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668938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9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地理测试试题(doc11页)(正式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图”,寤口簪愈靠委回m日,阴影部分表示m+1日;1.此时,北京时间为2.A. 4:00C. 16:00图示时刻,B . 8:00D. 20:00太阳直射在C.A. 00 ,1800B. 23.5D . 23.5S, 0N, 180 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小地方时6时图22009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表一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表一地点甲乙丙日期123123123最高气温(C)1202123312134最低气温(C)2-7-64-4-545-3天气晴阴雨晴晴阴雨多云晴晴阴雨读表一完成34题。卜列表示3月2日甲、乙、丙三地所处天气系统相对位

2、置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三天气象资料”3.LD . dA. aB . b C . c4. 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B .大气削弱作用弱C.受暖气团影响 D .大气逆辐射强图3为“某地岩层及地貌分布图”,读图完成5. .该类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皖、赣、湘 B .陕、甘、宁C .桂、滇、黔D .冀、鲁、豫6. 形成图示岩层及地貌的地质作用不 包括A地壳运动B.沉积作用C.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56题。图4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7,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C .

3、福建、江西、湖南、贵州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8 .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A农村剩余劳力多B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D .9 .大规模人口迁移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移民较多AB.C.D.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扩大了地区经济差异 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图5为“美国硅谷地区图” 尔区图”,图6为“鲁读图完成1011题。10 .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劳力丰富B .交通便捷C.气候宜人D .水源充足11 .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I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图7为“佛山市工业分布图12 .该市的工业A以重工业为主C.技术创新程度高13 .

4、该市.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读图完成1314题。图5抵由:仁亨三皂北;成屋仲朋.:第M至江1立*图7铁路 运河上区由院:雄4 I|囱*慝:艇B .专业化特色鲜明D.生产联系紧密AB.C.D.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升级快中小型企业多,竞争力强出口加工型企业多,金融危机影响小 企业交错布局,环境治理难度大图8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 .图中,甲、乙、丙、丁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15 .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图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B .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D .丁

5、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16 .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 .数字地球图9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图917 .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A人均耕地多 B .水热条件好C.工业基础强 D .科技水平高18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分,其余

6、情况均 不得分。“网上购物”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结合有关知识完成1920题。19 .网上购物活动涉及到的地域联系方式有A生产联系B .商贸联系20 .与传统的售货方式相比,网上营销A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C.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C .交通通讯D .科技交流B .减少了营销环节,销售成本降低D .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图10为“美国五大湖地区发展初期和成长阶段示意图”,图11为“美国五大湖地区发展转型和再生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图10图11推动区域初期和成长阶段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交通运输的建设 B.煤、铁资源的开发C.第三产业的发展D .高新技术业的兴起22

7、.23.区域的转型和再生阶段A城市化速度加快C.区域内发展差异缩小 该区域的发展告诉我们.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A资源与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C.区域衰落是区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有制约作用.人地关系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表二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部分)统计表”(摘自江苏改革开放30年统计资料简编),读表完成项目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2426题。表二单位数值亿元 8553.69 (2000 突破 3 万(2008 年)年)亿美元 456.38 (2000 年) 3922.68 (2008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137.34 (2005 年)121.80 (2

8、007 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亿元21.87 (2000 年)183.48 (2007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595 (2000 年)7357 (200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800 (2000 年)18680 (2008 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 (2007 年)3.25 (2008 年)人口出生率%09.08 (2000 年)9.34 (2008 年)人口死亡率%06.52 (2000 年)7.04 (2008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2.56 (2000 年)2.30 (2008 年)2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的原因是B C BD B CA.能源消费总量减少B.产业结构

9、调整优化C.环境整治力度加大D.污染产业省际转移25.江苏经济、社会的艾化主要后A.人口增长转为“高高低”模式B.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加快C.城镇人口就业压力逐步缓解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26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江苏对外贸易的积极措施有A.扩大资源出口,增加外汇收入B .积极培育品牌,开拓国际市场C.加大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档次D .实施降价销售,切实拉动内需二、综合题:本大题共计60分。27 .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 山东、陕西、甘肃)首当其冲, 1

10、.3亿亩耕地受灾,几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图 12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3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2分)成下列要(1)比较甲、乙两商品棉基地气候阁14项目甲基地乙基地气1气候 特点相同小同气候分 布规律相同小同图13求:(17分)的异同点:(2)棉花集中产区,甲基地主要呈 点状分布在_地带,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在_地区。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和_上29 .图15为“英国、日本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1)英国、日本皆为岛国,英国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_ _,日本工业主要分 布在_ _。影响日本工业分布的主要 区位条件是_(2)英国、

11、日本新工业区的分布向 _ 地区扩散,主要是因为 _ _。30 .选做题:请在 A、B C、D四题中选国相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A.【海洋地理】 图16为“某地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甲处地形为_ _,其一般分布在_ A处最有可 能发生的海洋灾害是 _ A.热带气旋B .风暴潮C.海啸 D .赤潮(2) B海区的盐度较 A海区一_,其主要原因是_ _。(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海区沿岸国家管辖的 海域可外延_作为其专属经济区,享有海洋资源 _和_的主权。B.【旅游地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下

12、帷幕,但奥运旅 游经济仍在延续。图 17为“中国奥运旅游圈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北部核心旅游圈中,属世界文化遗产的景观有_(2)中西南旅游圈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有_(3) 一批外国游客准备从北京乘火车游览故宫、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都江堰、丽江古城等景点,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合理的乘车路线。图7 C.【城乡规划】图18为“成都城市空间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成都市的城市性质是 _(2)成都的城市形态为_,其主要形成因素是_ 二(3)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_城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布局的条件有:_ _。D.【环境保护】图19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读 图回答问

13、题:(10分)n ia(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 _、_ _、地区。图19(2) A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给长江中下 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_。(3)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请你谈 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小题,每小题2分,共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 B 2 , C 3 . A 4 . C 5 . C 6 . D 7.D13. D 14 . D 15 . D 16 . B 17 . B 18 . 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其余情况均不得分。19. BC 20 . BD 21 . AB 22 . BC 23 . AB 24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必做题(第 27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