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风机安装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693965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风机安装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风机安装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风机安装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风机安装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风机安装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风机安装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风机安装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风机安装方案1、编制说明本方案以说明机组施工程序,各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操作要领为主要内容进行编制。本方案只列出说明安装程序及方法等相关的部分技术数据,各工序的操作及详细技术数据等通过现场交底,质检卡等形式体现。安装人员应在熟悉施工方案、图纸、质检卡,了解所承担的安装项目具体技术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2、编制依据机组总体技术说明书及单机说明书。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96)。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电建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5383)。3、工程概况主风机组是本装置主要动力设备,该机组由烟气轮机、主风机、变速机、电动发电机和机组附属设备组

2、成。其中主风机与变速器共用一底座上,其它各机均系单独底座。主风机、电动发电机、烟气轮机分别由各配套厂设计制造。机组配置如图式:/卄_+1+-HI变速器电动/烟气轮机主风机发电机3.1机组各机概述3.1.1主风机型号:AV63-12流量:2660m3/min入口压力:0.096Mpa出口压力:0.04Mpa3.1.2烟气轮机号:烟气流量:Q=2700m3/min入口压力:0.31Mpa出口压力:0.108Mpa入口温度:660C3.1.3电动/发电机型号:YCH12000异步电机功率:12000KW4、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程序(见施工进度及施工程序综合网络图)根据工期计划编排及细化施工内容的原则,

3、在有效工期内完成施工程序内容。施工计划进度安排时间单位天工序内容7一一计划工期基础验收处理设备验收_主风机/变速器单元安装烟气单元就位初调4电动/发电机就位初调变速器检测精调_烟机解体检测主风机各部套检测调整公用底座灌浆养护*烟气机装配及调整电气轴承组合体检测调整处理电机空气间隙检测调整变速器主风机对中变速器电机对中主风机烟气对中机组二次灌浆5.1.1 5、施工方法基础验收阶段常规检查土建施工基础,并确认符合机组安装要求后,予以验收,并填中间交接验收单。5.1.2 根据机组结构确定垫铁组位置及根据基础实际标高,确定各组垫铁厚度。对选配垫铁应保证其间相互配合良好、基础表面与垫铁均匀贴合、上表面呈

4、水平状态、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并清扫干净。地脚螺栓应除锈、除油脂,安装垂直度应保持在10/1000以内。5.2.1 设备验收合同厂方人员,按制造厂提供装箱单拆箱验收,分别进行外观检查、核对机器、规格型号、数量。如有缺陷、缺件或与供货不符,当场签字确认,由甲方处理。5.2.2 验收后的机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丢失。5.2.3 电器、仪表零部件交由电器仪表人员验收保管。5.3.1 主风机变速器单元体安装将主风机变速器单元就位,确认基础中心线与设备中心线吻合,采用无垫铁安装法。标高调整及找平工作通过底座顶丝来完成,调整过程中应使各顶丝均匀受力。松开变速器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并在确认主风机各搭爪膨胀

5、螺栓留有间隙的前提下,检查变速器与公用底座的贴合情况、塔爪与支座的贴合情况。以判别公用底座是否扭曲变形,并采取措施,对底座进行矫形处理。目的使上述各部均匀贴合,且主风机搭爪的承载均匀。5.3.2 检查变速器、对齿轮箱下壳进行烟油渗透试验,不得有裂纹、砂眼、重皮等泄露现象。检查两齿轮轴齿帖合情况,并测量两轴平行度、水平度。来判别齿轴中心距误差、平行度误差、交叉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误差过大应通过轴瓦或对底座矫形等措施进行调整,调整结束后,对齿轮箱进行找平。在不改变标高的情况下,调节底座顶丝,纵向水平为00.05mm/m,横向水平不大于0.02mm/m。确认调平,调正无误后,各顶丝均匀受力拧紧地脚

6、螺栓,并对机组集中负荷处加放临时垫铁。5.3.3 变速器轴承间隙、油档间隙、轴承紧力检查调整,使之符合技术文件要求。然后吹扫齿轮箱各路油孔道及各组件,确认合格,扣盖封闭。5.3.4 主风机部套检测根据出厂文件要求说明,一般该类机已在制造单位装配单调整完毕,故在现场不对该机通流部分进行检测,而是对轴承组件进行以下检测:1) 检测前后轴承体与轴承座的配合,要求均匀贴合率达70以上。2) 检测轴瓦中分面贴合,自由状态间隙应小于0.05mm。3) 检查轴颈与轴瓦的接触应均匀分布。4) 检查前、后径向轴承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5) 检查前、后径向轴承紧力应为0.03mm。6) 检查推力盘与推力瓦块的贴

7、合应均匀一致7) 检查转子止推间隙应控制技术文件范围。8) 检查油档间隙,并保证其符合技术文件要求。上述经检查、调整、处理后,清洗吹净轴承组件及油孔、油路,并复位封闭。5.3.5 变速机主风机对中调整以变速机齿轮轴为基准,进行主风机对中调整。首先确认二机轴间距符合图纸标定值。采用三表法进行对中测量。依据技术文件提供的对中曲线进行调整,调整可通过塔的垫片的增减来进行,对中结束后。紧固主风机纵向立键,并调整各搭爪的膨胀螺栓间隙。5.3.6 主风机单元二次灌浆专设模板吹洗基础表面,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对公用底座进行二次灌浆。应采取措施保证基础灌溉层与设备底座贴紧严密,不得有空间现象。灌浆后按规定养护。

