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75357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 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普通用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号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1.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有机物的是()A.水和蛋白质B.无机盐和脂肪C.氧和糖类D.糖类和脂肪3.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4.在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类群是()A.藻类植物B.种子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5.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细胞膜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6.种庄稼要

2、施肥,养花种草也要施肥“肥”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维生素7.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和结果,其中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装置编号1234种子所处的环境加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不加水,置于温暖处加适量的水,置于冰箱保存加过量的水,置于温暖处实验结果萌发未萌发未萌发未萌发A.1号与2号,1号与3号C.1号与3号,1号与4号B.1号与2号,1号与4号D.2号与3号,3号与4号8.在细胞里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是()A.酵母菌B.衣藻C.草履虫D.变形虫9.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A

3、.操作方便B.降低光合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D.降低蒸腾作用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认为描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光B.水C.温度D.湿度11.黄瓜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A.B.C.D.12.在“调查公园内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甲发现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B.乙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学校问老师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D.丁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13.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

4、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其目的是()第1页,共17页A.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避免实验材料移动D.增强透明度14.从超市买来的新鲜蔬菜用保鲜袋装起来,放入冰箱,可以延长储存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A.减少损失B.降低了蒸腾作用C.抑制了呼吸作用D.保持了温度15.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A.将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B.储备养料,准备光合作用C.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在叶绿体中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在叶肉细胞中1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B.

5、蚯蚓疏松土壤C.干旱使水稻减产D.植物可以防风固沙17.下列属于组织的是()A.一个番茄果肉细胞B.一棵番茄幼苗C.一块番茄表皮D.一个番茄18.大面积砍伐森林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A.后续资源缺乏B.水土流失严重C.绿化面积减少D.ABC都是19.与玉米种子相比,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A.胚乳B.子叶C.胚芽D.胚根20.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是绿色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1.如图是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花的雌蕊有_、花柱和_构成。(2)花的雄蕊包括花丝和_两部分(填标号)。(3)经过传粉

6、和受精后,整个发育成_,内的_发育成_。22.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第2页,共17页(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图,图中B的主要作用是_(2)若甲图是在显微镜的目镜为12.5物镜为10的情况下所观察到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倍,观察中他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细胞,但不十分清晰,他应当使用显微镜的_调节至清晰绘制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_来表示(3)已被碘酒染色的装片上,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下同)(4)切洋葱时常会流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中的_(5)植物的叶是绿色的,主要是叶肉细胞中含有_23.如图为

7、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应包括_(2)如果图中的土壤里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3)该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4)生态系统中的_和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第3页,共17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生物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不能。A错误;B

8、、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也属于生物,B错误;C、制造有机物不是所有生物的特征,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C错误;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基本特征,D正确。故选:D。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答案】D【解析】解: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故选:D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机物细胞中主要包含两大类物-无机物和有机物,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

9、常出现,注意掌握3.【答案】C【解析】解:A、淡水生态系统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不符合题意;第4页,共17页B、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不符合题意;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

10、球之肺”之称。符合题意;D、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以沼泽为典型,不符合题意;故选:C。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以沼泽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4.【答案】A【解析】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含有叶绿素

11、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自养生活。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具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两种器官;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三种器官。故选:A。根据描述的特征,来进行植物类群的判断前提是知道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第5页,共17页征掌握种类植物的特征,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5.【答案】D【解析】解: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选: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细胞中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6.【答案】B【解析】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粪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