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671231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好多人在选导师的时候都会担心,他到底会不会教我们很多东西,会不会很严厉,毕业后管不管我们工作 …… 。这些固然重要,但是,我最看重的是一个老师的品行:小编收集了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欢迎阅读。第一篇:我和我的导师宁静的夜,我在寝室轻轻地敲响键盘,蓦然回首的两年里,研究生生涯的每一个脚印里记载了我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光, 又是一年毕业季。学校的石子路,幽暗悠长,低过树梢的阳光,被挡在了深深院落外,在石子路上跳跃。如今时过境迁,我们已不是当初的少年。 脸上岁月剥落的痕迹, 在石子路上似乎长满了青苔,踏上去,吱吱的乐响,好像是无声的诉说。在这离别的毕业季,如

2、果说,有个地方记录了我青春的印记,东师算是 ; 如果说,有个人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教师算是。我的导师李淑文,是我心中的好导师,可是,对她的感恩与敬佩之情,又怎是一个 “ 好” 字可以表达的呢 ?第一次了解到 * 老师是在东北师范大学的网站上, 那时候,只觉得这是一位学术精湛的老师, 担任着多门课程的教学, 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学术著作在很多核心期刊上都有发表。而后,初次见到* 老师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中,对东北师范大学的敬仰之情让我在复试时紧张不已,可是* 老师温和的一笑,让我顿时静下心来,顺利地通过了复试,因此,在初选导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

3、地选择了和蔼的* 老师,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在开学之初,由于工作原因,* 老师出差去了日本,这对于刚刚成为研究生、准备专研教学的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看着其他的同学积极地去上讨论班,心中难过不已。不过我的导师 * 是一位负责任的好导师,在国外还不忘我们在东师求学的学子们, 通过邮件的方式让我们去参加教学开放日的活动,增强专业知识,让我感动不已。不久,* 老师就从日本回国了,第一时间见了我们, 紧张的心情在老师温和的话语中渐渐平静了, 我终于可以参加梦寐已久的讨论班, 瞬间觉得自己充满了正能量。 接下来与李老师接触几次后, 让我想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 “ 严谨 ” ,对

4、于我们在学术方面的细节性问题都给与纠正和指导。 李老师在指导我们的过程中, 话语真诚且意味深长,从那时起,李老师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也开始逐渐丰盈.在与李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我无法释怀。记得当时我专心写论文, 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李老师, 后来才知道李老师腰不好,住院了,当时知道这个消息后,忽然觉得自己一直是在向老师索取知识, 却从未真正关心过老师, 李老师对学业倦怠的我们严格教导, 为处于迷茫彷徨的我们指点迷津, 向求学心切的我们倾囊相授, 真真正正秉承着一个老师 “ 传道、授业、解惑 ” 的任务和职责,而我们却没有尽到身为学子最基本的对老师的关心, 这让我一

5、度感到非常内疚。 后来每每见到李老师,都想问问身体情况,却不敢提起。在这里,借着这个机会,我真心祝愿 * 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严谨治学,身正为范” 正是我的导师 * 的真实写照,遇到这样一位好导师,我觉得非常自豪。最后,再次祝福我的好导师 * 教授,祝您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同时,也祝福像 * 老师这样为人师表, 品格高尚的老师们身体永远健康,让他们的思想行为发扬光大,为我们国家造就出更多出色的人才,贡献国家。第二篇:我和我的导师“ 你们以后要上得了手术台,要上得了讲台,还要上得了灶台 ……”—&m

6、dash;这是李华山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转眼间,研究生的生活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我的导师李华山用他的谆谆教诲和对孩子般的爱, 让还只是研一的我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在北京冬日临近的时候, 我不再害怕凛冽的寒风,勇敢而温暖的前行 !——题记坎坷选择师生缘分第一次知道我的导师李华山是在网络上, 那是在我考研填报志愿之前,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导师介绍里。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李老师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这是后来的事情了。在当时,我被老师那好几页的个人经历折服。老师很早就在肛肠科工作了, 受到过国内外众多肛肠科专家的带教和指导, 有陈仲敬主任 ( 泰州名医陈氏祖传痔科

7、传人 ) 、邵德寿老先生 ( 泰县痔科名医 ) ,江苏肛肠专家朱秉宜、张仁福等教授,江苏 “ 丁氏痔科 ” 第九代传人丁义成、 丁义江 ( 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名誉会长 ) 主任医师,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篇黄乃健教授,广东痔瘘名医郑观炳主任医师。 他还在日本跟随著名肛肠专家高野正博博士学习了日本治疗肛肠疾病的新方法, 并于 1995年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科研型博士研究生,导师为著名中医外科专家王沛教授,副导师为广西医科大学高枫教授……这一切,对于想要考到北京的我来说,既是一种吸引,又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后来从师姐那里获悉老师想招男生

