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泵使用说明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68828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疏水泵使用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疏水泵使用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疏水泵使用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疏水泵使用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疏水泵使用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疏水泵使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疏水泵使用说明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 、前言第一章 泵的简介.第二章 管路系统.第三章 安装、使用维修要求第四章 拆装注意事项.第五章 检修.第六章 故障排除表 附:泵结构型式图. 主要零件、易损件明细表 A前言节能问题备受关注,节能在设备的设计、选用和运行等所有环 节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制造厂和使用部门在上述环节中应 当积极地寻求创新的节能方法。有可能导致改善能源利用的每一种 替代新方法都应当予以彻底研究并使之开花结果。这种节能新法对 于新设备的报价单(投标书)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先购设备时的评 定标准将越来越转和以设备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费用为准,而不仅 仅是以设备的采购费用为准。如果这种节能新法提高了能源使用效 益交

2、降低了使用期内总费用而不致牺牲安全或可靠性,则尤其应当 鼓励设备制造厂提出新的节能方法来替代老方法。摘自美国石 油学会标准APT601第八版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泵的前 言。TDS系列疏水泵所采用的专利技术(ZL022.09624.8蜗壳与可变 换叶栅复合压水室),正是在上述QPI610第八版标准的节能思想指 导下,研制的独家专业技术。第一章 泵的简介1.1 概述TDS系列疏水泵是依据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610第八版石油、 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泵标准开发的新一代石油化工流程泵的派 生产品,更适合于热电厂输送高温凝结水和石油化工工艺流程对凝 结水泵的需要。TDS 系列疏水泵,具有良好的汽蚀

3、性能、高的效率、更高的可靠 性、稳定性,将最大限度地满足热电厂和石油化工行业,以节能为 中心的设备更新换代,其主要特点有:1、采用专利技术(ZL022.09624.8)蜗壳与可变换叶栅复合压 水室,与N型冷疑泵、IR、R、HPK等型热水泵相比,泵的效率平均 提高了 35%。2、密封室、密封压盖附件、底座等尺寸规格符合API610第八 版标准,3、产品的零部件通用化程度高,互换性强,通标件为几个系列 产品共用。4、选材精练,主体(过流部件)材料符合API610第八版标准 的 S-4 等级,轴承体部件等零件分为铸钢、铸铁两种材料选择,为 寒冷地区,露天使用、船用提供了有利条件。5、轴承有空气冷、水

4、冷二种结构,供泵的不同使用温度选用。6、拓宽了型谱范围,尤其是增加了小流量的性能范围。1.2 主要材料泵体、泵盖:ZG230-450;导流叶栅、叶轮:ZGlCrl3Xi;轴35CrMo.1.3 使用范围1.3.1 性能参数范围(按设计点)流量:Q0.5500m3/h扬程: H18314m介质温度:T0200C1.3.2泵型号说明TDS X X X X 当 X X X1.4 结构说明TDS 型泵分为单级、两级悬臂式。结构型式见附图1.4.1 壳体部分:由泵体、泵盖等组成,它随泵的全部工作压力, 进口方位为水平轴向方向,出口方位为垂直向上。泵盖上铸有轴封 腔(填料函),轴封腔外设水冷腔夹套。1.4

5、.2 转子部分:由叶轮、轴、轴套、叶轮螺母等组成,其单 级泵的轴向力主要靠叶轮平衡孔平衡,两级泵的轴向力主要靠两叶 轮对称布置来平衡,残余轴向力由成对安装的背靠背角接触球轴承 来承受。1.4.3 轴承部分:由轴承体和滚动轴承等组成,支承泵的转子 部分同时还承受尕的部分轴向力,滚动轴承用稀油润滑。轴承体根据输送介质温度高低可选空气冷却(TW120 C)、水冷却(T120C)。1.4.4 传动部分:泵与原动机采用柔性膜片工加长联轴器部件 连接,检修时先将中间加长联轴器卸下,可不动原动机而进行泵零 件的更换或检修。1.4.5 密封部分:机械密封。1.4.6 泵的转向:从联轴器端往泵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6、。第二章 管路系统2.1 冷却水管路系统2.1.1 为了使泵能正常工作,对轴封腔、轴承和泵支架必须根 据工作条件进行不同形式的冷却,一般在泵上已装备,仅留进出口 管接头。2.1.2冷却水管路的最小名义直径应为C15。2.1.3冷却水量,第一支管路建议为0.30.7 tf/h,其压力 0.20.3MPa。2.2 密封冲洗管路系统2.2.1 轴封是根据泵输送介质及其温度,压力等工作条件不同而 选用不同密封,用户不特别提出时,由泵厂配装。2.2.2 密封液的冲洗压力和冲洗量,由泵厂自行考核,当需要外 供时,才提供数值,每种泵的轴封量如下表:密圭寸名义直径(mm)1347485960848595961

7、33平均轴圭寸量(m3/h)0.180.240.360.480.66密封的压力一般高于密封腔的压力0.070.1MPa。如果输送介质属于易汽化的则应高于汽化压力的0.1750.2MPa。第三章 安装、使用维修要求3.1安装3.1.1 泵吸入管的高度、长度和管径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工 作量不超过其允许汽蚀余量。3.1.2 吸入和吐出管应有管架,泵不允许承受管路的外加负荷。3.1.3 吸入管路应短而直,管的直径要大于泵吸入口直径12 倍,同时应偏心收缩的变径管连接,泵吸入管路应做成尽量大的弯 曲半径。3.1.4 校正泵轴和原动机轴的同心度,在联轴器外圆上的偏差允 许WO.lOmm,其端面偏差W0

