锦囊。 师:你能用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各种花的特征吗?学生交流生一:象喇叭的是牵牛花。生二:蝴蝶花象蝴蝶师总结:牵牛花象喇叭;蝴蝶花象蝴蝶;倒挂金钟象

7、铃铛 锦囊三:让我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花(出示花卉的课件)师:请欣赏一下,说说你的感想。让学生分析画,讲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师:你最喜欢哪张,说说理由。 生一:喜欢那张把花头夸张变大的,感觉真好看!生二:我喜欢那张把花的形状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图片,他让人感觉很新鲜。生三:我喜欢那张即简单有又漂亮的图片,它让人感觉很清新。师:掌握画花卉图案的诀窍,第一、要把花放大,夸张某个部位;第二、省略、减去繁琐细节,以点线面概括各个部分;第三、变形,把花想象成某样物体,如:星星,月亮等。师:第四组的同学打开第四锦囊,生:你学过点线面表现物体吗?你能用恰当的方法来以点线面表现花的各个部分吗?师:同学们我们来回

8、忆一下,以前用点线面表现物体的方法,自己先在电脑上试一试。提出有困难的问题,和教师交流。生一:要是一整幅画都用点来点,是不是太慢又太烦了?师:可以用点线面结合,没有必要都用点,教师示范。生二:我不能想出更新的图案来画画,怎么办?师:多看范图,找方法,看别人是怎么来发挥想象力,让平常的花,变的美,变的与众不同的?教师示范。生三:我想的很好,但是在电脑上不能很好的把我想的表现出来,怎么办?师: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用点线面来示范,引导学生勤动手,多实践!设计思路: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通过体会花卉的美,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老师出示一幅用花装饰的手帕。

9、另一幅教师示范画师: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比较两幅画的不同。(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花的不同表现方法)学生交流师:想知道老师这幅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同学们自己动手来动手试一下,看看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样的效果。生:亲自动手试一试教师示范通过添加点线面、夸张、变形等方法,学习添加、夸张、变形等方法。(承上启下,引出本课重点。)师:生活中的花朵,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我们如加以适当的整理,添加变形,就可设计出一个优美的花头纹样来。欣赏图案,变化花的外形更规则了,花蕊变少了,花瓣变大了,等等。欣赏图案,师:与真实的花对比有了什么变化?(学生交流,回答问题)生:花瓣大小变一致了,省略和很多不规则的东西,而且花有

10、的变形了!教师小结:1、花头的变化,以梅花为例,整理后的变化:(1)花瓣更规则了,五片花瓣大小一致;(2)花蕊圆形,运用规则的手法、夸张。(3)花蕊规则变少了,运用了省略法。(4)花纹在设计时还可以运用变形手法。这些方法也适应于后面两课时树和叶。 2、变化方法。花瓣:增加或减少花瓣;使花瓣变宽,变窄,缩小,变扁;让花瓣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曲线变化。花蕊:变大或变小花蕊;花蕊由圆变方;花蕊由各种花组成。整体变化:花的基本形加点或加线;整朵花由点线面组成;花形可作不规则变化。 师:电脑展示一些用花的变形图案装饰的生活用品。观察这些装饰在各种生活用品上的花的图案。到生活中去发掘与花有关的物品。(学生之

11、间相互交流)教师在电脑上示范,学生欣赏。集体分组练习,要求合作完成。在电脑上快速设计花形。 自己动手试一试选一朵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花,运用刚才学的方法创造出一朵新的花(图案)。并将新的花贴到老师准备的各种生活物品上去。我们看完了所有的锦囊,大家是不是帮沉香找到了宝莲灯了呢?(学生交流)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步步递进,教师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用不同的观察、联想、或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性的学习方法中去思考,去创新。学生作业:创作设计一幅花卉图案。(可以用几何图形板)围绕艺术与生活,鼓励学生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能力。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花卉图案的图片;背景音乐。先画好

12、的同学可以优先将花贴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衣服、小盘子、小手帕上。 四、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展评: 学生自己先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优点和有待于改正的地方。学生之间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 教后反思: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不仅是创新的潜在动力,而且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不是让他们有什么新的发明创造,而是让其独立思考和发现,并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展开想象,以此来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教“会变的花”时,学生在欣赏和感受花的美以及体验花卉图案运用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尝试花的写生,通过点线面的排列,运用不同的组合方法,进行夸张、变形、添加,以学习

13、花卉图案的构成方法,结合生活、童话故事、游戏、在交流中,容入课堂,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力来把花“变”的美,“变”的新,“变”的与众不同。培养学生概括、创新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形式美的热爱。美术新课程标准多处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这就引起我们美术教师高度的重视和认真贯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总是循规蹈矩,一板一眼的教学生,灌输给学生知识,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缺乏,已经跟不上新的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了,已经禁锢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本课我通过生动的故事串联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课堂,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欣赏会变的花可以树立了多元化的创造力,使孩子的知识、情感、人格获得多元化的发展,欣赏会变的花对促进学生的相象力非常有帮助。这样本课很好的落实了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作业也很丰富。所以说“教无定法”,一节课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水平,这就是一节好课! 1随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