8、, 我就甚感遗憾。 但我觉得我的性格适合学习外科, 同时我也很喜欢外科, 所以只能考虑一下中医外科的其他专业,比如皮肤、乳腺病等等。后来,经过了和大家一样日夜艰难的抉择, 我最终报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安门医院的中医外科学专业, 本以为会考入皮肤科室的我, 没想到招生的竟是李华山老师, 我又惊又喜,惊的是怕老师不选择我,喜的是可以有机会成为李老师研究生 !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时, 老师穿了一身手术衣, 连头上的手术帽也没来得及摘掉,从老师的脸上能看出他手术后的疲惫。谈话间,李老师并没有专家的派头,他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始终面带着微笑, 他的幽默也让气氛很轻松。 当得知我家是黑龙江哈尔滨的时候,老师

9、还一直对我嘘寒问暖,询问我的衣食起居。虽独自一人第一次从哈尔滨来到北京, 我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没有了紧张与焦虑, 有的是从心底产生一种的喜悦与对老师的敬佩。经过了复试,我终于成为了李老师的学生。签导师协议的那一天,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要继续学习,不能放松,英语不能丢,以后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专业课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等等都要扎扎实实的学会、 学好 …… ,这让我没有被兴奋冲昏了头脑,我知道,我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了,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身教言传大爱无疆——“ 你们要练好外科基本功,切开、止血、缝合、打结 …&hel

10、lip;一样一样的练习, 把地基打牢。”李老师是一个热爱肛肠事业并始终不断进取学习的人。他谙熟于专业知识,医术精湛,虽工作繁忙,还是会经常参加肛肠科的学术会议, 学习新近的治病方法和理念, 与同行交流工作中的种种经验和困惑。 与会期间,老师经常在会上进行学术汇报讲座,并主动参与大会发言, 讲述自己的工作收获与心得, 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时刻进行着知识的储备与更新。 李老师的每一次会上讲座与发言, 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作为学生的我和老师相比,那种学习的劲头还远远不够。虽然我还只是研一, 李老师却经常带着我, 和师兄师姐们一起随他去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会议。一开始我很是兴奋和好奇

11、,可是参加久了, 我也就只是看个热闹, 甚至经常板直的坐在那里思绪早已不知飞向何处了。 李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小心思, 一次会议的茶歇期间, 老师顾不上和专家前辈们交谈, 特意来和我们一起讨论参会的收获与感想。 依旧的幽默风趣, 依旧的语重心长。李老师还教我打手术结, 反复的强调打结一定要首先打的对, 然后才是打的熟 …… 一块钱一轴的线,要打上十盒,这样才可以上手术台打结。 我想,老师一定打过不止十盒的线吧。我终于明白, 老师在给我们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机会, 他希望我们能仰望星空,但也一定要脚踏大地。时至今日,我与李老师的接触屈指可数。 从老师的身上我有太多的

12、东西要学习,有太多的细节要我用这三年的时间慢慢体会:处事之道,学习之法 …… ,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受用终生。 不管我考研过来成绩如何, 面试中有多少问题没有回答出来 …… ,在我成为了老师的学生的那一天起,老师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着我,包容着我。有时候我都在想,我何其幸运,能遇到这样一位好导师。看着老师鬓角那微有些花白的头发, 可以感受到老师平日里的辛苦, 可是每次老师和我们聊天的时候, 都带着和蔼和幽默。 我一定要努力地充实自己,不让这份幸运褪色,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希望能帮助我的导师分担一些工作中的辛苦。我时刻都能感受到,我所在

13、的师门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李老师是我们的爸爸, 师母是我们的妈妈, 而师兄师姐则是我们的哥哥姐姐, 将来的师弟师妹是我们的弟弟妹妹, 这个大家庭里有严厉的管教, 也有充满爱意的包容。 李老师总是会在我迷茫的时候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老师循循善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设身处地为人师表李 华 山 老 师 的座 右 铭 是 “ 仁 心 仁 术, 求 真 求 精” 。我在老师的个人网站里看到过这样的话:“ 有些病人很早就来医院排队挂号, 实在辛苦。 …… 患者反映因挂不到号,从票贩子手里花钱买号,实在没有必要,可以直接与我联系, 我会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挂不上号且病情较急的还可以直接去诊室加号。 ……”一次,随老师参加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论坛, 一位老师将他的疑难病例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位年轻的女患者, 患有多年不愈的便秘,她辗转各大中西医院,始终没有好转。因为还担心结婚怀孕后会影响胎儿,整日焦虑忧郁,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