8、当灌溉层养护15天左右,松退顶丝。均匀对称的拧紧各地脚螺栓。5.1 烟机单元安装5.4.1 烟机初调将烟机就位后,利用底部顶丝装置调整机体标高。纵横水平,并使烟机的纵楼中心与基础对应标志重合。同时保证烟机与主风机轴距符合图纸规定值,并复验连轴节套筒。调整后应使各顶丝受力均匀。机体部件检测检查轴承组件中分面贴合,在自然状态下应小于0.03mm。检测径向轴承间隙符合技术要求。检测径向轴承紧力应为0.03mm。检测油档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检测轴封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检测转子止推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5.4.2 烟气部件回装a)组装排气壳体:通过对其左右的垫片和纵向键调节螺栓的调整,使排气

9、壳体内的锥体法兰与轴承箱两端部凸台吻合紧固连接螺栓。调节排气壳体装置,使排气壳体扩压器支承架与轴承底座轴心线同心,并使支承盘前端面与轴承箱有距离。组装二级静叶环组件、检测级间密封,应符合技术要求。动叶与静叶环径向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组装进气壳体组件,利用二侧支座和下部支座调整垫片及调节装置,使其与扩压器支承盘对中。拧紧联结螺栓。上述装配过程中,凡属高温区的紧固件或密封面,均应涂相应的高温涂料。b)彻底清洗轴承组件和轴承箱体。装配径向轴承、止推轴承和气封下半部。用专用工具将转子组件吊装就位,装配汽封、轴承组件上半部及轴承箱盖。5.4.3 主风机/烟机对中以主风机为基础,进行烟机对中,采用三表法。

10、根据机组文件提供的对中曲线,通过调整烟机底座顶丝,进行对中。注意:调节过程中,应保持烟机与主风机轴间距符合图纸标定值。顶丝均匀承载,拧紧地脚螺栓。5.4.4 烟机二次灌浆复查对中值、复测二单元机轴间距。确认符合要求后,采用无水收缩混凝土进行烟机底座二次灌浆。作法同主风机。养生期满后,松退顶丝,并对称均匀的的拧紧各地脚螺栓。4.5 电机、发电机安装4.5.1 电机就位先用几组临时垫铁调整电机标高及初调底座纵横水平高度。并在确认转子定心完成后,确认电机与变速器间距符合图纸要求,并拧紧地脚螺栓。4.5.2 电机轴承座组合体检测、处理、调整检查并处理轴承座下的绝缘与调整垫片,使其平整干净、复位紧固轴承

11、座,并测量底座接触情况。其电阻值不应小于0.5兆欧。检查并处理轴承支撑枕块与轴承体的配合,要求配合密封。并使其调整垫片平整后,复位枕块。检查各球型枕块与轴承面的配合,要求接触均匀一致。符合要求后,从底部枕块减去0.03-0.04mm垫片。检查轴承与瓦体配合,要求接触均匀,并且二侧配合稍紧。测量转子轴颈与轴承座的同心偏差,应小于0.01mm。测量电机两端的空气间隙,要求间隙沿轴线平行。要求其差值不超过平均值的10%,否则应通过轴承座进行调整。4.5.3 电机/变速机对中调整以变速机为基准,进行对中测量。以机组文件提供的对中性能轴线图为依据,进行对中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求各垫片组承载均匀。底座模

12、向水平偏差应小于0.02mm/m,并始终保持两轴间距符合图纸要求。测量轴承间隙、紧力、油糟间隙、电机风档间隙,并处理。使之符合技术要求。电机对中结束后,应对冷却器定位并连接。4.5.4 电机二次灌溉待垫铁检查、确认接触良好,承接均匀后方可点焊。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作二次灌浆。要求同前述。6、施工质量要求及保证体系质量验收依据机组总体技术说明书。备单机技术说明书。电建施工验收技术规范(SDJ53-83)。机械设备安装程施工及验用规范(JBJ23-96)。压缩机风机承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6.1 质量保证体系6.2.1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来贯彻与细化施工方案。6.2.2 在各工

13、序的施工过程中,通过现场技术交底和下达附有施工指导图的质检卡,来实施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6.2.3 保持施工人员的相对稳定,实行人人为其所承担的项目负责的岗位质量责任制。以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从而实现全员质量管理。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7.1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作业以内不得随意堆放零部件及杂物。以免造成现场混乱无序,影响施工活动及安全。7.2 施工区域各项预备孔调均需遮盖,吊装车周围应设置临时栏。7.3 吊装件下严禁站人。若需在吊装物下面作业时,应进行支撑保险。7.4 盘动转子前应检查是否有人在转动部位工作,以免造成人身事故。7.5 施工用电应有可靠接地,用毕后拉掉电闸。7.6 施工用油料应置于封闭容器下存放。废油废布等垃圾应集中存放,定期请清除,不得随意丢弃。现场应备置灭火器材。7.7 严格执行炼化公司施工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