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71298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电子电路PSPICE程序辅助分析(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EDA技术的基本概念。2、熟悉PSPICE软件的实验方法。二、实验仪器1、计算机(486以上IBMPC机或兼容机,8M以上内存,80M以上硬盘)。2、操作系统Windows95以上。三、预习要求1、熟悉PSPICE中的电路描述、PSPICE的集成环境、PSPICE中的有关规定和PSPICE仿真的一般步骤。2、了解电子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四、实验内容(一)画电路图单极共射极放大器电路如图1-1所示,画出电路图。1、放置元件(1)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再在“程序”项中打开Schematics程序(单击Schematics)则屏

2、幕上出现Schematics程序主窗口如图1-2所示。图1-2(2) 选择菜单中DrawIGetNewPart项或单击图标工具栏中囁”图标,弹出如图1-3所示的元件浏览窗口PartBrowser。(3) 在PartName编辑框中输入元件名称。此时,在Description信息窗口中出现该元器件的描述信息,这里我们先输入BJT名称Q2N2222。(如果不知道元器件名称,可以单击Libraries,打开库浏览器LibraryBrowser,在Library窗口中单击所需元件相应的库类型,移动Part窗口中右侧滚动条,单击列表中的元器件,在Description中查看描述信息,判断所选器件是否需要

3、,若是,则单击OK关闭LibraryBrowser,此时,PartBrowser对话窗的PartName编辑框中显示的即为选中的元器件。(4) 单击Place,将鼠标箭头移出PartBrowser窗口。这时箭头处出现该元器件符号。(5) 移动箭头将元器件拖到合适的位置,若需要,可以用快捷键Ctrl+R或Ctrl+F旋转或翻转符号(也可用菜单项EditIRotate或EditIFlip来完成)。(6) 单击鼠标左键,将元器件放置在页面需要可继续单击左键,放置多个同类元器件,它(7)单击右键结束放置操作。(8) 用鼠标单击PartName编辑框,将焦点移回PartName编辑框中。(9) 重复(3

4、)到(7)的步骤。将其它元器件,如电阻(R)、电容(C)、电源(VDC)、地(EGND)和信号源(VSIN)放置在页面上。为突出输出端,我们在输出端放置了BUBBLE符号(用于与其它电路连接的符号)。(10) 元器件放置完后,单击Close关闭PartBrowser窗口。还有另一种放置元器件的方法:如果知道所用元器件的名称可以不打开PartBrowser窗口,直接在“”中输入源器件名称并按Enter键,将元器件调出,放置在页面上。如果想删除不需要的元器件,可以用鼠标单击选中该元器件(元器件符号变成红色),然后选择菜单项Edit|Cut就可以将元件删除(也可用键盘上的Delete键删除)。2、画

5、电路连线(1) 选择菜单Draw|Wire或点击“飓”图标,此时鼠标箭头变成一只笔。(2) 将笔尖移到元件引脚端点击左键,再将笔尖移到要连接的另一元件引脚端单击左键,则完成一根连线的连接。(3) 重复第(2)步画完所有连线。(4) 单击右键,取消画线状态。3、为放大电路重要节点加标号(1)双击Rc到BJT集电极间的连线,弹出Label对话框(也可以通过选择菜单项Edit|Label打开)。(2)在编辑栏中填Vc,然后单击OK确认返回。此时,在连线附近出现Vc标号。如果没有必要,这一步可以不做。(二)编辑修改源器件标号和参数1、用鼠标点击要编辑修改的元件符号,符号变成红色表示被选中。假设选中负载

6、电阻RL。2、选择菜单项EditlAttributes或在元件符号上双击鼠标左键,弹出如图1-4所示的属性编辑对话框。这里打开了电阻的属性对话框。3、单击需要编辑的属性行(属性行前有*号的属性在此不能修改),在Name和Value编辑框中分别显示属性名称和该属性的值。假设选中Value(大写字母表示属性名)属性行。图1-5图1-44、编辑修改Value编辑框中的值。这里我们将1K改为4K。5、单击SaveAttr,保存修改后的值。这时可以看到Value=4K(如果在Value和Name编辑框中输入新的属性名和值,则可增加一条新的属性。)6、重复(3)(4)(5),编辑修改其它属性值。如,将负载

7、电阻的PKGREF的值改为RL。7、单击OK按钮确认所作的修改,关闭属性编辑对话框。这时,图中的负载电阻标号成为RL、阻值等于4K。8、重复(1)到(7)步,将其它元器件标号和参数改为图1-1所示的值。其中BUBBLE符号定义的标号为Uo。(有源器件的参数(如B等)不能在属性编辑对话框中修改),必须在模型对话框(ModelEditor)中修改。)注意,信号源参数的设置稍微复杂些。在信号源的属性编辑对话框中,可以看到属性较多,其中正弦信号的幅值VAMPL、频率FREQ和失调电压VOFF(也是正弦信号的直流基准电压)必须设定确定的值。为了进行交流分析还需设定交流幅值AC。此例题中我们设置VAMPL

8、=10mV,FREQ=1k,VOFF=0,AC=10mV。另外也可以直接在电路图上双击元件参数值,弹出图1-5的设置属性值(SetAttributeValue)对话框,单独修改参数值。元件标号也可用类似的方法单独修改。到此为止,我们已得到图1-1所示的电路图。(三)保存画好的电路图1、选择菜单项FilelSave,弹出保存文件对话框。2、选定保存文件的路径。3、在文件名编辑框中输入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用中文),如test_1。4、单击保存按钮。(四)设置分析功能根据PSPICE分析功能可以知道:(1)要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BiasPointDetail);(2)要进行瞬态分析(Transi