8、.05mm。3. 1.5在管路安装及确定原动机转动方向后,再装上中间联轴臾器。3.2 开车前的准备3.2.1 对轴承体加油,推荐轴承润滑油是22号或30号汽轮机油。3.2.2 接通冷却水,密封如果是外冲洗,则供上封液。3. 2. 3打开吸入阀和吐出阀,把泵内灌满液体,然后关闭吐出阀。3.2.4 接通电源,点车(开车立即停车),观察泵轴的旋转方向 是否是逆时针方向。3.2.5 输送高温介质时,在开车前要均匀预热,预执是利用被输 送的介质不通过泵体进行的,预热速度率推荐4050C/h。3.3 运转3.3.1 起动后,立即打开泵的吐出阀,决不允许泵的吐出阀关闭 较长时间,以防过热引起泵的损坏。3.3

9、.2 运转后,一般观察泵的压力、电流是否在正常使用范围之 内,不宜在低于最小连续稳定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泵没有给出最 小连续稳定流量,则不应低于30%的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3.3.3 不能用吸入管上的闸阀来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汽蚀。3.3.4 正常运转时检查振动,在轴承体上测量的未滤波振动不应 超过峰值速度 7.6mm/S。3.3.5 当泵已经达到运转的温度和压力后,再次检查调整,如果 需要的活应重调(微调)设备。3.4 维护3.4.1定期检查轴承发热情况,轴承温度不超过80C。3.4.2每隔8h换班时都要对油杯进行检查,油杯油位是否正常。3.4.3 建议每隔半年把油排掉、冲洗,然后再加新油,一

10、般情况 下,在春秋两季进行。对于潮湿、沙漠地区、气候变化大和露天的 现场,还必须勤换油。3.4.4 对装置上的备用泵要定期旋转转子部件,建议一个星期旋 转一次,每次90 度左右,以防变形,同时保持轴承润滑油膜。3.4.5 对于装置上的高温备用泵,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以备待 用。第四章 拆装注意事项4.1 悬臂泵的叶轮螺母是用左扣与轴连接的,且偏心用GB80-79M6的内六方螺钉固定,以防松脱。4.2 为了方便地把水冷腔盖从泵盖中卸下,把泵盖倒放在工作台 上,堵住水冷腔中一个接管口,然后从另一孔里通压缩空气,这样 水冷腔盖将顺利从泵盖上脱离下来。4.3所有的橡胶0形密封圈在装配时要防止零件尖角,

11、毛刺切坏。同时,用过一次后,一般情况下,不能再第二次使用。4.4 轴套垫不应该有破裂的痕迹,告别是要注意不要忘记装上 4.5推力球轴承是266300型,为背靠背成对安装或更换。4.6轴承加热到8095C装在轴上,然后使后轴承盖与推力球轴 承间的轴向串量保持在0.130.20mm之间,用其压盖垫调整。4.7 在装配前把轴卡在车床上,用千分表检查轴的关键部位(如轴套处,轴承处、叶轮处)的同心度不超过0.05mm。4.8 机械密拆装及注意事项详见(机械密封安装使用说明书)第五章 检修5.1 检修内容5.1.1 检查壳体密封环、叶轮密封环、喉部衬套、轴套、叶轮机械密封的动环和静环等零件的磨损。5.1.

12、2 清扫冷却水、封液管路,水冷腔室的污垢及堵塞。5.1.3 检查和高速轴的弯曲和转子的跳动情况。5.1.4检查0型密封圈、轴套垫、泵盖垫、机械密封压盖垫、轴 承压盖垫的缺损和划痕情况。5.1.5 核校联轴器的同心度。5.2 检查要求5.2.1 密封环间隙增加一倍或者电流增大太多应立即更换。5.2.2 填料轴套外表面出现沟槽,机械密封动、静环密封面有划 痕,特别是径向划痕,轻者研磨修复,重者更换。5.2.3 轴及转子要求见第四章57 节。第六章 故障排除表在下表内列出泵在运转期间可能发生的故障,引起故障的原因 以及解决的办法:序号故障原因解决办法轴承发热3机组不同心泵不出水流量或吐出压力太低1.

13、 润滑油过多或不足2. 润滑油变质4. 振动1. 泵未起动2. 泵转速太低3. 叶轮堵塞4喇叭口堵塞5. 叶轮损坏6. 转向不对1吸入口有空气2. 转速太低3. NPSHa太小3.检查吸入部分4. 吸入堵塞5. 叶轮堵塞一6. 叶轮或密圭寸环磨损1. 减少油量或加油2. 排去并清洗油池再加新油3. 检查并调整泵和原动机的对 中性4. 检查转子的平衡度或在极小 流量处运转。1. 起动泵2. 检查原动机3. 清理叶轮流程4. 清理叶轮流程5. 更换叶轮6. 改变原动机转向1. 检查吸入管路防止漏气2. 检查原动机3. 检查吸入部分4. 清理吸入管路-5. 清理叶轮流道6. 更换叶轮或密封环4电机过载7转向不对7.改变原动机转向1不同心度1调整泵和原动机的对中性2.比重变大2.改变操作工艺3.转动部分发生磨擦3修复磨擦地方4.装置阻力变低,使运行点 偏向大流量4.检查吸入和吐出管路压力与 原来的变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