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培训计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670933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老师培训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老师培训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老师培训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老师培训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老师培训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老师培训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老师培训计划 依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老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精神,我校在上级部门组织、领导下,于XX年8月至XX年4月底开展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的全员培训。为切实抓好我镇老师素质提升培训工作,不停提升老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特制订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经过培训,帮助老师知道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体系和内容,深刻了解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效及基础要求,深入思索新时期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德,从老师职业生成的角度正确定识老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立刻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升老师职业道德素养。二、培训对象我镇全部在职的小学老师(

2、已参加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老师能够不再参加当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三、培训内容1、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修养2、老师职业道德3、老师职业道德案例库4、老师心理素质教育5、师德启示录四、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天,由区老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努力争取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老师理清学习的关键和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老师做好读书笔记,不停提升学习效率,要以老师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强调老师的自主学习,重视老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各具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让老师在活动中感悟

3、,从感悟到领悟,从领悟到行动上的追求,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五、培训安排1、准备阶段(XX年8月XX年1月)。关键工作: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订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2)制订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培训考评表。3)依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老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镇海区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并在XX年2月17日前报镇海老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定。4)推荐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教导员一名,并在XX年1月13日前报镇海老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定。2、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4

4、月)。关键工作:1)教导员培训。XX年1月23日,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教导员赴奉化参加培训,听省老师培训中心教授教导讲座。2)组织集中培训。时间:早晨八点。地点:骆驼中心学校汇报厅培训对象:九龙湖镇中心(包含完小)全部在职的小学老师主讲:师德培训讲师团组员要求:认真做好听课统计组织者:老师进修学校3)组织校本培训。从XX年2月至4月,认真实施学校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最少精心组织6次校本培训活动,关键围绕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组织老师进行理论学习,联络本身实际进行交流研讨,挖掘经典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专题开展师德讨论,并和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老师政治学习活动相结合,

5、重视师德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老师最少要上交3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自定),要把培训老师的出勤和作业情况立刻统计在培训考评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评表。3、考评阶段(XX年4月底XX年5月)。关键工作:1)书面考试。4月底组织闭卷统考,关键考查老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老师许可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老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统计在案。2)过程考评。关键经过对参训老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出勤等情况的观察统计,给培训过程合适的综合性评价。在4月底,完成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培训考评表并立刻上交区老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3)学分登记。过程考评和书面考评合格后,由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对应学分,师德和老师职业计36学分。如考评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4)总结评价。XX年4月底建立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培训档案(包含校本研修计划、考评表、培训总结、每位老师的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师德和老师职业课程培训总结立刻上交区老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九龙湖镇中心学校XX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