9、ent);(3)要进行交流分析(ACSweep)。下面我们来设置这些分析功能。1、选择菜单项Analysis|Setup或相应的图标,弹出如图1-6所示的分析设置对话框Analysissetup。2、用单击BiasPointDetall左边的小方格开关选项,使小方格中显示“(此时表示对应的分析功能有效),选中该选项,PSPICE仿真时将BJT的静态电压、电流值及其它有关参数存入输出文件(.out)中以备查看。工作点分析功能设置完毕。3、单击瞬态分析设置按钮Transient.,又弹出如图1-7所示的瞬态分析设置对话框Transient。该对话框包括瞬态分析(TransientAnalysis)

10、和傅立叶分析(FourierAnalysis)设置两部分。在此,我们只设置瞬态分析。4、将终结时间(FinalTimes)设为2ms。该参数决定了瞬态分析时间的长度。(PSPICE仿真时将自动将起始时间定为0,并且采用内部时间步长(TimeSetp)计算,仿真过程不断调整时间步长的值。设置StepCeiling的值可以限制内部时间步长的最大值;No-PrintDelay参数决定显示瞬态波形的起始时间。5、单击OK回到图1-5所示的对话框,此时Transient.按钮左边小方格内显示“审”,瞬态分析设置完毕。6、单击交流分析设置按钮ACSweep.,弹出交流扫描分析和噪声分析设置对话框ACSwe

11、epAnalysisandNoiseTransientFinalTime:No-PrintDelay:StepCeiling:-TransientAnalysisPrintStep:厂DetailedBiasPt.厂Skipinitialtransientsolution-FourierAnalysis一IEnableFourierCenterFrequency:Numberofharmonics:OutputVars.:|Analysis,如图1-8所示。该对话框包括三个内容设置:扫描类型(ACSweepType)、扫描参数(SweepParameters和噪声分析(NoiseAnalysi

12、s)0ACSweepType用来确定以什么步进方式对频率进行扫描;SweepParameters用来设置扫描频率范围和点数。这里我们不做噪声分析。7、在ACSweepType选项中选择Decade方式。(Linear:线性扫描、Octave:倍频程变化扫描、Decade:十倍频程变化扫描)。这样曲线的水平坐标将是对数频率坐标。8、在SweepParamenters中设置Pts/Decade=101(每十倍频程101个点)、StartFreq=1、EndFreq=100Meg。频率扫描范围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合适、不合适可以重新设置。9、单击OK回到图1-6所示的对话框。此时ACSweep.

13、按钮左边小方格内显示“屛”,交流分析设置完毕。10、三个分析功能都已设置完毕,单击Close按钮关闭图1-8AnalysisSetup对话框。(五)仿真选择菜单项AnalysislSimulate或图标“囲”开始仿真,运行过程如下:1、进行电路连接规则检查。若有错,则自动停止仿真,打开信息观察框MicroSimMessageViewer,显示错误信息。2、建立网表文件(.cir)。若有错则停止仿真,打开MicroSimMessageViewer,显示错误信息。由于电路图是以test_1文件名保存的,所以网表文件为test_1.cir。3、调用PSPICE仿真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的文字信息

14、存入输出文件(.out)。本例题结果存入“test_1.out”和“test_1.dat”文件中。4、仿真结束。如果设置了ACSweep、DCSweep或Transient分析功能。则调用波形后处理程序Probe。以上过程均自动完成。(六)用Probe程序观测仿真结果波形1、启动Probe程序,打开Probe主窗口如图1-9所示。本例仿真结束后自动打开Probe图1-92、在图1-10对话框(若只设置了其中的一种分析类型,不弹出此窗口)中选择分析类型。本例设置了AC和Transient,我们单击Transient先观察瞬态分析结果。这时屏幕上出现波形显示框,其横坐标为时间(Time)。3、在图

15、1-9中选择菜单项Trace|Add或相应图标,弹出如图图1-101-11所示的添加曲线对话框AddTraces。程序窗口。4、从窗口中选择V(Uo),在TraceExpression编辑行出现选中的V(Uo)。(TraceExpression编辑行的使用非常灵活,后面我们还将看到它的灵活使用。)5、单击OK,此时波形显示框便显示Uo的电压波形。(仿真前可在Schematics窗口中的原理图上用Markers菜单项的功能或点击图标“坐”,在所关心的节点或支路上进行标注,进入Probe后自动显示标注点的波形。假如我们对Uo进行了电压标注,则不需要在图1-11中选择Uo,就可以显示Uo的电压波形。)6、选择菜单项PlotlAddPlot,添加一个波形显示框。7、重复第(3)步,AddTraces对话框中添加输入电压V(Ui:)。8、单击图1-11中AliasName选项,在AddTraces对话框中显示电路所有节点和支路电流,寻找并选中V(Ui:+9、单击OK返回,此时上面的波形显示框便显示出输入电压Ui的波形。最后,输入Ui,输出Uo的波形如图1-12所示。图中SEL指明当前活动显示框是哪一个。-Z.0V+1UiiiV丁-三1Vi:ui:+:|-OVTVi:Uo:iTiiiie图1-12-lOiiiV-OlLLS在做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