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69330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科学第四、五单元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交流讨论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学生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知识与技能 1、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关于天气预报前的工作量。 2、认识一些常见的气象符号。知道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的一些方法。 3、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气温、湿度、风向、风力、降水量、气压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2、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3、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合作学习善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教学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天气符号的课

2、件,反映不同天气的图片、谚语、歇后语课件。学生:彩笔。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激发兴趣,引出话题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则谜语,咱们一起来猜猜!A“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河里都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B“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树枝摇晃的时候,它正从那里经过。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但我知道,当湖面泛起波纹的时候,它正从那里经过。”(风)2、小结:刮风和下雨是最常见的两种天气现象。(板书“天气”)(二)感受不同天气,产生问题1、课前,同学们有没有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模仿气象预报员到前面汇报。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

3、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板书如:气温、风向、风力等。2、今天的天气到底怎样呢?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怎样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教师播放气象员预报天气的录像。3、观察天气,还应观测哪些内容?老师将天气的其他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如降水、云量、空气湿度等)。4、谈话:关于天气,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想研究些什么?(三)、自主发现,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过渡:提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一条天气预报的手机短信,阅读短信内容,你们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天气信息的?(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直接揭示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有哪些。)归纳:天气预报的途径。5、引导:同学们回忆一下,天气预报时,播音员常从那几方面描述天气呢

4、? 生;气温、风力、风向、未来几天气温、人们注意什么?(四):自主发现,获得和创新气象符号。6、天气预报时,大家一定注意到一些气象符号,这些气象符号表示什么呢?我们来认识认识。7、认识和发现气象符号。8、这样设计气象符号有什么好处呢?9、过渡: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想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气象符号来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我们来试一试,请同学们看书43页。10、说明设计要求:1、设计要简单、易记、方便。 2、小组交流,看谁最有创意。 3、汇报、展示、评议。(五)、对比教学,现代和古代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11、现代科技非常发达,我们很容易知道天气的变化,但是,气象工作者丛中做了大量工作,请同学们看书43页。讲

5、解:1、百叶箱的功能。 2、气象工作通过那些方式获取信息分析资料-做出预报。a.海、陆、空-获取信息-自动地面站-分析资料-做出预报强调:天气预报准确率还是有差异的。讲解:如今,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国先后自主研制了风云1号、2号气象卫星,并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观测站,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12、过渡:150多年前,古代人没有现代的高科技,他们又是如何预报天气的呢?书44页有几条谚语请同学们读一读。(六)、开拓视野,强化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1、你在生活中关心天气吗?在什么时候你特别关心天气? 2、还有哪些人关心天气呢?为什么? 3、我国西南部的干旱天气当地人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七

6、:小结:谈一谈学完今天天气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今天天气怎么样 途径 关心 天气 内容 符号教后记: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3、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知识与技能1、懂得看、读、写温度的正确方法。2、知道气温计又可称为寒暑表。3、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4、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5、知道进行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有重证据的科学态度。2、有标准化的科学观测意识,能实事求是地反映测量结果。教学重难点:能利用气

7、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学生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寒暑表模型。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问哪位同学昨晚看天气预报的,谁来做个小小气象员,做一个气象汇报。(指名汇报)2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测出气温的吗?利用什么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温度表、温度计。)3看到温度表你想到了什么?(里面装的什么液体?怎样读?为什么叫摄氏度?)(指名说。)教师介绍温度表(寒暑表)。4同座位互相说一说温度表的读法,任意指一个刻度相互说一说。5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温度的仪器,能介绍吗?6教师说明温度计使用要求(1)使用温度表测量,手轻轻地握住两边。(2)眼睛要平视红色酒精柱顶端,

8、读出刻度。提问:为什么要平视?仰视结果会怎样?俯看结果会怎样?(仰视结果偏大,俯看结果偏小,所以要平视。)可借助图示演示。7教师组织小小组讨论在测量气温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时间相同时测量,在人少、通风处测量,等液面完全静止在读数)3教师布置测量要求(1)测量教室、阳光下、背阴处、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同座位两个人,一个同学测量,一个同学记录。(2)测量完填写教科书第83页的“活动记录”第一题。8开始测量,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9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比较测得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如:背阴处比阳光下的温度低,教室里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低,)为什么会有你发现的结论产生

9、?10教科书第41页的“交流”,全班集体讨论。从图中看一天内气温变化发现了什么?(如:中午13:0014:00气温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气温基本相同,)板书设计:气温有多高 测气温-看结果教后记: 4.3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通过较为明显的几种云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哪种云会下雨;2. 能够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知识与技能1. 认识几种常见的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2. 知道用“毫米”表示雨量的大小;3. 能够制作简单的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发展操作技能和情趣;2. 对气象工作产生兴趣,

10、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3. 愿意和雨水亲近,培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教学准备:塑料瓶、剪刀、尺子、透明胶带等。教学过程:一、认识使用器具测量降雨量的必要性1.导入:今天天气怎样?前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经常下雨,你知道雨下得有多的吗?2.有什么好办法测量雨的大小吗?二制作雨量器1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告诉学生测量雨的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有毫米(ml)作单位。(板书)2.大家想不想做一个,来测量雨量的大小?3.出示课件,指明读一读。学生对照制作步骤,进行合作。教师巡视,

11、适时指导。三、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1.简单评价做得好的小组。2.雨量器做好了怎样使用呢?出示问题,指明读一读。3.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齐读。友情提醒: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前,要在雨量器里加水直到最低刻度。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视线与水面保持水平。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水面与雨量器的最低刻度齐平。4老师来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会使用雨量器了,取三只做的好的、口径不一的雨量器,.教师模拟降雨。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5.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怎么办?四、鼓励学生实际应用1.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我们就可以像气象工作者一样来测试每次的降雨量了。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注意什么?3.坚持测量,并把结果按p77的要求记录下来。五、认识降雨强度的划分1.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报告的雨如何划分等级的吗?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2.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说明测量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即连续24小时;测量的降雨高度单位也是相同的即毫米。3.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每种雨的降水高度。五、了解降雨强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下雨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2.雨下得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有哪些影响?雨下得有多大 做量雨器-记录结果夏雨和生活、生产的关系板书设计: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