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科研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668824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教育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艺术教育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艺术教育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艺术教育科研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艺术教育科研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教育科研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强美术欣赏教学,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摘要】美育是学生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美术欣赏教育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中,提升欣赏教学的地位,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水平,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水平。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个教学目标。欣赏一幅名画,也和聆听一首名曲一样,当你感受到它的艺术美,从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时,那真是一件赏心乐事!在欣赏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精神上得到陶冶和升华。在小学阶段,美术课是对学生实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

2、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它对于陶冶情操,提升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促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涉及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美术作品。中华民族灿烂的美术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方面,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之一。理解、学习中国民族民间优秀美术作品,能够增强民族情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欣赏伟大的民族画卷,能够召唤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见上好美术欣赏课,培养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有较高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水平的学生,使之形成完美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全面

3、素质,是每一个美术教师应尽的职责。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欣赏教学之目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巧用多媒体,为欣赏课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美术欣赏,对美术中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的欣赏和评论, 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所以欣赏课内容分布于各个年级教材中。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的光盘装进光驱,操作鼠标或键盘,欣赏资料就在显示器上出现,再通过传输设备输送到大屏幕上,伴随着图象、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

4、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能够窥见作品的全貌,还能够放大部分实行观察;不但能够全面地理解作品,还能够有重点的选一些作品观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寓审美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如:在二年级大脚丫一课中,特意选了几个优秀的作品,利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欣赏,并且讲明这是上一届同学的作品, 起先,在欣赏时,学生们发出了感叹:比书本上的都好,最后,学生会想:上一届同学都做得这么好,相信我能做得更好,下课时,再问学生:你们设计的作品能超过他们吗?学生能毫不犹豫地回答:“能”。

5、打破了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学生会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新、实践。又如我在上动物聚会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兔子、小鸡、小鱼、白马的动画片,中间插播音乐,学生欣赏后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问:“听了这段音乐动物圆舞曲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答:“音乐很美” 、“好像是在和小动物们跳舞呢”“仿佛是在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好像森林里的动物在举行运动会”。 这时学生已经想要画小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小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出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

6、学生欢呼雀跃。在教师的鼓舞和指导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情趣可爱、形态万千的动物聚会图,到最后展示时,我把学生的优秀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所以,根据学生实际,巧妙利用多媒体,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欣赏要让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滋有味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美术教学更顺利地完成,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比较单纯、真诚,能随感而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想象力与创造力特别丰富,对画画非常喜欢。这些

7、因素,正是培养学生欣赏兴趣的好时机。用哪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设问、小故事、小品、展示教具、录音等,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如:在三年级纸版画欣赏中,首先问:你知道纸版画有什么作用?学生会猜出很多孩子气的答案,这时,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学生就会很投入,直到找到自己认为准确的答案为止。这就是设问激起了学生欣赏的欲望。又如在教学漂亮的建筑一课时,我选用电脑课件,引出童话人物“积木小子”来激发学生兴趣,在整个电脑课件演示过程中,都是由“积木小子”设疑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答疑解决问题。比方说,什么是我们周围很有特色的建筑物?图形在建筑中什么位置呢?看哪一组回答的快;电脑中“积木小子”的动画演示,以

8、及精美的范画等等,通过教师的设置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中,每个学生的答疑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解疑过程思维更加活跃,解疑之后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继续答疑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为自我表现与创新打好基础。 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但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欣赏内容,采用不同的激情方法。 三、欣赏要给学生留一些“布白”,品味美的情趣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美术欣赏更是如此,在细针密线,鞭策如理的同时,给学生留一点回味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是一种

9、以逸待劳的高超“布白”艺术,让美内化,从而艺术得到共鸣,所有的一切得到了升华。如:在教学中国画欣赏时,师生共同讨论了清明上河图(部分),又听老师介绍了整幅图的全景。此时,给一点时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这幅部分的清明上河图逐渐展开,慢慢地让自己也走进去,融入其中,同时播放一曲高山流水古典音乐营造一种气氛。再请学生谈体会,他们的体会会很多,并且感受更深。这时的“布白”,使学生有了品味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学生消化、发现、吮吸、提升,驰骋的广阔天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欣赏中的艺术气氛会变得更浓。四、欣赏必须要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自己多思多想 美术欣赏既是一种艺术享受,又能让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遐想,

10、每个人的想象又各不相同。正是这种“胡思乱想”,才有利于加深对范作的感受与理解.并且,这种感受、想象、理解不是教师能代替学生的,必须是学生自己切身的感受,如何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人,多思多想,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呢? 首先,在备课时,要摆正学生、教师、欣赏内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学习要靠学生自己来完成的观点。其次,是根据欣赏内容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如:在三年级的漫画欣赏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组织学生欣赏、讨论、质疑、思考,逐步地在这几步的反复中,理解了漫画的含义,懂了漫画的要素,明确了漫画的类别等漫画知识。这里教师要做的是提出一个大问题:通过漫画欣赏,你想理解哪些知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

11、生学得愉快,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让学生讨论时,必须要有问题可讨,全班同学都按自己的实际想法来论,学生就能自觉积极参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具有优势。如:在刚刚的漫画欣赏中,看理解放前后的两个不同的三毛。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通过想象,理解理解放前的种种阴暗面,歌颂理解放后,人民翻身当主人的新生活,通过想象,使同学们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抓住想象这个点,也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使审美教育得到了提升。五、欣赏中要动态交流、

12、评析,尊重美的个性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一种动态的交流,才能使学生领略美的境界,感悟美的真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准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成为学生心中有个性的美。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我不但用语言来肯定、赞美,而且常用眼神、动作来表示。不但给学生物质上的

13、鼓励,而且还注重精神的肯定和奖赏。评价的方式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实行评价,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一堂课来说,是一个亮点。如在上二年级昆虫世界一课时,因为采用墙面集体展示的形式,在评价时,学生们在音乐声中互相欣赏,在自己喜欢的昆虫上贴上小花。然后再请学生讲讲为什么有的昆虫周围花很多?有的却很少?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评价自己的画,有的评价别人的画,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十分认真。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审美、鉴赏水平。又如在教学我的拼音卡片一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通过三个方面实行评价: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工艺制作是否好,三看制作态度是否认真。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让学生通过

14、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评出最正确创意、最正确制作、最美色彩、最有进步等等作品,并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即使是较差的作业,仍从有否努力、有否进步或某方面有成功的角度给予鼓励,然后指出缺乏及改正方法。通过作业展示与讲评,绝绝大部分学生理解到自己学习美术中的努力方向与美术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此外,为了保持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我还让学生每月交2张自己课外完成的最满意的作品,从中选优在班级展出或在学校艺术活动室展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师生肯定评价时,成功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学习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最好的巩固。随着艺术、科技的日新月异,欣赏课的内容已扩大到民间艺术、儿童绘画、工艺美术、摄影、建筑等多种领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持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持续提升文化和专业知识,持续揣摩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创新,总结经验,才能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了锻炼,审美素质得到了提升,变得更高雅,使我们的学生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参考文献: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增强美术欣赏教学 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东关示范小学 赵跃庆 2015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